一、石家庄精英中学‚高效 6+1 课堂教学模式‛(一)课堂教学流程高效 6+1 课堂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高效 6+1 课堂模式中的‚6‛,包括‚导‛‚思‛‚议‛‚展‛‚评‛‚检‛6 个环节。
第二部分是高效 6+1 课堂模式中的‚1‛,谓之‚用‛,在课后的自习中进行。
这样,每项教学内容的教学流程都需要七个环节,即‚导‛‚思‛‚议‛‚展‛‚评‛‚检‛‚用‛。
1.导,课堂起点。
包括‚导入‛和‚导学‛。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教师要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或通过一定的媒介实现旧知向新知的导入。
导入之后,便是导学,教师简要告知学生当堂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向学生发放《课堂导学提纲》。
2.思,自读深思。
要求学生在十几分钟内认真看书、独立思考、深入钻研,要求老师勤于巡视并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自学状况,确保每一个学生精力高度集中。
3.议,合作学习。
一是两两合作,互帮互学;二是问题讨论,解决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学生们在合作中产生灵感,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火花,相互启迪,加深印象。
4.展,激情展示。
通过问题展示,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和讨论中存在的疑点、误点和盲点,然后让学生各出奇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教师要通过诱导和激赏调动起学生探究的激情。
5.评,点评精讲。
‚思‛‚议‛‚展‛‚评‛四环节是递进关系,如同打仗时一步步缩小包围圈的过程。
该环节,教师带领学生盘点‚战果‛,提醒学生有哪些规律性的东西要记住,有哪些方法要把握。
6.检,检测反馈。
在老师引导下,学生对当堂课所学内容进行整体回顾、反刍内化、自我评价。
最后,再由教师对当堂所学效果通过提问等形式进行检测。
用,巩固迁移、学以致用。
该环节在课后的自习课上进行,主要让学生联系实际进行习题巩固训练,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最后环节。
(二)高效6+1 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点第一是课堂模式创新。
高效 6+1 课堂,体用上海育才中学,头取江苏洋思中学,臂采山东杜郎口中学,脑借陕西诱思探究,魂在精中,博采众长,把若干课改元素重新进行科学的排列组合,形成了一种新的课堂模式。
第二是流程设计创新。
依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各环节环环相扣又泾渭分明,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持续兴奋、学习高效。
第三是课堂导学创新。
首创导学提纲,明确导学流程,帮助和引领学生研读教材文本,在不用老师讲的情况下一步步攀登知识高峰。
第四是课堂规范创新。
建立和重塑新的课堂规范,对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老师和学生如何做都进行明确具体的要求,克服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随意性。
第五是备课研课创新。
在备课环节实行‚三备两研‛制度,每一节课的备课均需经过分头初备、集体研备、个人复备三道工序,每一节课的集体研备又分初研和二研两次进行。
凝聚集体智慧,确保课堂高效。
第六是课外练习创新。
建立良好的习题组编机制,确保习题质量。
所用习题完全靠自己组编,绝不用现成的外来资料。
同时,实行限时练习,提高学生做题效率,避免增加学生课外负担。
第七是评课文化创新。
通过听、评课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凡听课必评课,凡评课必发言,凡发言必给授课老师先提三条缺点再提一条优点且不得与前面的发言重复。
看似不讲情面,却实实在在地加速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二、平邑一中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生生、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学案导学的一般过程1.教师编‚学案‛。
教师对学案的设计,应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2.学生自学教材。
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
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
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
3.讨论交流。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
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
4.精讲释疑。
精讲释疑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
5.练习巩固。
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
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
教师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
(二)‚学案‛可分为:学习目标、诊断补偿、学习导航、知识小结、当堂达标测试五个环节。
1.学习目标:目标的制定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理念,针对本节的课程标准,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
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并与本节当堂达标题相对应。
2.诊断补偿:首先设置的题目重在诊断和新知有联系的旧知学生掌握的情况,目的是发现问题后进行补偿教学,为新知的学习扫清障碍;其次有利于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学习导航:学案设计思路:①树立‚先学后教‛理念,学案要以‚学‛为中心去预设。
主要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
②教师在设计本部分内容时,要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用学生的认识经验去感知教材,用学生的思维去研究教材,充分考虑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问题。
③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每个知识点学完后,要配以适当的题目进行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4.知识总结:当堂形成知识网络,及时复习,力避遗忘。
最好是学生自我总结。
5.达标测试:紧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选择能覆盖本节课所学内容的题目;对学生进行达标测试,以查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针对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补偿教学;难度不可太大,以考查知识的掌握及运用为主。
三、四川绵阳东辰国际学校‚三环四步‛开放大课堂(一)‚三环四步‛的课堂结构和操作流程‚三环四步‛开放大课堂,即由‚自学、探究、提升‛三个环节和每个环节学习的‚学、交、导、练‛四个步骤构成的现代大课堂教学模式。
1.自学为‚第一次学习‛,完成 A 级学习目标——初懂(初步理解,感知教材)、初会(初步把握教材并建立知识结构)。
‚四步‛操作要点:学——学生按预习案中的‚问题串‛(自学路线图)限时学习教材;交——学长(优生)与学弟(学困生)对学验收、小组交流答疑(群学);导——教师精讲、点拨学生自学、对学、群学未学懂的问题,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练——学生读、写、记巩固预习自学课的全部任务,体现‚以读教材为主线,教材知识化‛的教学特点。
2.探究是‚第二次学习‛,实现 B 级学习目标——学懂(学懂教材,勘破疑难)、学会(练习巩固,迁移应用,达到学校质量标准)。
‚四步‛操作要点是:学——学生对探究学案(可以是本节重难点、考点问题,也可以是练习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定时完成,学长验收;交——小组交流解析疑难问题,并将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交老师。
各组交流展示疑难问题;导——教师精讲要题、点拨矫正学生展示的问题;练——学生完成检测题并通过读、写、记巩固迁移,体现‚以用教材为主线,知识题型化‛的教学特点。
3.提升即‚第三次学习‛,实现 C 级学习目标——学实(形成知识与方法两类结构体系)、学活(拓展加深、综合应用)。
‚四步‛操作要点是:学——包括:①学生在探究课尾 3—5 分钟对知识和思想方法进行构建并读、写、记;②课外拓展阅读探究;③晚自习复习巩固;④周末、假期学习巩固;交——包括:①学长与学弟交流验收和补偿教学;②导师与学生验收交流与补偿教学;③家长与孩子的交流验收;导——包括:①教师在探究课尾 3—5 分钟进行两线建构(以概念原理、考点为核心的知识线;以解决某一类问题,学习某一类知识的思想方法线);②课后老师、学长的导;练——包括:①综合题、难题训练(每天数学、物理一题);②课外阅读探究(语文、外语每天一读);③单元综合检测。
本环节将早读、晚自修、周末、家庭和假期学习一起纳入课堂教学管理,体现的教学特点是‚以拓展教材为中心,知识综合化‛。
(二)‚三环四步‛课堂实施的核心因素关键点之一:抓好学案质量。
学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
全面提升学案质量,一是狠抓‚四个关键环节‛:做到基础导学案、拓展提升案、过关检测案齐全;教材分析把握准确;例题、习题、试题编制精当;题量和难度适当,80%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且正确率达到 80%。
二是落实‚四项制度‛:①预研制,由主备人两次编写,集体讨论,试上观摩,两次修改;②责任制,实行主备人、质量组长、年级主任三级质量把关制;③评价制,每周评价一次学案,由学生和年级领导按‚两个 80%‛硬性评价;④奖惩制,奖励优秀学案并进行质量责任追究。
三是晒学案,即展示学案、学生公开评价学案、分层分类设计学案,做到‚以学定案,以学定教‛。
关键点之二:搞好小组学习。
‚东辰学校学习小组一般 6 人,组长 1 人、学长 3 人,主干学科教师助理 1 人,负责学科作业、过关管理和补偿辅导。
学习小组发挥教学、教育、管理职能,学长帮助学弟,负责学习验收和过关补偿;实行班导、班长、组长、学长四级管理,学校每周、每月、每期评选,表彰小组学习先进个人、优秀学长、优秀小组长、优秀小组。
关键点之三:提升群学效益和展示效益。
走出无铺垫无准备、浅层次、参与率低、无时间任务目标规定的‚群学误区‛,做好预设、生成、规划与评价管理;走出浅层次滥交、只交不导、参与率低的‚交流误区‛,做好目标任务与重难点、学懂学会、全员参与‚三大管理‛。
关键点之四:抓好‚四生‛(特优生、学困生、学长、组长)管理。
对特优生提出完成时间、学习内容、质量评价的更高要求,以保证其吃得饱;对后进生予以优先关注,做到后进生自学巡查、小组发言、练习批阅‚三优先‛和自学教师训辅、学长检查辅导、练习关注、检测补偿‚四到位‛,以达到其吃得好;培训学长、组长,让他们树立共进共荣的理念,履行好管、帮、带的职责,实现与小组同学一起进步。
四、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一)教学流程设计。
‚循环大课堂‛的教学流程可以概括为‚三步为一课,一课分两段‛。
‚三步‛即‚课前、课中、课后‛。
1.课前,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完成整个学习活动的策划,其首要工作就是编写导学案,其过程也是对教材的翻译和二度创作。
高效课堂对导学案的要求是要引导学生预习,问题的设计要深入浅出,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真正起到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的作用。
2.课中,教师按六段的要求组织教学。
‚重申目标,学情调查,问题汇总,精讲点拨,当堂检测,课堂小结‛,每一个环节都紧紧围绕学生展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