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775-组胚理论课件-第17章泌尿系统

B775-组胚理论课件-第17章泌尿系统

又称极垫细胞: Polar cushion cell
基膜
肾小囊腔
基膜 球内系膜细胞
内皮细胞 球外系膜细胞 平滑肌细胞
出球微动脉
远端小管
近曲小管
肾小囊壁层 肾
足细胞体
单 位
毛细血管腔
与 球
初级突起
旁 复
次级突起
合 体
裂孔

球旁细胞
式 图
入球微动脉
致密斑
↑球旁细胞 △血管球 (猩红+染色乙基紫)
★ ↑致密班 ★微动脉
锥体形或立方形 嗜酸性胞质 核圆 刷状缘发达 基底纵纹 细胞界限不清晰
EM:
内吞体和溶酶体丰富
腔面微绒毛 质膜内褶(线粒体钠钾ATP) 侧突
重吸收功能
◦ 85%以上Na+和水 ◦ 全部蛋白质 ◦ 氨基酸和葡萄糖及维生素 ◦ 50%的碳酸氢盐和尿素
分泌功能
◦ H+、氨、肌酐和马尿酸
LM: 立方形 淡染 核圆 无刷状缘 纵纹
髓旁肾单位 juxtamedullary
nephron
◦ 约占肾单位的15% ◦ 发生早 ◦ 肾小体大、髓袢长
1.肾小体 Renal corpuscle
血管球
毛细血管袢 血管系膜(球内系膜)
肾小囊
壁层:单层扁平上皮
脏层:足细胞
肾小囊腔
两极
血管极 尿极
功能: 滤过血浆
入球微动脉
(3)滤过屏障(70KD,4nm,原尿180L) 1.毛细血管内皮。 2.毛细血管基膜。 3.裂孔膜。
滤过屏障模式图和电镜像
有孔毛细血管 内皮细胞
基膜
裂孔膜
2.肾小管
单层上皮性小管,近端接肾小囊,远端接 集合管,有重吸收原尿中大部分成分和排 泄的作用,分:
近端小管 细段 远端小管
近曲小管
粘膜
◦ 变移上皮 ◦ 固有层
肌层:平滑肌
◦ 内纵 ◦ 中环 ◦ 外纵
外膜:
◦ 浆膜(膀胱顶) ◦ 纤维膜(其它部位)
膀胱
小结
1.内耳的组成:骨迷路和膜迷路; 内耳螺旋器:又称柯蒂器,为听觉感受器。位于膜蜗管基 底膜上。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组成。
2. 肾单位:肾小体(球和囊)和肾小管;
3. 肾血管球:有孔毛细血管,血管系膜细胞,分子筛 肾小囊:壁层和脏层(足细胞)
叶间 动脉
小叶间 动脉
髓放线 皮质 迷路 肾柱
肾锥体
左:肾剖面模式图 右:肾低倍光镜像
肾皮质 Cortex
肾髓质 Renal medulla
(一)肾单位的组成及分布
肾小体
皮质 肾 单 位 模 式 图
髓质
集合管
浅表肾单位superficial nephron
◦ 约占肾单位的85% ◦ 发生晚 ◦ 肾小体小、髓袢短
一、肾
肾 结 构 总 体 观
髓放线
皮质 皮质迷路 肾小体
肾结构分区
肾柱
近曲小管 远曲小管
髓质 肾锥体
集合管 近直小管 远直小管 细段(仅髓质)
• 肾叶:每一个肾锥体的底部与皮质相连构成一个肾叶。 • 肾小叶:每条髓放线及周围的皮质迷路构成一个肾小叶。
弓形 动脉
肾小盏 肾大盏
肾盂 输尿管 肾乳头
3.血管系膜:球内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
肾小体扫描电镜图 (G 血管球 ↑尿极)
(2)肾小囊:肾小管起始端膨大凹陷-杯状双层上皮囊。
1.外层:壁层。
2.内层:脏层。覆盖血管球上。 足细胞:胞体—初级突起-次级指状突起(紧贴毛细血管 基膜,带负电荷的唾液酸糖蛋白覆盖)
裂孔膜:次级突起间有裂孔,25nm,孔上覆盖4-6nm薄膜。
组织学
第17章 泌尿系统
喝一口水,最终 经过哪些结构成为尿液?
水入口-咽喉-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大肠-吸收细胞-肠系膜静脉-门静脉-肝 -中央静脉-小叶下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 -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 -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弓 -腹主动脉-肾动脉-入球微动脉-
** *
* *
*
*
EM: 微绒毛较少 质膜内褶
基膜 肾远端小管直部电镜像(示质膜内褶)
LM:
立方形 淡染 核圆 无刷状缘 纵纹
EM:
微绒毛较少 质膜内褶和线粒体
重吸收 Na+、Cl-和水
分泌K+, H+,NH3 受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影响
细胞形状: 胞质: 溶酶体: 线粒体: 核: 游离面:
1
1 足细胞胞体
2 足细胞初级突起
3 足细胞次级突起
1
1 32
足 细 胞 扫 描 电 镜 像
足细胞与血管袢关系模式图
内皮细 胞窗孔
基膜 内皮细胞
裂孔隙
裂孔隙
基膜 内皮细 胞窗孔
基膜 初级突起 次级突起 裂孔隙
足细胞体
肾 血




次级突起

足细胞体
式 图
初级突起 球内系膜细胞 内皮细胞
图8 血管球局部电镜像
近端小管 直部 细段
远曲小管
肾 小






远端小管 直部
式 图
直集合管
近曲小管 Proximal convoluted tubule
LM: 锥体形或立方形 嗜酸性胞质 核圆 刷状缘发达 基底纵纹 细胞界限不清晰
肾皮质迷路光镜像 (示近曲小管)
EM: 腔面微绒毛
质膜内褶
LM:
入球微动脉
出球微动脉 血管极


血管球
体 模

肾小囊壁层

近曲小管
尿极
近曲小管
近端小管 直部 细段
远曲小管
肾 小






远端小管 直部
式 图
直集合管
肾 结 构 总 体 观
组成: 肾 -- 泌尿 输尿管 膀胱 贮尿、排尿 尿道
功能: 排泄 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调节酸碱平衡 分泌生物活性物质
出球微动脉 血管极


血管球
体 模

肾小囊壁层

近曲小管
尿极
肾皮质迷路光镜像 (示肾小体)
(1)血管球:动脉性毛细血管网。
1.内皮:薄而有孔
2.基膜:厚,330nm,内皮与足细胞之间。 三层,中层厚而致密,内外层薄而稀疏 四型胶原蛋白,蛋白多糖和层粘连蛋白, 多糖以带负电荷的硫酸肝素为主。 形成孔径为4-8nm的多层网架状分子筛。
滤过屏障 filtration membrane
4.肾小管:近端小管 、细段、远端小管 、髓袢:由近 直小管、细段、远曲小管组成的U形管道结构
5.球旁复合体: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
*
球旁细胞 Juxtaglomerular cell
◦ 入球微动脉靠近血管极处,管壁平滑肌细胞演变成上皮样细胞 ◦ 分泌肾素及红细胞生成素
致密斑 Macula densa
◦ 远端小管在靠近肾小体血管极侧的上皮细胞变高,密集排列而形 成的椭圆形斑状结构
◦ 离子感受器
球外系膜细胞 Extraglomeru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r mesangial cell
直径10-15um
单层扁平上皮
水、离子易通过
*
髓袢
(二)集合管 (collecting duct)
连接小管
单层立方上皮
皮质集合管
髓质集合管
单层(高)柱状上皮
乳头管
组成
皮质集合管 髓质集合管 乳头管
LM:
单层柱状或立方上皮 细胞质色淡或明亮 核圆、居中 细胞界限明显
EM: 细胞器较少 功能: 生成浓缩的尿液
侧面:
基底面:
近端小管
锥体形,较大, 强嗜酸性 较多 较少 靠近基底部 LM: 明显的刷状缘 EM: 长、密集的微绒毛 LM: 无明显界限 EM: 发达的侧突 LM: 纵纹 EM: 内褶相对较少
远端小管 立体形,较小 较弱 较少 较多 细胞中心处 无刷状缘 少量微绒毛 相对明显 没有侧突 嗜酸性纵纹 内褶多、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