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语法-Lippt课件
.
10
当前的流派
Fillmore和Kay et al.的构式语法 Lakoff 和Goldberg的构式语法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 Croft的激进构式语法
.
11
What is construction?
Definition 1:Construction is pairing of form and meaning or pairing of form and functions. ( Jackendoff, 1997; Kay & Fillmore, 1999)
Construction Grammar 构式语法
产生背景
直接理论来源:
费尔默(C.J.Fillmore)于60年代末提出 的格语法(Case Grammar)和后来的框 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
拉克夫(Geroge Lakoff)的格式塔语法 (Gestalt Grammar,即生成语义学)
任何语言表达式, 只要它的形式、语义 或功能的某些方面是不可预测 ( unpredictable) , 就都可称之为构式。 (Goldberg, 1995)
.
13
形式、意义和功能的不可预测性是判定 构式的标准。
三者的不可预测性标准可以分别适用, 也可合并适用。有的构式属于形式上的 不可预测,有的属于意义上的不可预测, 有的属于功能上的不可预测,还有的则 是兼有两种或以上的不可预测。
兰盖克(Ronald ngacker)的认知 语法(Cognitive Grammar)以及中心语 驱动短语结构语法(HPSG)。
.
2
构式语法与认知语法、生成派语义学、格 语法、框架语义学、认知语义学、体验哲 学等密切相关,它们是Langacker、Lakoff、 Fillmore 、 Taylor 、 Goldberg 等 认 知 语 言 学家于20世纪70-90年代在认知语言学框架 中对乔姆斯基为首的TG语言学派进行反思 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个新语法。.Βιβλιοθήκη 4构式语法对TG的反思
1.批判天赋观:语言学习主要是由意义驱动 和交互驱动的,不是由头脑中的普遍语法驱 动的; 2.批判普遍观:构式语法遵循着从特殊到一 般的规律,既分析特殊性,也兼顾普遍性; 3.批判自治观:语言能力不是天赋的和自治 的,语法知识主要是后天习得的,是从若干 基本用法中抽象出来的,句法与语义密切相 关,不可分离; 4.批判模块观:倡导用“象征单位”和“构 式”来对语言做出统一的、全面的解释; 5.批判二元论和形式观:取消一系列的二元 对立,用同一的方法分析语言各层面。
.
3
TG的基本假设:
1.天赋观 :人们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就有的; 2.普遍观:以天赋的语言能力为基础,儿童头脑中生 来就有的一种能生成句子规则的内在机制; 3.自治观:人们头脑中生来就有专司语言加工的独立 机制,句法不用参照意义和其他因素就能对语句从形 式上作出系统描述; 4.模块观:模块论分析方案,将语言分成音位子模块、 句法子模块、语义子模块; 5.二元论与形式观:心智中的句法操作可以完全独立 于意义而存在,语言中的句法可运用一套纯形式的句 法公式来加以演算;因此,某一种语言中的全部合乎 语法的句子就是基于一套形式化的符号、通过一定的 规则对其进行形式操作而生成出来。
Definition 2: A construction is a complex linguistic sign that combines a specific form with a particular meaning. ( Goldberg, 1995 )
.
12
凡是构式,无论简单和复杂,都有自 己独立的形式、语义或功能。
.
5
构式语法是对词汇投射模式的反 动,实际上也是对生成语法的部 分反动。
可以说,构式语法是在认知语法 等理论批判Chomsky语言理论的 过程中孕育出来的
.
6
Construction Grammar
.
7
Lakoff(1987)出版认知语法的经 典 著 作 , 其 中 卷 2 的 《“There- 构 式”》是构式语法的拓荒之作。在 “语法构式”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 提 出 了 “ 语 法 构 式 理 论 ” ( the theory of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 的 概 念 ( 467 ) , 并 形 成 了 构 式 的 形式-意义配对的思想。
因此,Fillmore等以习语为突破口,正 式开启了构式语法的研究。
.
9
Development
➢ 20世纪70到80年代,Langacher 创建认知语法
➢ 1988年,Fillmore 提出了Construction Grammar
➢ Kay & O’Connor(1988), Fillmore & Kay(1993), Kay & Fillmore(1999) 等也对其进行了论述
➢ 1995年,Goldberg 出版专著Constructions: A Const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较为系统的论述了构式语法
➢ 2001年,Croft 出版了Radical Constuction Grammar, 提出激进构式语法,将构式语法推向 一个新的阶段
.
14
幽默、浪漫、孟浪、忽悠:兼有形式 和意义上的不可预则性。
木马、哑铃、梨园:意义上的不可预 测
赶鸭子上架、生米煮成熟饭:用法上 的不可预测。
.
15
“By and large” “all of a sudden” 及 “the more..., the more...”兼有形 式和意义上的不可预测性,
不过,他当时仍是在认知语法 的框架内讨论语法构式,还没有提 出“构式语法”的概念。
.
8
Fillmore 、 Kay 和 O’connor et al 在 《 语 言 》1988 年 第 3 期 ( 第 64 卷 ) 发 表 《语法构式中的规则化和习语化:以let alone为例》,他们对let alone的研究 是构式语法的奠基之作,标志着构式语 法的诞生。提出“构式语法” (Construction Grammar)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