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能耗绿色建筑暖通空调的

低能耗绿色建筑暖通空调的

低能耗绿色建筑暖通空调的探讨刘晋军 东北大学后勤服务中心摘 要:降低暖通空调空气处理子系统的能耗对降低暖通空调空气处理系统的能量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讲述了空调优化控制的发展现状和分类。

关键词:暖通空调现状分类1 暖通空调的发展现状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 30% 以上,其中暖通空调系统能耗占建筑能耗的 60% 左右。

而暖通空调空气处理子系统的能耗约占整个暖通空调系统能耗的 35% 左右。

可见,低暖通空调空气处理子系统的能耗对降低暖通空调空气处理系统的能量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标准是能够满足用户的最大负荷,目前楼宇自动化系统中的暖通空调控制,是以额定负荷下系统最佳设计的工作点方式运行,但室外环境和内部负荷是随时发生变化的,所以关键问题是如何对参数众多,设备分散的空气处理机工作点进行优化设计。

暖通在学科分类中的全称为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这三个方面,从功能上说是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北方,冬季需要供暖,涉及到了暖通。

暖通空调是分户的中央空调,中央空调它最大特点是能够创造一种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而平时家里用的空调只能调控冷暖、调节室内温度的高低,没有解决空气净化、加湿等问题。

由此,暖通空调系统应运而生。

现在这个空气处理过程有以下步骤:空气进来以后,首先对空气进行冷却处理,以降低空气的温度,然后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处理以后,增加了两个设备:一个是加湿器,这个加湿器能使房间的相对湿度达到 40% 左右;另外一个就是一个是电子除尘器,它主要针对细菌、病毒、烟尘等非常微小的颗粒,一般情况下,可以捕捉到大小为 1 微米的灰尘,同时异味也会被过滤掉,这样人就会处在一个相对比较舒适、卫生的环境。

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一个建筑项目确立下来以后,都要先由某个建筑设计院进行总体设计,然后再进行建设。

建筑的总体设计一般包含如下几个项目:建筑设计,基础设计,结构设计,电力强弱设计,给排水设计,暖通设计,配套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等。

其中暖通设计是指该项目中的所需要的“空气调节系统”简称“空调系统”。

一般“空调系统”的设计包括供暖制冷系统,新风系统,排风系统等的综合设计。

所以从功能上说,暖通空调是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暖通空调是建筑设计的一个分项。

并不是单指“空调”。

需要注意的是:“空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在一个建筑中,可能是中央空调系统,也可能是独立空调的系统,也可能是中央空调与独立空调的混合系统。

这要根据建筑的具体功能以及实际需要来确定。

现如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资源环境约束与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日益明显。

2006 年建设部组织的全国建筑节能情况调查表明,从 2000 年到 2004 年,按节能标准设计的项目只有 58.53%,按节能标准建造的项目只有 23.25%。

因此建设部制定并强制执行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标准,促进节能省地型建筑的发展,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发挥表率作用。

绿色建筑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增加投资规模,而是在保证经济合理的前提下,通过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使建筑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又能提供给使用者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

2 暖通空调系统的分类空调是用人为的方法处理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的系统。

可使某些场所获得具有一定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空气,以满足使用者及生产过程的要求和改善劳动卫生和室内气候条件。

按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划分为以下几类:(1)集中空调系统。

这种空调系统是将所有空气处理设备(加热器、冷却器、加湿器、风机、过滤器、减湿器和制冷机组等)集中在空调机房内,空气处理后,由风管送到各空调房里。

这样能够保证热源和冷源也是集中的。

它能处理大量空气,运行稳定,管理方便,维修容易,但美中不足是机房占地面积大。

(2)半集中空调系统。

指的是集中在空调机房的空气处理设备,仅处理一部分空气,另外在分散的各空调房间内还有空气处理设备。

它们或对室内空气进行就地处理,或对来自集中处理设备的空气进行补充再处理。

诱导系统、风机盘管+新风系统就是这种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典型例子。

(3)局部式空调系统。

此系统是将空气处理设备全部分散在空调房间内,因此局部式空调系统又称为分散式空调系统。

平常家里、各大商场超市等使用的各种空调都属于这类系统。

空调器将室内风机、空气处理设备等与冷热源与制冷剂输出系统分别集中在一个箱体内。

局部式空调只向室内输送冷热载体,而风在房间内的风机盘管内进行处理。

按采用新风量的划分为:(1)直流式系统。

又称全新风空调系统。

空调器处理的空气为全新风,送到各房间进热湿交换后全部排放到室外,没有回风管。

这种系统卫生条件好,能耗大,经济性差,用于有有害气体产生的车间。

实验室等。

(2)闭式系统。

空调系统处理的空气全部再循环,不补充新风的系统。

系统能耗小,卫生条件差,需要对空气中氧气再生和备有二氧化碳吸式装置。

如用于地下建筑及潜艇的空调等。

(3)混合式系统。

空调器处理的空气由回风和新(下转第328页)差,增大烟气的扰动。

在运行中,适当降低一次风的风压着火点会提前,二次风会影响制约燃烧质量,使锅炉的风量、风温发生混合变化;所以,要根据负荷的变化,有效调整风箱与炉膛之间的压力差,使送入的二次风时机能够达到最好。

2.3 提升运行人员的技术水平运行人员的操作水平对于锅炉热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定期的进行操作技能以及技术理论的培训,不断提高运行人员的技术水平,保证锅炉热效率及安全运行。

3 结语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发电企业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新的市场环境,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的控制成本。

供电煤耗是影响电厂经济效率的一个因素,控制煤耗提高锅炉热效率,是提高电厂经济性的一个方法。

而影响电站锅炉热效率的因素很多,我们要认真分析其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运行人员的培训,减少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将排烟热损失降到最低值,以最大限度的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参考文献:[1]叶江明.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2]元磊.张生凯.陈华等.提高锅炉热效率方法的探索.中国设备工程.2008.(1): 61- 62.[3]张清林.提高中国燃煤工业锅炉运行效率及节能措施研究.洁净煤技术2005.(2):5- 10.[4]马栋梁.闫顺林.李永华等.煤质变化对排烟热损失的计算与分析.锅炉技术.2008.(1):47-50.[5]张会娟.煤质变化对火电厂经济性影响分析.华北电力技术.2009.(8): 19-26.凝土料补齐并振捣,严禁使用砂浆修补。

混凝土刮平后水泥浆浮出表面至少 3 mm 厚。

(4)在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混凝土的和易性,施工时不得加水。

(5)混凝土浇筑完毕,采用真空设备除去泌水,重复两次以上后开始原浆收面施工。

原浆收面施工前,中期作业阶段施工人员应穿平底胶鞋进入,后期作业阶段应穿防水纸质鞋进入。

3.6.3 混凝土振捣采用振动棒结合钢滚子多次反复滚压,先用振动棒由模板边缘、边角处向中间振捣,振捣要密实,模板边角要充实、均匀、无漏振、欠振;再用特制的钢滚子多次反复滚压,柱、边角等部位用木抹拍浆。

使混凝土表面泛浆赶出气泡,靠墙柱边角等部位用木抹拍实压浆,然后用铝合金刮尺进行密实饰面。

混凝土刮平后水泥浆高出表面 3mm 厚。

3.7 原浆收面在地面混凝土浇筑后,在混凝土表面滚平时,再用滚筒滚压,然后用收磨光机将混凝土表面收光。

3.7.1 原浆收面面层施工(1)第一次盘磨及边角手工初抹的时机随气候、温度、混凝土配合比等因素而变化。

当混凝土初凝时,即可开始第一次收面施工。

抹光机于一角上人,操机手沿一个方向移动机具,然后沿该方向垂直方向再盘抹一次,手工抹灰工负责对边角压实找平,对接茬处平顺过度,处理得当。

(2)第二次盘磨及边角手抹精磨当混凝土硬化至指压稍有下陷时,收面机的转速及角度应视硬化情况调整,收面机进行时应纵横交错 3 次以上。

(3)刀抹收光及边角手抹收光操机手负责大面压实、打抹和收光。

抹灰工负责边角、接茬等部位的压实、打抹和收光及细部处理平直。

原浆收面的面层的平整度要求为 2mm/2m,无麻面,无明显起伏,无抹痕,针眼≤5个/m2。

边角平直,接茬平顺,接茬偏离中心线±2mm 以内。

收光纹理清晰不错乱,收光均匀一致,无过抹发黑。

(4)表面修饰及养护1)磨光机作业后面层仍存在抹纹较凌乱,为消除抹纹最后采用薄钢抹子对面层进行有序、同向的人工压光,完成修饰工序。

2)原浆收面面层地面施工完成后,重点保护期为 3d,严禁上人,造成人为地面损坏。

3.8 切缝、填缝(1)当钢筋混凝土强度达到 10~15MPa 时,可进行切缝,切缝应尽量在混凝土浇筑 72h 之内完成。

(2)钢筋地面应在纵横方向设置切缝,纵向缩缝采用平头缝,间距为 6m,横向缩缝采用假缝,间距为 8m。

切割应统一弹线,以确保切割缝整齐顺直,切缝深度为地坪厚度的1/3。

4 结论大面积钢筋地坪施工,关键是控制好地坪表面的平整度和防止开裂。

施工中采用槽钢支模,分仓浇筑,确保了表面平整度控制在 3mm 之内。

参考文献:[1] 段吉祥,陆渝生,丁健,俞复青.《关于钢筋混凝土动力性能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1999年06期(上接第325页)(上接第326页)风混合而成。

它兼有直流式和闭式的优点,应用比较普遍,如宾馆、剧场等场所的空调系统。

系统最优化的实现需要分两步来进行:首先建立被控对象精确的模型,然后根据目标选用适当的最优化方法。

系统建模是系统优化方法实现的基础,一个好的准确的模型,是优化方法正确与有效性的充分保证。

众多学者一直努力设计创新更多更好的设备以求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城镇建筑环境的供暖、通风、空调及制冷系统安装、调试及运行管理需要我们的存在,建筑电气的设计业需要我们的协助。

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舒适度,我们一直在奋斗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创造出更优越的生活环境,创造出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1]王如竹.关于建筑物节能及复合能量系统的几点思考[J].太阳能学报,2002,23(5):322-328.[2]贾庆贤,赵荣义.吹风对舒适性影响的主观调查与客观评价[J].暖通空调,2000,30(3):15-17.[3]王健夫,顾苏林.暖通空调技术的进步对现代建筑的影响[J].森林工程,2002,18(3):60-61.[4]计旭东.绿色建筑的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02,9(5):59-6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