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二 三次移民潮
第二次移民潮 表现 原因 开放式移民政策 太平洋铁路
第三次移民潮 表现 限制 排斥移民政策 20世纪初至二战 移民政策
50年代加 利福尼亚兴 起淘金热, 招来了欧洲、 亚洲和拉丁 美洲的大量 移民。
第二次移民潮
1861年到1880年,约 有500万移民来到美 国。南北战争结束后, 美国迎来了工业化的 高峰期,对劳动力需 求旺盛。 1864年,林肯《鼓励 外来移民法》 国务卿西沃德 企业
限制、排斥的移民政策时期
1882- 1924 年, 是美国在移民政策上重大转变时 期。“排华法案”的实施, 预示着开始 了在种族 和移民入境上的排斥、限制时代。 (一)是针对某个特定国家或地区的, 例如 1907 年 美国与日本达成“君子协定”, 禁止日本劳工进入 美国。 (二)是专门针对各国劳工, 例如 1885 年国会通过 的福伦法, 就是禁止以合同形式输入劳工。 (三)是不断扩大禁止入 境者的范围, 再次把排斥的 类别扩至无政府主义者和企图以暴力推翻美国政 府者, 等等。
1920年美国的人口总数首 次超过1亿。在1820到 1920年的100年间,移民数 量占美国人口年增长数的 20%以上。 移民改变了美国 的命运.美国历史上的这三 次移民潮不但对美利坚民族 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而且使得美国在短短一百多 年里能够迅速崛起,取代英 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 并为以后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打下基础。可以说移民潮铸 就了美国的强大。
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921年,国会通过了“紧急配给法”,规定 西半球外的移民总数为每年35万,按民族分 配
1924年立法禁止一切亚洲移民,以保持国民 构成。 1929年通过的民族配给法将每年的移民总数 降至15万。
国会于 1921 年通过《紧急移民限额 法》、1924 年制《约翰逊—里德法》, 从而确立了移民限额制度。移民限额 制度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种族主义, 它首先表现在排斥亚洲移民, 其次表现 为限 制东南欧移民入境。 这一系列法律的实施, 一方面是由于种 族主义造成的, 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美 国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激化所造 成的。
太平洋铁路
在改变了美国早期政治格局和社会面貌的 “西进运动”中,中国劳工的作用同样不 可小视。 在这场以铁路建设为中心的运动 中,中国劳工用血汗和生命为代价,在极 其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出色地完成了横贯 美国东西的太平洋铁路西段工程的建设。 诚如招募华工的倡议者克罗克尔所说的那样: “这条铁路能及时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要 归功于贫穷而受鄙视的中国劳动阶级——归 功于他们的忠诚和勤劳。”这句话后来成 为美国移民史上著名的“一句话历史”。
1867 年, 美国出现商业萧条, 国会于 1868 年废除了林肯时期的鼓励 移民 法1875 年, 国会对外来移民实行第一 次控制. 19 世纪80 年代, 美国的排外活动再度 猖獗. 国会于 1882 年通过“排华法案”, 规 定禁止华工入境, 并禁止华侨 入籍。 “排华法案”是美国第一个以种族和国 籍为 理由禁止移民入境的联邦法案, 从而标志 “自由移民”时期的终移民人数猛增到2350万。 移民顶峰是1907年,达 到128.5万人。这一阶 段,美国政府多次立法, 限制欧洲移民,排斥亚 洲移民。来自英国、德 国、瑞典等西北欧国家 的“老移民”增长有限, 但来自意大利、俄国等 东南欧国家的“新移民” 却增长迅速。
从欧洲方面来说
一人口 周期性经济危机。 二废除农奴制。 三战乱、政治、革命。 四农业歉收。 五猎奇、冒险、经商、淘金。
从美国方面说:
一幅员、资源、劳动力。 二工业革命。 三西进运动。 四加利福尼亚金矿。 五政府政策。
开放式移民政策时期
到1863 年, 内战激烈进行之时, 林肯 《鼓励外来移 民法》1864 年7 月4 日 生效 。 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 突破了美国移民 政策的传统格局, 积极鼓励接纳外来移 民, 奉行来者不拒的政策。
1917 年,文化测验方案。 移民法限制了心理或生理 上有缺陷残疾者的移民进 入美国。 仿生学专家进行了考察, 使用一套包括IQ测试、解 決问题的能力、常识、健 康等等的的检查程序,这 些程序可使美国吸收合格 的新移民 (十分不人道), 而不合格的便强迫进行更 进一步的心理及健康测试, 有很大数量的人因为沒有 通过健康和心理方面的检 查,被驱逐出境,遣返回 原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