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历史时期大陆向台湾的移民与往来

论历史时期大陆向台湾的移民与往来

论历史时期大陆向台湾的移民与往来
到了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又出现了大陆向台湾的第二次移民高潮。

1662年郑成功为收复台湾, 所带领去台湾的军队人数即达3. 7
万人, 后来还有陆续到来的士兵和自由移入的劳动人民, 总人数达
12万余人。

在荷兰殖民者投降后, 郑成功又实行“寓兵于农”的屯田政策, 从事垦荒, 以备军粮。

同时还派务田能手杨英到台湾原住居民村社中传授生产技术, 加速了台湾经济的迅速开发和吸引了大批由大陆而来的
移民。

清朝统治初年, 又在沿海一带实行“迁界令”, 对于流离失所的人民郑成功却“驰令各处”, 尽力收容, 全移台湾。

从清康熙元年( 1662年)到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 的郑氏时代, 移入台湾的汉族
居民约在25万左右。

而人数最多、对台湾人口影响最大的是第三次移民高潮。

虽然清政府在统一台湾后, 将郑氏官兵及眷属遣送回大陆, 而对过去移居台湾
的各省移民可听任自愿, 但自动返回者却寥寥无几。

这是因为台湾开发的局面早已打开, 人们对到“人口稀少, 地利有余, 又值雨水充足”的台湾开荒垦植很感兴趣, 尤其是对居住在人多地少的福建沿海居民来说, 则更具强大吸引力。

虽然清王朝一再严刑苛法, 禁止偷渡, 但为求谋生的大陆民众却蜂拥而至。

据清史所记, 乾隆二十八年
( 1763年) 时台湾的汉族居民为: 666040人; 乾隆四十三年( 1778年) 为: 845770人; 乾隆重四十七年( 1782年) 为: 912920人, 到嘉庆十六年( 1811年) 时, 台湾汉族人口已达2003861人。

这些汉族人
口数量的增加, 既有自然的增殖, 亦有移民的增加, 但主要是移民
的增加。

在这些众多的汉族移民中, 据《台湾府志》所记, 福建闽南人占了绝大多数, 约占全岛汉族人数的83. 1%, 其中泉州为44. 8% , 漳州为35. 1% , 汀州、福州、龙岩等地为3. 2% ; 粤籍移民次之; 来自嘉应、惠州、潮州的约占汉族人口的15. 6%; 来自大陆其它省份的约占1. 3% 。

!由于泉州移民是以郑成功时期移入台湾的居民为基础, 所以占据了台湾沿海平原的肥沃地区。

漳州移民稍晚, 居住地区较靠岛内, 客家人更晚, 多都聚居于和台湾土著居民毗邻的内部山地区域。

这正如姚莹在《东瀛纪事 港防剿始末》一书中所记的: “海口多泉人, 内山多漳人, 再入与生番毗连, 则为粤人。

”从上所述可见, 台湾与大陆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两人民同属炎黄
子孙、华夏儿女。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两岸人民相互往来, 情同手足, 定能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实现中华民族大家族的大团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