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理论宝库中的瑰宝。

对于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学习、把握并推动这个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

一是他们从历史唯物主义层面论述的社会发展理论。

二是从社会学层面论述的社会发展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层面论述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这部分的内容可以用“一个前提,三大规律”和“一个思想”加以概括。

(一)一个前提。

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在提出他们的社会发展理论之前,必须解决这么一个理论前提:社会历史发展到底有没有规律? 这个问题在唯物史观创立之前是非常混乱的。

绝大多数思想家和历史学家对此都持否定的态度。

黑格尔等极少数思想家虽然也看到社会历史发展有规律,但把它神秘化即唯心化了。

他把社会历史发展看作是“绝对观念”在发展过程中的表现和外化。

对社会历史领域认识如此混乱是有主客观方面原因的。

客观原因,社会历史发展与自然界发展根本不同。

前者有人参与其中,后者是自发力量起作用。

主观原因是唯心主义思想家要么只看到参与社会活动中的人的思想动机,而不去探究他们活动背后的动因。

要么夸大人们的主观动机,要么拔高历史发展过程中偶然性的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虽然参与社会历史活动的是那些有意识、有目的和活生生的人,但对于多数人来说这些目的都不能如愿以偿。

这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既不取决于个人意志,又不取决某个阶级或集团的意志。

因此,要去探究隐藏在人们(包括阶级、集团)意识和目的背后的动因,从中就可以看到经济和生产力起作用的深层次原因。

从表面上看,社会历史发展似乎受偶然性支配,但实际上“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藏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①。

总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而且这些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唯物史观的创立彻底澄清了人们对社会历史发展认识上的混乱。

把唯心主义从最后一块阵地上即社会历史领域赶了出去。

恩格斯高度评价唯物史观的创立,认为它和剩余价值学说一样是马克思一生中两个最伟大的发现。

它的意义如同达尔文发现进化论对自然界发展所具有的那样伟大的意义。

(二)唯物史观揭示的社会历史发展的三大规律 1、.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亦称自然历史过程论)。

这个命题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的序言中提出的命题。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

”②这个命题也就是唯物史观揭示的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规律。

这个规律从过程角度上看,就是人类社会要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经济形态。

“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③从内容上看,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人类社会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亦称趋向全面发展论)。

如果说前面这个规律是马克思恩格斯从横向考察社会历史发展得出的结论,那么这个规律则是马克思恩格斯纵向考察社会历史发展得出的结论。

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类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抽象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然经济与人对人的依附关系;第二阶段是商品经济与人对物的依附关系;第三阶段是产品经济和自由人的联合体。

第一阶段显然包括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第二阶段是指资本主义社会。

第三阶段是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前两个阶段是人与社会呈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只有到了第三阶段人与社会才能得到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学的代表作)一书中从人类学角度阐述人类社会从片面、低级向全面、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

第一阶段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

第二阶段是资本主义文明时代。

第三阶段是未来人类文明时代。

这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

这里包含着否定之否定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思维是非常宏阔的。

3.社会历史发展结果是无数互相交错力量共同作用的产物。

(亦称社会发展结果合力论)。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恩格斯晚年(1890年)提出来的。

是对唯物史观的补充和重大发展。

他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是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

”④社会历史发展结果合力论是人们克服单项思维,坚持立体思维即坚持辩证、全面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武器。

这就是说,参与社会历史活动的个人都是有自觉意志的自主活动。

但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社会历史发展结果合力论是我们观察复杂社会历史现象的锐利武器。

比如,导致苏东演变的多方面的复杂原因就说明了这一点。

(三)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的要点有:1.人类千百年来所共同追求的和谐社会理想只有到共产主义才能真正实现,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2.共产主义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共产主义社会是和谐社会达到的最高境界。

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二、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学层面论述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这方面的论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思想。

(一)全面地评价了工业化的历史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工业化既是推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又是现代化的首要内容。

这是马克思恩格斯超出他们同时代思想家的一个深刻见解。

18世纪下半叶,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标志着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的到来。

处在这一时期的思想家已经觉察到工业化将对现存社会产生史无前例的变革性的影响。

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评价工业化带来的结果和发展前景上有两个代表性的流派。

一是乐观派,他们认为工业化向人们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人类社会可划分为“野蛮”与“文明”两个阶段。

工业化是科学、民主和理性主义的胜利,也是文明战胜野蛮的胜利。

工业化代表着西方的文明,而西方文明是人类最高的文明。

二是悲观派,他们认为工业化的后果严重,前景并不美妙。

工业化虽然带来了生产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加和机械化、城市化,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森林消失、资源浪费等等。

工业化社会危机四伏。

这两个流派都不能全面评价工业化的历史作用。

只有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业化做了全面的评价。

马克思恩格斯把工业化同社会化生产紧密联系起来,又把社会化生产同最革命、最先进、纪律性最强和目光最远大的工人阶级的诞生和壮大以及社会历史进步联系在一起。

恩格斯指出,“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从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

大家知道,这些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而它的世界历史意义只是在现在才开始被认识清楚。

”⑤马克思还指出,工业化“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

”与此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也深刻剖析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业化加重了资本对劳动的残酷剥削。

《资本论》对此有大量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趋向上预言工业化发展的最终结果必将摆脱资本主义的形式而造福于人类,并且最终为人类进人未来新社会创造着物质方面的条件。

马克思指出,“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景象。

”⑥马克思这一名言被收人美国《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并作为该书阐释现代化含义的第一根据。

(二)高度评价科学技术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革命性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尤其是推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的思想,不但在与马克思同时代的一些先进思想家中难以接受,而且在20世纪50年代后也一度被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所忽略。

充分认识马克思恩格斯这方面的卓越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有句名言,“手推磨产生的是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⑦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在推动人类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诸因素中,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只有从这个角度认识这个问题才容易理解马克思曾经说过的这段话。

“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⑧生产力观点、阶级观点和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最基本的观点。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生产力观点中当然包括科学技术,这也是他们一以贯之的思想。

(遗憾的是,一度被后人所忽略或排斥)正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如此重视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所以他们对f9世纪科学技术的每一项重大发现都十分关注,对科学技术取得的重大成就或突破都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

(三)要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

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理论中的又一闪光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把外部客观世界理解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并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

有了这种发展才有人类社会。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保持人与白然界的和谐关系(以下简称“这对关系”),这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又是人类到达美好的理想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必不可少的前提。

说“这对关系”是重要规律是指它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客观总结。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到这样的发展轨迹: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蒙昧和野蛮时代,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几乎同今天的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一样,自然界完全是一种异己的力量。

到了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的文明时代,人类支配自己的力量越来越强,出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

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突飞猛进,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成为自然界的主宰。

由于人类未认识到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一个规律,在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的同时,对自然界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但是,要使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由片面向全面发展就必须彻底克服对自然界的破坏,重新摆正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未来社会可以很好地实现“这对关系”。

“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⑨由此可见,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经历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今天我们人类社会仍处在“这对关系”的否定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看到并总结了“这对关系’。

他们告诫人们违背这个规律是要遭到自然界报复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