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细胞血型系统和检测

红细胞血型系统和检测


完全抗原(antigen,complete)
具有免疫原性、反应原性两种性能的抗原称为 完全抗原。
半抗原 (hapten)
缺乏免疫原性而只有反应原性的抗原称为半抗原。
抗原的基本特征
1、外源性
2、分子量大,结构复杂
3、特异性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
4、抗原性 {
反应原性(specificity)
• 种属间的抗原性 • 同种间的抗原差异 • 个体间的差别 • 进入途径 • 抗原分子及量的大小、抗原性的强弱及刺
激频率
红细胞血型抗原
红细胞血型抗原分布在红细胞膜的表面,有不同 的外部形态,有或没有某一个抗原成份,形成了不 同的血型。
红细胞血型抗原必须是用相应抗体检测到的红 细胞表面抗原,属于遗传性状。
红细胞血型抗体的分类
按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大致可分为三类
天然抗体 natural antibody 免疫抗体 immune antibody 自身抗体 autoantibody 同种抗体 allo-antibody
按照与相应红细胞是否在盐水中产生凝集
完全抗体(complete antibody) 不完全抗体(incomplete antibody)


IgM 不能 能 能 易


补体 complement
补体是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清中的一种正 常成分,由球蛋白、糖和磷脂结合而成,约占 血清球蛋白总量的10%。它能补助各种特异性 抗体溶解相应的细菌和细胞。
补体系统
complement system
补体是由20多种血清蛋白成分组成的具有 类 似酶性质的一组复杂的血清蛋白系统。各成分均 以不活动的酶原形式存在于血清中,只有被激活 后,把酶原变成酶,才能发挥其生物活性作用, 所以也叫做补体系统。
血型集合(blood group collection)
抗原是以遗传、生化或血清学的相关性进行组合
高、低抗原频率组 ( high and low frequency antigens )
高频抗原 (high frequency antigens) 为大多数人所具有的血型抗原,表示1000个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高度特异性 可逆性 比例性 两个反应阶段:致敏和凝集阶段
ºì ϸ °û ºì ϸ °û
自然状态下的红细胞
»Æ É« ±í ʾ ºì ϸ °û ±í Ãæ µÄ ¸º µç ºÉ ²ã
ºì ϸ û°Ö® ¼ä £±³Ö 24nmµÄ ¾à Àë
À¶ É« ±í ʾ ºì ϸ °û ÖÜ Î§µÄ Õý µç ºÉ ²ã
按抗体与抗原反应的最适温度,分为两种 冷型抗体 cold antibody 温型抗体 warm antibody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
抗原的功能
抗原能够刺激缺乏此物质的机体发生体液 免疫(humoral response)或细胞免疫(cellmediated response) 反应。
前者通过浆细胞合成抗体输送到血液或体液 中;后者由淋巴细胞介导,出现延迟性超过敏反 应或排斥移植物的生物效应。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抗原抗 Nhomakorabea反应主要类型
凝集反应 agglutination 溶血反应 hemolysis 沉淀反应 precipitation
凝集反应的原理
是抗体分子在相邻的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簇 之间搭桥,使之形成肉眼可见的颗粒状凝集团块。
直接凝集 direct agglutination 间接凝集 indirect agglutination
按照抗体与相应抗原的依存关系
规则抗体 不规则抗体(意外抗体)
按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化学特性分为五类 IgG IgM IgA IgE IgD
IgG的四种亚类
IgG和IgM免疫球蛋白的特征
通过 盐水 结合 被2-Me 降低温度 被血型物 胎盘 反应 补体 破坏 提高反应 质中和
IgG 能 不能 能 难
红细胞血型系统及血型检测
李宝华 临床基础检验学教研室
红细胞血型系统
主要内容: 红细胞血型系统免疫学基础 ABO血型系统 Rh血型系统 其他红细胞血型系统 多凝集红细胞
一、免疫学基础原理
(一) 抗原(antigen)
免疫原(immunogen)是能够刺激机体免疫 系统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的非己物质。它可以 在体内和体外与其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结合,产生免疫反应。
人中至少有999人存在此抗原。
低频抗原 (low frequency antigens) 为少数人所具有的血型抗原,表示 1000个人
中最多只有1人有此抗原。又称为私有血型组抗原。
(二)红细胞血型抗体(antibody)
抗体是机体对外来抗原刺激所产生的 一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即免疫球蛋 白( immunoglobulin, Ig )。
IgM抗体造成的直接凝集
间接凝集反应的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
致敏阶段
• 第二阶段
真凝集阶段
IgG抗体借助抗球蛋白试剂产生的间接凝集反应
试管中红细胞凝集强度的判断
红细胞凝集反应结果的判读评分标准
4+ 3+ 2+ 1+ W+ 阴性
1个凝块,背景清晰,无游离红细 2~3个凝块,背景清晰,无游离红细 多个小凝块,背景清晰,无游离红细 无数的小颗粒,背景混浊,有游离红细胞 镜下较少凝集,有较多的游离红细胞 肉眼观察不到凝集,镜下全为游离红细胞
补体的性质
补体的性质是非特异性,不稳定,易被 紫外线、机械振荡、化学药物以及加热破坏 其活性 。
(三)红细胞抗原抗体反应
抗原抗体反应是机体防御系统功能的一 部分,借以排除外来物质对机体的损害, 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稳定,健康生存。
不相宜的抗原抗体反应也会给机体带来严 重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红细胞血型抗原的生化结构
由结合到蛋白或脂上的碳水化合物 carbohydrat 决 定
如: ABO 、 Lewis 、 Hh 、 P、 Ii等 由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决定
如: MNSs、 Rh、 Kell、 Kidd等大多数血型抗原
血型系统(blood group system)
由单一基因座位控制,或是由二个或更多的紧密连 锁、彼此之间没有重组发生的同源基因控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