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业指导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对接职业标准【速录稿】 .doc

行业指导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对接职业标准【速录稿】 .doc

行业指导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对接职业标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何志方(速录稿)各位院校长,大家好,很荣幸教育部职成司给我们机会介绍建设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情况。

建设类高职专业点多面广,在座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有土建类专业,多年来大家也被建设行业培养、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借此机会我也代表行业部门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近几年,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国家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大政方针指引下,我部积极配合教育部深化建设类职业教育的改革,提高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但是与我国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相比,与其他领域的高职教育发展相比,我们所做的工作还是有限的,取得的成效也是初步的。

下面我分五部分向大家作汇报。

一、建设类职业教育的基本概况(一)建设类高职教育规模不断壮大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主要包括建筑业、房地产业、市政公用事业、勘察设计咨询业、城乡规划、村镇建设等行业领域,建设类高职教育的专业在高职专业目录中有27个,比如建设工程技术、工程监理、环境艺术设计、工程造价等。

近几年,建设类高职教育规模不断壮大,根据教育部年度统计,2010年底,全国开设建设类高职专业点有3425个,2010年招生30.65万人,毕业生22万人,现有在校生23万人,占高职在校生的8%。

与“十五”末期的2005年相比,2010年招生人数增加了26%,2005年有毕业生7.5万人,增长了192%,在校生比2005年增长了109%。

这五年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翻了一番,可以说,这五年也是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好时期。

(二)建设类职业教育需求旺盛1.建设类职业教育的发展主要得益于行业的发展,建筑业和业是国民经济的两大支柱产业,最近几年占GDP的6%以上,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还将继续扩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步伐也要继续加快,人民群众对住房改善的需求更加迫切,陈阵化率仍将以每年1%的速率提高,这些都直接拉动了建设类职业教育的发展。

近一段时期,我部陆续发布了行业领域的“十二五”规划,比如在建筑业“十二五”规划中,对未来五年建筑业的发展作了预测,今后五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增加值和勘察设计企业的营业收入年均增长都在15%以上。

全国总成监理、造价咨询、招投标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建筑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年营业收入都将增长20%以上,所以,建设行业的发展确实令人鼓舞。

2.建设类职业教育的发展主要是源于用人需求的拉动。

今年4月,中组部、人社部发布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在《规划》中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重点举措、组织实施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其中对未来十年技能劳动者的需求进行了预测。

文件附的几张表引起了我们的高度关注,其中对今后十年我国技能劳动者分大行业需求进行了预测,19个大行业中涉及到建筑业、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分界线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预测到2020年,建筑业技能劳动者需求量931万人,仅次于制造业的116万人。

从需求占比上来看,大约占26.38%,建筑业加制造业共占整个未来十年技能劳动者需求总量的60%以上,其他行业占比都在5%以下。

《规划》还按照国民经济细类进行了预测,根据人才需求量,选择了前20名的国民经济细类,其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排在第一位,还有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建筑安装业、房地产业。

在排名第一位的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中,到2020年的需求总量是3112万人,占总需求量的22%,排第二位的交通运输制造业占需求总量的3.68%,也就是说,未来建筑业人才需求量远远高于其他行业。

《规划》对高技能人才也进行了分析,所谓的高技能人才通常是属高级工、高级技师层面,结果同样是建筑业高技能人才需求总量是216.8万人,占需求总量的21%,制造业占40%。

按照细的行业来分,前在20位需求量最大的行业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仍然排在第一位,总需求量722万人,占全国总需求的17%。

3.建设类职业教育招生旺、出口畅。

很多建筑类高职院校的院校长告诉我,他们学校招生的分数线已经达到二本分数线,招生人数和报名人数相比,报名数几倍于招生数,新生报道率达到90%以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很高,甚至一些紧俏专业在11月份供需见面会的时候毕业生已经没有了,用人单位还得预定下一年度的毕业生。

应该说,建设类高职至于发展势头很好。

(三)建设类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1.独立建制建设类高职布局结构较为合理。

全国有“建”字头的独立建制高职院校二十六七所,基本每省有一所,全国开设建设类高职专业的院校达到1089所,包括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

2.示范性、骨干院校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独立建制度的高职院校有4所是示范性,两所是骨干院校,在全国200多所示范性和骨干性院校中,有很多学校把建设类专业作为重点专业。

3.建设类高职中职比例结构较为适宜:从专业店数、招生数、毕业生数、在校生数比例来看,分别是1.48:1、1.45:1、1.52:1,1.62:1。

4.建设类专业得到重点建设。

(四)行业从业人员素质相对偏低。

我们对2008年全国经济普查统计数据进行了汇总,以建筑业为例,2008年3907万从业人员当中,根据学历分析,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是602万,占15%,这一比例与全国比例相比较低,研究生以上在建筑业中只占0.28%,低于全国1.32%的平均水平。

本科学历从业人员只占全行业从业人员的4.7%,低于全国11%的平均水平,专科也如此。

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从业人员占56%,高于全国38.28%的水平。

2008年就业人员职称分析,高级职称人员、中级支撑人员、初级职称人员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工业人员技能等级分析,高级技师18.95万人,技师63.66万人,高级工144.82万人,这个比例与其他工业行业相比,拥有一定技能等级的人员数量也是很低的,所以说建筑业人才缺口是很大的。

二、住房城乡建设部高度重视发展建设职业教育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行业大多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比如建筑业、物业管理、市政公路等,还有一些属于高危行业,比如建筑业、燃气行业。

这些行业的特点是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要求比较高,所以,提高行业人才队伍素质就要特别重视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

长期以来,我部始终把行业后备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一)“三定”规定赋予人才培养职责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三定”方案中,人事司有这样一项职责:组织制定行业职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专业技术职称标准,按规定承担组织拟定高等学校建设类专业的教育标准和评估标准。

在其他部门的“三定”方案中这样写的不多,也就是说,建设部开展教育工作还是有国家的依据的,有明确的建设部开展教育工作的范围。

(二)依托专家机构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我部受教育部委托,组织专家机构参与建设类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指导。

受国务院学位办委托,我们成立了建筑学专业设施教学指导委员会。

受教育部委托,我部成立了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本科),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设类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与教育部共同成立了建设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

适应注册职业资格制度要求,建立了土建类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

这些专家机构成为我部指导建设类专业发展和建设的重要依托。

(三)指导行业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思路总体思路:贯彻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以职业标准带动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挥教指委的作用,指导建设类专业规范办学,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以专业教育评估为手段,培养符合行业需要的后备执业注册人员。

目前我部在高校开展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给排水、工程管理六个专业的执业人才评估。

三、以职业标准引领职业教育发展(一)什么是职业标准我们认为,对从业人员一般职业行为的规定即职业标准。

我们对建筑类职业标准下的定义是:在职业岗位分类的基础上,对从业人员应履行的工作职责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考核评价的方式方法的规范性要求。

现在国家的职业标准是人社部制定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职业标准的制定归口在人社部,但人社部自己单独制定也制定不了,必须由行业组织来制定,因为用什么样的人是行业说了算,所以现在人社部提出国家职业标准的制定由行业部门组织或行业组织制定,由人社部发布。

建设部负责全国工程建设领域的标准制定,包括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有的由建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以国标形式联合发布,如果是行业标准,就由建设部独立发布。

我们现在做的《建筑与市政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就是发布的行标。

行业标准的作用:明确了行业生产一线专业岗位的设臵、职责任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考核评价方式,它是一个技术规范。

我们给它的定位是作为推荐性标准,因为按照工程建设标准的分类,分成两类,一类是强制性标准,一类是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占工程建设领域标准总数的10%,绝大部分都是推荐性标准,考虑到行业状况、人员队伍的复杂性,我们将职业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

(二)职业标准开发情况开发职业标准有个逻辑程序,首先要进行职业岗位分类,应当说,这项工作我们是倒着做的,我们是先制定了职业标准,岗位分类在国家的层面上也不是建设部做的,由人社部组织组织岗位分类。

正好2011年人社部启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修编,对1999年版的职业大典进行修订,委托各个行业部门负责本领域的职业大典修订,建设部负责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职业大典修订和制定,在这一年,我也参加了若干次我们下属各个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操作人员的岗位分类。

我们想,结合职业大典的修订来规范行业的职业设臵,规范行业职业岗位的设定,使这些职业岗位法定化,应该先做职业大典的分类,然后再做标准。

目前我们制定的行业标准《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是2009年制定的,用了三年时间,今年7月正式发布,10月正式出版,2012年1月1日正式执行,这也是建设部一部关于人的行业标准。

在本标准中,对施工员、质量员、标准员、安全员、材料员、机械员、劳务员、资料员“八大员”进行了设臵,实际上建筑项目的人员分类也不只“八大员”,为什么选这“八大员”?我们有这样的考虑,在这一批做的职业标准设臵分类中主要是根据量大面广、技术性强、通用要求高的原则来设定,同时也考虑前瞻性的因素,比如标准员,现在的岗位上没有,但是部里和国家很重视标准的执行,所以我们设臵了“标准员”。

还有“劳务员”,这是国家很重视农民工的问题,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职业培训的问题,所以我们设臵了“劳务员”。

今年我们又启动了市政公用行业职业标准的设臵,包括供热、供燃气、给水、排水、污水处理、垃圾环卫等行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