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班主任工作回归理性
当前,素质教育不断向深度发展,高考的指挥棒也在渐渐调整导向的时候,作为一个班主任是否应该顺应大潮,及时反思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呢?
反思一:我们真的拿学生当人看了吗?
我们很多班主任老师在强大的工作压力下,有时在私下里会说这么一句话:我是人不是超人!在这里引用一下“学生是人不是超人”。
我们的有些班主任老师很是“敬业”,早起晚归,不少班主任的“敬业”也强制半强制的影响着我们的学生:
1、想方设法挤占学生的休息时间。
有的班主任要求自己班级的学生到班要比学校作息时间提前10分钟、20分钟,甚至更多;晚上,熄灯以后提倡学生(特别是好学生)加会班(打电灯再学一会)。
美其名曰“把学习时间延长,让三年的时间达到别人四年的长度”。
在这里不禁要问,是说您敬业好呢,还是说您没有“人性”呢?学校有作息时间表,如果都如您这样学校的作息时间要之何用?当然,领导看到这种情况会给予表扬,虽然做法不值得提倡,但是,毕竟也不能打击老师工作的积极性嘛。
我个人觉得这十分不妥!不遵守学校制定的作息时间,应该得到的是批评,表扬等于是提倡,其他的班主任会被迫仿效。
我们经常讲休息好才能学习好,学生是人而不是超人!我们的作息时间满打满算学生才有8小时的休息时间,本来人在这个年龄段需要更充足的休息时间。
但是,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每天只能休息8小时,这已经很可怜了,您还要提前加推迟,这人道吗?当然,这样的班级成绩在短期内一定是不错的,甚至是遥遥领先于其他班级。
但是,我们得到的教训是学生后劲不足,特别是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学生的早起晚睡,是迫于班主任的威严,并没有成为他的生活习惯;休息不好还会造成学生白天精神萎靡,上课效率低下;而且,长时间的机械式学习,也扼杀了学生的灵气和创造性。
尊重学生就从尊重学生的休息权做起,把学生当人看,他们不是超人,把已经很短的休息时间还给学生吧。
2、想方设法挤占着学生的课余时间。
从人的生理习惯上来讲,吃饭要细嚼慢咽,饭后要有一定的休息时间,这样再去工作时,效率才能更高。
我们学校的吃饭时间:早中晚各40分钟,近四千人的校区,吃饭排队都要很长时间,40分钟刚刚好。
可我们有些班主任要求学生早进班,比如各时段均提前10分钟,这样一天半小时“挤”出来了。
美其名曰“利用好零碎学习时间”。
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有些学生为了省时间,吃饭很简单:开水+饼或者方便面等,什么快吃什么,要么就不吃了。
各位同仁,为什么我们有的学生十几岁的年龄就得了慢性胃肠炎?我们思考过吗?不正是饮食不规律造成的吗?
还有课外活动,虽然学校校区地方小,但是从学生健康的角度出发,学校依然安排了每年级组四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并且注明不准占用。
不过,这四天的课外活动真的没有被占用吗?我了解的情况是,各科都在压任务,学生的学习任务量重到没时间去活动。
让学生出去活动真的那么难吗?学生真的不想去活动吗?
将课余时间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学会合理分配时间,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好吗?
反思二:是学生太懒、太笨,还是我们管的太宽。
我们很多班主任抱怨“一代不如一代”,“这些孩子太懒、太笨了,什么都不会干,什么都干不好。
”事实好像还真是如此:工作不安排不知道做;安排做到什么程度,做出的结果也往往要打个折扣(即使是像打扫卫生这样简单的工作)。
而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学生的素质下降了,还是我们的教育方式不对呢?这学期我在自己的班级做过一个学生自理能力
的问卷调查,得到的结论是现代学生的自理能力普遍偏低。
原因是父母包办家里,家务活很少做;老师包办学校,保姆式服务,对学生要求低,剥夺了学生的锻炼机会等。
造成他们普遍的感情淡漠,责任心不足,自理能力低下。
结合自己多年来带班主任的感受,我个人觉得学生的太懒、太笨,恰恰与家长、老师的太勤、管的太宽有密切的联系,或者可以说是根本原因。
我们的勤,剥夺了学生锻炼的机会:家务活?“去、去、去,让你干你也干不好,你还是写你的作业去吧,别在这添乱”。
学习方法?“这是状元学习法,你们只要照着做,一定会事半功倍的”,
反思三:我们的教育是培养千人一面的庸才,还是个性张扬的旷世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