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共同性斜视 PPT

非共同性斜视 PPT


900 100
❖Bagolini线状镜
内旋斜视:上下对顶角可变为锐角,水平对顶角为钝角 外旋斜视:上下对顶角可变为钝角,水平对顶角为锐角
❖眼底照相检查法
正常黄斑中心窝位于视盘颞侧缘外2.5PD视盘下1/3以内, 向下移位过多说明有外旋,向上移位则说明有内旋
其他检查
遮闭试验:遮盖单眼1-24小时 检查目的:区分眼性斜颈还是其他性斜颈 暴露隐斜视; 预测代偿头位术后能否消除 对肌性视疲劳的辅助诊断 对婴儿真性、假性外展神经麻痹的鉴别诊断 结果判断:遮盖后头位变正,为眼性斜颈 遮盖一眼后视物反而清楚 遮盖后眼位变正并可外转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眼位检查
❖偏斜方向是内斜、外斜或垂直斜; ❖第一斜视角与第二斜视角是否相等; ❖何眼为注视眼,何眼为偏斜眼; ❖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如第一眼位时某眼向某个方向偏斜等; ❖如为水平合并垂直斜位时,是水平斜度大于垂直斜度,还是垂直大 于水平斜度。 ❖检查方法:角膜映光法。
1.复视的形成和种类 ❖单眼复视/双眼复视 ❖生理性复视/病理性复视 ❖水平性/垂直性/旋转性复视 ❖交叉性/同侧性 ❖共同性复视/非共同性复视
单眼复视:遮盖一眼时复视不消失 1. 光学性:屈光不正、重瞳症、瞳孔根部离断、晶状体半 脱位、白内障初期、角膜混浊等。 2.视投射性:斜视的早期或斜视矫治后(视网膜对应点重 新建立的初期)。 3.皮质性:极少见。
双眼复视:遮盖一眼后复视消失 1.麻痹性斜视 2.眼肌病 3.眼眶病等
生理性复视 又称立体复视,当两眼同时注视远近不同距离的两个物体 时,如集中精力注视其中一个物体,则另一物体不能落于 视网膜对应点上而感知为两个的生理现象。
病理性复视 一般指由于眼肌病变所致的双眼性复视。 特点:复视随注视方向而改变,改变辐辏时亦可存在;
规律
❖面部转向麻痹肌的诊断眼位侧; ❖下颌的上抬或内收朝向麻痹肌的垂直作用方向; ❖多数病例头向低位眼侧倾,以斜肌麻痹最为明显。
复像检查与分析 红玻璃试验/红绿眼镜投影试验法 条件:半暗室,光源距被检者0.5~1m,一眼前置红
玻璃片,一眼前置绿玻璃片,保持头部不动。 询问:1.复视像是水平或垂直,交叉或同侧。
眼球向各个方向运动时偏斜程度变化不一; 麻痹肌作用方向运动时斜角增大; 外伤为较为常见的原因,先天性、糖尿病、脑出血等原 因。
【检查】 ❖一般检查 ❖眼位检查 ❖眼球运动检查 ❖代偿头位的检查 ❖遮盖共同试验 ❖歪头试验 ❖被动运动试验 ❖垂直肌肉麻痹简易诊断法 ❖斜视度测定 ❖影像检查等
一般检查 ❖视力及屈光检查 ❖眼睑运动的检查 ❖神经科辅助检查
头向右肩倾斜垂直分离大 ↓
右眼上斜肌麻痹
Hess屏检查法
检查目的:眼球运动功能状态的定性、定量检查。 检查方法:利用红绿互补的原理,患者戴一红绿眼镜注视眼前棋盘格 状黑色幕布,黑色幕布中央每距15 o设红色注视目标,共9个结点, 代表九个诊断眼位方向。
IO SR
M
L
R
R
SO
IR
结果判断:在图形上较原标 志向内收,
2.复视分离最大距离方向。 3.周边物像恒属于麻痹眼,属于哪眼。
歪头试验:用来鉴别直肌与斜肌麻痹
检查方法:当头有向某肩倾斜的代偿头位时,可将头位向反方向倾 斜,对比观察有无眼球上下转现象。
结果判断:一眼上斜肌麻痹时可出现患眼眼球上转现象而另眼上直 肌麻痹时无此现象。一眼下斜肌及另眼下直肌麻痹时,患眼下转说明 下斜肌麻痹,而下直肌麻痹无此现象。
当双眼注视时,复像即可出现于某些方向,并有实像 和虚像之分。
由斜视引起的复视: ❖水平复视:水平运动肌(内、外直肌)的异常
❖垂直复视
见于垂直转动肌(上、下直肌和斜视)的异常; 可分为同侧性和交叉性复视。
❖旋转复视
▪见于上斜肌的异常; ▪像的上端向鼻侧倾斜为内旋,向颞侧倾斜为外旋。
❖矛盾性复视 ❖混淆视 ❖眼性眩晕
表示肌肉功能 不足,向
外扩张,功能亢进 整个图形
面积缩小表示麻痹眼
旋转斜度的检查
❖双马氏杆检查 检查目的:主要用于旋转斜度的定量检查 检查方法:将2个马氏杆同方向放在试镜架上并置于二眼前,注视灯 光目标。 结果判断:若垂直放置双马氏杆,二眼显示水平光线条如一眼鼻侧线 高、颞侧线低时为内旋,反之为外旋。
2.眼位偏斜
•第二斜视角>第一斜视角
眼球运动受限
4. 代偿头位
5. 异常投射
(二)痉挛性斜视的特征 1. 临床特征 ❖眼球转向痉挛及作用方向时,患眼运动迅速而超过健眼; ❖第一斜视角大于第二斜视角; ❖患眼注视时的视投射偏离的角度比实际斜度小。
非共同性斜视 PPT
定义:又称非共转性斜视,指由于神经核、神经或肌肉本 身的病变引起的单条或多条眼外肌完全或部分性麻痹所致 的眼位偏斜,其偏斜角度在不同注视方向和距离而有所不 同,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眼球运动障碍。
是由于支配眼肌运动的神经核、神经或眼外肌本身器质 性病变所引起的眼外肌麻痹所致的眼位偏斜;
肌电图(EMG) 眼电图(EOG) 病理学方面的检查:通过影像学或实验室检查找出局部或全身因素所 致麻痹性斜视
影像学检查 ①CT,②MRI,③颈A造影(CAG),④椎A造影(VGA)
实验室检查 血糖、尿糖;内分泌方面检查;神经学及全身其他检查等
【临床特征】
(一)麻痹性斜视的特征:患者主觉复视、混淆视及眼性 眩晕、定位失误等自觉症状。 ❖复视 ❖眼位偏斜 ❖眼球运动受限 ❖代偿头位 ❖异常投射
Parks三步法 1.何眼上斜视? 例如:左眼上斜视,可能麻痹的肌肉是:左眼下转肌(左 上斜、左下直),或者右眼的上转肌(右上直、右下斜)。
2.上斜视何时最大,向右注视时还是向左注视时? 右上直、左上斜
3. 垂直斜视何时最大,头向右肩还是左肩倾斜时? 左上斜
右眼上斜视 ↓
向左注视,垂直分离大 ↓
眼球运动检查
❖单眼运动检查
❖双眼共同运动检查
代偿头位检查 检查目的:发现头位倾斜的类型,协助麻痹性斜视的诊断。 检查方法:嘱患者保持正常的视物习惯,由检查者直观望诊。 结果判断:通常为头转向麻痹肌的作用方向,眼睛转向麻痹肌作用
反方向。 ①面向左右转:为代偿水平肌功能不足。 ②下颏内收或上抬:为代偿垂直斜度的某垂直肌功能不足。 ③头向某肩倾:为代偿旋转斜视而出现头位向某肩倾斜。 ④视线指向某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