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大众传媒对汉语欧化的影响及对策

论大众传媒对汉语欧化的影响及对策


应该是中国经济文化在国际化交流中较早 的表现形式 。
比如 ,上 海 近 代 语 中常 见 的 “ 拉 斯 ” ( o lr , 美 大 d]as
分 文 )等 均 是 直 译 自洋 泾 浜 英 语 的 外 来 语 。 “ 摩 温 ” 拿

欧 化 问题 , 直 到 1 9 年 谢 耀 基 发表 《 代 汉 语 欧 化 语 法 概 元 ) 、 “ 冒儿 ” ( m l , 小 费 ) 、 “ 司 ” ( e t , 90 现 司 s a1 生 c n s
来 、看 起 来 “ 伦 不 类 ” 。 但 傅 斯 年 在 1 1 年 出版 的 《 不 99 新 翻译充 其量只 能算 汉语欧化 的一种原 因,此 外,全球化和 潮 》 杂 志 上 发 表 《 样 做 白话 文 》 一 文 , 提 出一 个 重 要 的 大众 传 媒 的力 量 也 不应 低 估 。 怎 观 点 : 白话 必 不 能 避 免 欧 化 , 只有 欧 化 的 白话 文 才 能 够 适
关键 词 :汉 语 欧 化 翻译 语 言接 触 大众 传 媒 对 策


前 言
欧 化 语 法 现 象 研 究 》 。 书 中 对 比 分 析 了 “ 四运 动 ” 后 期 五
由 翻 译 腔 导 致 的汉 语 的 欧 化 ( u o e n t o o 至 现 今 的 欧 化 文 本 , 得 出各 种 欧 化 的 汉 语 语 法 事 实 ,认 为 E rp a ia in f z C i e e 倾 向 在 语 言 学 界 有 普 遍 的共 识 , “ 译 腔 ”又 称 “ 言接触在 社会 的语言态度 有利于外 来影响的条件 下, hn s) 翻 语 “ 译 体 ” ( 一 凡 , 2 0 ) 。译 者 在 外 汉 翻 译 过 程 中 , 翻 朱 08 受 到 欧 洲 语 言 , 特 别 是 英 语 的 影 响 , 将 目标 语 ( 语 ) 汉 “ 曲 ”成 类 同源 语 ( 欧语 ) 的形 式 , 使 中 国 读 者 或 受 扭 印 可 能 引发 广 泛 的 语 法 演变 。 ” 尽 管 王力 先 生早 就假 设 欧化 现象 必 将蔓 延 到汉 语 口 语 层 面 , 但 迄 今 为 止 , 学 界 尚 未 真 正 开 展 对 口语 欧 化 的研 的 原 因 ,人 们 并 未 作 出其 它 全 面 的 、有 说 服 力 的考 证 。 本
王 力 ( 9 5 于 2 世 纪 4 年 代 对 汉 语 的 欧 化 问题 做 其反作 用也使得 当地人逐渐 习惯 用英式 的文法、构词来说 18 ) 0 0
了 深 入 的研 究 ,并 讨 论 了 多个 层 面 的 欧 化 形 式 , 认 为 欧 化 汉语 ,洋泾浜英语 的确对上海 方言产生过 不小的影响 。这 的 来 源 就 是 翻 译 。 吕叔 湘 、 朱 德 熙 等 认 为 语 法 的 欧 化 是 自 然 、 正 常 的现 象 。此 后 近 半 个 世 纪 ,大 陆 学 者 少 有人 问 津 论 》 , 对 该 问题 的研 究 才 得 以 继续 。
语 言应 用研 究

论 大众传 媒 对 汉语 欧化 的影响及对策
口王 国念 赵秋 荣
摘 要 :在近一个世 纪里 ,文本翻译 大大推 动 了汉语 的欧化进程 ,而大众传媒 也起着催化剂 的作用。本 文介
绍了汉语欧化 问题 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分析 了欧化汉语 的最新表现形式 ,认为全球化 背景下的经济 、语 言和文化 接 触,以及 大众传媒 ,共同导致 了汉语的欧化现状 ,并就大众传媒和受众如何规 范使用汉语提 出了建议 。
( )经 济 、 文化 全 球 化 一
应新时代的需要 。
时 至 今 日 ,欧 化 汉 语 已 渗 透 在 人 们 生 活 的各 个 角 落 ,
语 言 直 接 接 触 的 结 果 就 是 翻 译 和 被 翻 译 ,但 翻 译 总
是有 原因的 。不 同民族只有在 正面的 、直接 的、长期 的经
众 感 觉 到 翻 译 的 目标 汉 语 在 词 汇 、 句 法 结 构 甚 至 篇 章 样 式 究 。 同 时 , 在 汉 语 欧化 的 成 因方 面 , 除 了翻 译 和 语 言 接 触
上与 印欧语言多少有些相 同或相似 ,这就是汉语的欧化 。
鸦 片 战 争 之 后 ,特 别 是 五 四 运 动 前 后 , 在 中 国 发 表 的 文 尝 试 从 经 济 、文 化 全 球 化 的角 度 和 大 众 传 媒 的 角 度 加 以
大 多数文 学和 自然科 学著作均 采用欧化 的 “白话 文 ”进行 阐述 。 翻译 ( 阳,2 0 )。在此 期间 ,主 张直译 的代 表人物有 贺 08
鲁 迅 、 瞿 秋 白等 人 , 他 们 采 用 直 译 的结 果 就 是 使 汉 语 听在 新 文 化 运 动 中 的 推 动 作 用 固 然 重 要 ,但
甚 至 有 过 度 使 用 和 泛 滥 的 趋 势 。但 学 界 大 多 数 人 依 然 认 为 济 、文 化 和 思 想 交 流 过 程 中 ,才 可 能 对 彼 此 的 语 言 产 生 大 译 者 是 造 成 欧 化 的主 要 甚 至 唯 一 原 因 。本 文 在 承 认 翻 译 的 的 影 响 , 其 最 直 接 的 表 现 就 是 “ 词 ”和 语 言 互 用 、 混 借 促 因 基 础 上 , 提 出大 众 传 媒 也 “ 不 可 没 ” 的观 点 , 并 对 用 。清 末 上 海 的 “ 泾 浜 英 语 ” 就 是 华 人 、 葡 萄 牙 人 和 英 功 洋 传 媒 从 业 人 员 如 何抵 御 “ 性 欧化 ”提 出 了建 议 。 恶 二 、 研 究 现 状 国人 在 中 国租 界 从 事 贸 易 的 “ 作 ” 语 言 , 是 英 语 的 一 种 工 口语 变 体 。 尽 管 这 是 带 有 中 国 口音 和 中 国语 法 的 英 语 ,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