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用范围:
1.1波速测试适用于测定各类岩土的压缩波、剪切波、瑞利波的波速。
1.2波速测孔或点的位置、数量、深度等应根据岩土勘察技术要求地质条件确定。
1.3多通道记录系统测试前应进行频响与幅度的一致性检查,在测试需要的频率范围内各通道应符合一致性要求。
2、仪器设备:
2.1用于测试岩土波速的仪器应满足相应技术规范和标定期限要求。
2.2单孔法测试时剪切波震源采用锤和尺寸3000mm×250mm×50mm木板激震。
2.3检波器的固有频率宜小于地震波的1/2;各检波器的固有频率差不大于0.1Hz,灵敏度和阻尼系数差别应不大于10%。
2.4波速测试的采集与记录系统处理软件应具备如下功能:
2.4.1接收信号转化为离散数字量以及对数字信号处理的智能化功能;对采集参数检查与改正功能;识别和剔去干扰波功能;反映地层剪切波速度和厚度等功能。
3、测试方法
3.1震源木板长中轴线应对准测试孔中心,木板紧贴地面,相距孔口1-3m;压缩波距孔口1-3m;震源标高宜孔口标高一致;测试宜至下而上进行。
3.2测试时,应沿木板长轴方向分别敲击其两端,记录极性相反的两组震动波形。
4、资料整理
4.1 压缩波到达检测点的时间,应采用竖向传感器记录的压缩波初至时间。
4.2 剪切波到达检测点的时间,应采用水平传感器记录的两组极性相反剪切波交汇点的初至时间。
4.3 当确定压缩波、剪切波的初至时间有困难时,也可利用同向轴来确定有效波到达检测点的时间,各检测点同向轴的组合应为同一波前面。
4.4 压缩波或剪切波从振源到测点的时间,应按下列公式进行斜距校正:
T=K·TL
K=(H+H0)/[S2+(H+H0)]1/2
式中 T—压缩波或剪切波从振源到达测点经斜距校正后的时间(s);
TL—压缩波或剪切波从振源到达测点的实测时间(s);
K—斜距校正系数;
H—测点的深度(m);
H0—振源与空口的高差(m),当当振源低于孔口时,H0为负值;
S—从板中心到测试孔孔口的水平距离(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