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民间组织建设与管理
第一章
授课班次与时间:
班次13社管13社管
时间9.189.19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社区建设与管理的概述,了解什么是社区;把握社区当中的民间组织的含义及类型。
【本章重点】
从了解什么是社区建设与管理,把握社区当中的民间组织的含义及类型。
【本章难点】
把握社区当中的民间组织的含义及类型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
说明:
一、教案还应含教具、幻灯、电化教学(若使用)使用手段的说明;新课内容小结;作业布置;后记
二、课时授课计划(教案)以一次课(2学时)为单元编写,每一单元有一首页
三、教学内容、小结、作业布置、后记等书写在竖线左边,其它内容书写右边
四、青年教师需提供板书设计(最后)
3、互动性
需要社区成员积极往来、沟通与互动(良性)
1.1.2社区的类型
(一)按社区功能分
1、经济社区
2、政治社区
3、文化社区
4、军事社区
5、特殊社区
(二)按区域特征分
(三)按空间特征分
1、法定性社区(地方行政区)
由政府或政府授权的行政派出所机关充当管理者,明确标示在地图上,并以法律形式加以规定。
2、自然性社区(定居区)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
3、专能的社区
指人们从事某些专门活动而形成于一定地域空间上的聚集区。
(四)按社区内部组织形式分
1、整体社区
2、局部社区
(五)其他划分
按社区成员的互动类型来划分:具体社区和抽象社区;
按社区的地理环境来划分:平原社区、山区社区、牧区社区等;
按社区的发展历史来划分:流动型社区、半固定型社区、永久型社区等;按新构建社区的特点来划分:单位型社区、小区型社区、板块型社区。
1.1.3社区的功能
(一)一般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服务功能、教育功能、卫生功能、娱乐功能、宗教功能
(二)本质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社会互助功能
1.1.4社区中的民间组织
社区中的民间组织,是对该社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总称。
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1.2社区建设
1.2.1社区建设的含义
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地发展,不断地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社区建设现阶段指法定的小型社区,是一个不断强化基层民主自治,优化社区区位结构,完善与提高社区功能,不断满足和提高社区成员生活质量的自我发展过程。
社区建设宗旨核心:
宗旨:社区建设的宗旨是稳定、服务、发展。
即在保持稳定,为职工群众、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促进社区的发展,使社区规模不断扩大,职能更加完善,更加的方便广大的人民群众。
核心:社区建设的核心是民主自治,以社区居民为依托,让广大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1.2.2社区建设的原则
(一)社区建设的生态性发展原则(考虑社区的自然环境)
1、加强社区与自然环境亲和力的原则
2、社区建设节能减排的原则
3、社区建设中的综合利用功效的原则
4、加强社区居民对环境保护的原则
(二)社区建设的社会性发展原则
(三)社区建设的经济性发展原则
另外,社区建设的原则还分为:
(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把为社区居民和单位服务作为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扩大民主,社区自治
科学合理划分社区,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三)资源整合,共驻共建
整合社区资源,充分调动辖区单位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共驻社区、共建社区、共享社区资源的良好态势。
(四)责权统一,管理有序
健全社区组织,明确职责和权利,依法加强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中,逐步增强社区凝聚力。
(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培育特色,树立典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
1.2.3社区建设的主要特征
1、综合性
社区建设是指整个社区的全方位建设,它包括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社区秩序、社区治安、社区民主、社区法制、社区文化教育、社区体育、社区卫生和社区组织等方面的建设,具有极强的综合性;社区建设的方法和手段有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社会手段等,也具有极强的综合性。
2、社会性
我国社区建设是各类社区主体、各种社区力量共同参与的过程。
3、地域性
社区是一种地域性的社会实体,因而具有明显突出的地域性特征。
4、协调性
要系统有序的开展社区建设工作,需要从社区实际情况出发,切实可
行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活动。
因此,计划性是社区建设的一个主要特征。
5、群众性
从社区建设的对象看,不是指社区内的某一群体或几个群体,而是指社区内的所有群众。
由此决定社区建设具有明显的群众性。
1.2.4社区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社区建设有助于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
(二)加强社区建设可以促进城市现代化管理
(三)加强社区建设有利于基层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
1.3社区管理
1.3.1社区管理的含义
(一)社区管理的产生背景
一是我国社会发展战略的调整。
即由经济增长转向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观的形成;由国家工业化转向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的确立。
二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对重铸新型社区结构,加强社区管理有着迫切的需求。
三是社会管理体制的转轨和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赋予了社区管理以充分的条件。
(二)社区管理的概念
社区管理是指政府和社区组织依据相关的法律,对社区居民的公共行为和社区的公共事务实施的管理过程。
一方面,社区管理是整个社会公共管理的一部分,既包括社区组织对其身边事务的管理,也包括政府对社区的管理。
另一方面,社区管理也是社区组织对其社区居民的公共行为和内部事务的管理。
(三)社区管理的主要内容
1、社区对居民行为的管理
2、社区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3、社区对政府公共事务的管理
1.3.2社区管理的特征
(一)区域性特征
(二)互助性特征
(三)复杂性特征
(四)综合性特征
1.3.3社区管理的模式
(一)企业主导型管理模式
(二)政府主导型模式
(三)市场主导型模式
(四)社会主导型模式
本章拓展知识:民间组织、社区建设宗旨核心、社区管理的产生背景
【课后思考】:
1、什么是社区?它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2、什么是社区中的民间组织?
3、我国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原则是什么?
4、社区管理模式有哪些?并且加以比较。
作业:
本章拓展知识:民间组织、社区建设宗旨核心、社区管理的产生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