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教与学”教育理念的理解与反思

对“教与学”教育理念的理解与反思

对“教与学”教育理念的理解与反思
一、教
1.数学教学首先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活动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数学学习的社会意义,激发更大的学习欲望与更强的学习动力。

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上教师要善于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在知识的生长点、转折点处设计有趣的提问,以创设最佳的情境,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

抓住学生“好胜”的特点,创设“成功”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在主动学习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

教师要善于掌握有利时机,利用学生的好胜心鼓动、诱导、点拨帮助学生获得成功。

让学生从中获得喜悦和快乐,再从乐中引趣,从乐中悟理,更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数学教学一定要体现数学的特点----思维。

人的思维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坚持直观形象这一原则,即用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让他们有充分的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说一说的机会,以丰富深化感知。

其次,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类比、猜想,激发他们的创造意识,激发强烈的创新动机,唤醒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挖掘并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和善于捕捉学生思维活动的动向并加以引导的能力,充分运用疑问或者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3.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谓教育,从单方面讲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去考虑:一是课前预习的习惯。

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

二是认真听"讲"的习惯。

课堂上,精力要集中,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要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指导,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联系,弄清公式、法则的
来龙去脉;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

三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要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仔细运算的习惯。

四是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

在参与、经历数学知识发现、形成的探究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提出有针对性、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质疑问难的习惯,这是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

五是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

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实践活动,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猜想、联想、发散思维、推理、操作、实验、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他们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

二、学
1.学生的学一定要体现自主(主动)学习。

“自主探索"是让学生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和生动活泼的思维活动。

教学中应该通过创设一种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有充分思考、想象和表达的时间和空间。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发现真理。

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授之以"渔”,培养学生从“学会”向“会学”成长。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观察、评价、纠错。

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最终形成终身学习。

2.学生的学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来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合作交流。

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合作、交流等实践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关键。

我认为教学设计应着重关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精选合作内容。

这些内容可以是内涵空间宽泛的、需要学生在思想交流中逐步感悟的;可以是容易产生歧义的、需要学生在争论中逐步澄清的;可以是具有较大的难度的、需要学生在讨论中逐步掌握的。

二是明确合作分工。

应该使每个学生在合作的始终均有清晰的任务,而且个体任务的完成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的质量高低。

三是细化合作组织。

以一句“请四人小组合作---------”的简单指令来代替合作学习的程序组织,是对课堂教学的不负
责任。

我认为,从提高合作实效的角度看,教师应设“独立思考------观点碰撞---------交流评价--------成果汇报”的细化步骤,真正使合作学习朝着稳健的方向迈进。

四是重视合作指导。

合作学习需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更应重视教师的有效指导。

教师适度指导,巧妙点化、向导引领,是推动主体合作向深层次进发的可靠保证。

3.学生的学一定要重视学习的过程。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经历三个阶段,即知识的领会阶段,知识的巩固与转化阶段,知识的应用(迁移)阶段。

对于每一节课,特别是新授课,教师都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把每一个知识点、数学概念、定义、定理、公式和法则等知识的发现、形成的过程讲清楚,弄清楚它们的来龙去脉。

在教学中应该重视让学生参与探究,认识知识的发生过程,使学生积极思考,也就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探究,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

只有这样,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映像才会深刻;才能使知识掌握牢固;才有可能进一步灵活运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