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会计职业判断

浅析会计职业判断

浅析会计职业判断文章概述了会计职业判断的特点,分析了当前我国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现状、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因素;探讨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途径:要创造良好的会计职业判断内外环境;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努力提升会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

标签: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提高途径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依照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对于处理不确定会计事项,选择适当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等的过程。

会计人员在这一选择过程中所具备的选择能力体现了其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在当今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会计职业判断空间扩大的情况下显得十分重要。

一、会计职业判断的特点在会计活动中,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整个过程,作为一项独立的活动,会计职业判断有着自己明显特点。

1、专业性会计职业判断并不是会计人员随心所欲做出的,它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甚至可以说,会计职业判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专业性。

会计人员只有在了解和掌握了会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才能依据专业要求,根据专业标准做出会计职业判断。

2、主观性会计职业判断一方面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另一方面又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凡是做判断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这种主观性在处理会计事项的过程中更为明显。

根据新会计准则,会计业务只有一些原则性的规定,许多的内容要求会计从业人员通过自己的职业判断来解决具体的会计事项,这就赋予了会计人员较大的选择会计方法的权利,只能通过会计职业判断来确定。

会计人员业务处理的主观性在一定程度上收到影响。

3、受制约性会计职业判断不但具有主观性,还要受多方面条件的制约,所以说它是相对主观。

会计职业判断受制于政策、法规、经济环境和国情等社会外在条件的约束,也受制于会计自身准则,规章与制度,同时会计从业人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業务能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职业判断。

二、会计职业判断现状1、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觉悟较低一直以来,习惯于依赖会计制度照章办事思想在许多会计人员中根深蒂固。

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通过企业会计准则都做出了详细规定。

会计从业人员习惯通过制度规定来进行实务操作,这些规定包括会计方式、计算比例、固定标准等方面,却忽略了对这些问题之间经济实质的思考,从而使会计人员形成僵化的教条主义和固定的行为模式。

会计人员在面对侧重于确认和计量,表达更加抽象的会计准则时更加难以适应。

2、会计职业判断的独立性受到限制会计职业判断不同于其他技术手段,它具有经济后果性。

判断结果的不同将导致会计信息的不一致。

会计信息不是抽象的数字,这些数字代表了一定的经济内涵。

如果会计职业判断和经营目标发生出入,应当优先考虑经营目标的需要。

这源于会计职业判断在会计制度中是软指标,在会计实务中,会计行为必然要让位于企业经营者的需要。

这种情况使得企业不能反映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三、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因素会计职业判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基本包括社会经济环境、会计法律法规和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

1、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影响会计人员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受其影响,会计人员也具有不同的科技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受到会计人员身处企事业单位的影响,也受到整个社会风气经济条件的影响,并因此而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恰当的职业判断可以提供客观公允的会计信息,推动其所处经济环境地良性发展。

因此对于政策制定部门而言,采取宽严结合管理方法,为会计人员营造一个有利于提高会计判断的大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2、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影响会计法律法规作为会计职业判断的标尺,规范着会计的行为。

在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及制度,不能逾越其限制的范围。

当会计法律法规与相关利益者发生矛盾冲突时,一些职业道德缺乏者就会谋求一己私利,钻法律法规漏洞,滥用自身权利做出侵害国家人民的利己行为。

而当法律法规健全完善时,就会给会计人员良好的指导性。

因此,会计法律法规制约和影响着会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的能力。

3、会计人员素质的影响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质量。

而会计人员素质对职业判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会计人员的职业经验及其专业知识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

部分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不强,不能准确运用政策法规来指导业务处理;有的会计人员自身业务能力不强,却不能继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从而知识老化,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会计工作。

第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影响着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是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一些会计人员在营私舞弊前不闻不问,放弃会计工作的原则性,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而是以领导命令为工作准绳,造成会计职业判断失真,从而造成虚假会计信息。

四、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方法会计人员是会计职业判断的主体,是会计职业判断的质量保证,因而,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对会计职业判断至关重要。

但不可忽视的事实是,从整体水平上看,我国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总体水平不高,与实际工作的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对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务界,都未给予应有的重视。

因而,为了使会计职业判断更加客观公允,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提高会计职业判断水平,提高会计从业人员职业判断能力。

1、创造良好的会计职业判断内外环境会计职业判断是在法律、规章制度约束下的行为,良好的环境是会计职业判断正确行使的保障。

良好的环境既包括外部的,也包括内部的。

外部环境主要是法律制度的建设、政府部门的监管等,内部环境主要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人员最直接最根本的判断标准,法律规定越完善,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依据就越充分,判断的任意性就会降低,相应地,判断的质量与效率就会提高。

同时,完善的法律制度也可以防止某些会计人员蓄意的错误判断。

而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监督管理,主要是指相关部门对财务的检查和审计,特别是对会计准则情况的检查。

在政府部门的监管中,一旦发现有会计人员借职业判断之名弄虚作假,就必须对之实行经济上、行政上乃至法律上的处罚。

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首先要赋予会计人员一定的独立判断权,防止会计职业判断受到管理层的随意干预,同时更要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制度,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激励财会人员遵守法纪。

重用能做出正确职业判断的会计人员,惩处不守法纪,滥用职业判断的人员。

2、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由于会计人员面临利益驱动与公平正义观念的矛盾和权衡,因此会计职业判断将面临不同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会计从业人员拥有更大的会计判断空间,这就更加要求会计人员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使会计人员不受利益驱使,不受权势的影响,确保判断所产生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允性。

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提高会计职业道德的宣传力度,使“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的十六字准则真正化为实践。

同时,我们还要建立健全的社会监督机制,如建立社会诚信档案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使会计人员自觉的进行客观公允的会计选择。

3、努力提升会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会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的提升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第一,学习和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及专业业务知识。

会计是随着社会发展应运而生,随着经济管理不断发展而不断完善。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在从事会计工作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会计理论知识,更新会计方法,不断扩宽会计服务范围。

会计人员为了丰富和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应当不断地学习,以适应会计职业判断的要求,增强职业判断的信心和能力。

第二,专业能力的提升。

所谓会计人员专业能力是指会计人员将专业知识具体落实在会计实务与实践中的能力,这是会计人员提高会计职业判斷能力的必要条件。

因此,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地更新和丰富知识,善于储备有用的资料和总结经验,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提高综合能力。

第三,积累执业经验。

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绝非一日之功,是需要不断学习和不断积累的。

社会经济发展使得会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会计人员只有通过实践活动积累经验,才能提高其自身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才能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各单位应当定期和有计划的对会计人员的岗位进行轮换,使会计人员熟悉不同的工作岗位,满足不同的工作岗位需求,以提高其各项业务素质,而会计人员应当善于总结、交流从业经验,从而提高个人的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有直接影响,而高水平的职业判断能力必须建立在会计人员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水准之上,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会计人员观念的转变,会计职业判断的重要性和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培养和提升的必要性,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必定会提升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和会计职业判断。

【参考文献】[1]王永强.如何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张峰,袁娟.浅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J].商场现代化,2007.[3]韩笑蓉.提高会计职业判断公允性的基本途径.[J].财务与会计,2009.12.[4]王太林.议新会计准则下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J].西部财会,2010.1.[5]钱慧.基于新会计准则的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研究[J].科技信息,2011.12.[6]李素萍.影响会计职业判断因素多维视觉分析[J].科技信息,2007.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