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畜牧兽医2008年第29卷48早期断奶仔猪的饲料营养分析宫本芝①谭慕涵②刘彩霞②王美玲①谭成立①*(①山东省济宁市农科院 272131 ②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水务局)中图分类号:S82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08)08-0048-03由于早期断奶仔猪日龄小,消化机能弱,抵抗力差。
所以要求仔猪日粮必须原料品质新鲜、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易消化、体积小。
如果营养不良,会导致早期断奶失败。
在配合仔猪日粮时,要充分注意饲料原料的选择。
在谷类饲料中,玉米和小麦的适口性最好;淡鱼粉、血粉、血浆蛋白粉是良好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大豆粉的植物蛋白质量较高,炒熟后有香味,可提高适口性;奶粉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含高乳糖的乳清粉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油脂的选择以豆油、玉米油、椰子油及棕榈油等为主,要求纯度高,并使用抗氧化剂,其中豆油、椰子油的配合使用效果更好,一般添加1%~5%,使用时应注意高含量油脂对压粒的不利影响。
1 影响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限制仔猪生长性能发挥的因素主要有:(1)消化酶分泌不足;(2)肠绒毛结构改变导致吸收能力下降;(3)胃酸分泌不足;(4)脱离母乳中的有益成分;(5)采食和饮水不足;(6)日粮的抗原性。
1.1 消化酶分泌不足新生仔猪即有消化母乳的能力,其中乳糖酶、脂肪酶和蛋白酶含量较高,这些酶的活性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而增长。
但28日龄断奶后,酶的活性持续降低,在1周内降低到断奶前的1/3,恢复需要2周或更长的一段时间。
而且由于断奶前后营养源截然不同,所需要消化酶差异很大,急需的淀粉酶、胃蛋白酶等在仔猪断奶后都表现不足。
其它各种酶活性在3周龄时还不及成年动物的50%。
研究结果表明与哺乳仔猪相比较,早期断奶仔猪的胰酶分泌不足。
1.2 吸收能力下降哺乳期仔猪主要以采食易消化的母乳为主,其肠壁绒毛长而且吸收效率高,能充分发挥消化吸收功能。
断奶后,由于各种营养应激,肠绒毛明显萎缩脱落,隐窝深度明显变大,总吸收表面积显著下降,导致营养物质吸收不良,产生腹泻。
1.3 胃酸分泌不足胃酸分泌不足是早期断奶仔猪的另一缺陷。
胃酸参与胃蛋白酶原的激活。
胃蛋白酶消化的最佳pH值为2.0和3.5。
胃酸分泌不足,胃内pH值升高,因而胃蛋白酶消化能力下降。
此外,盐酸还能抑制从上段消化道进入胃肠道的细菌。
胃酸不足可导致消化功能混乱。
由于内源胃酸分泌不足造成缺陷,人们开始寻求在仔猪日粮中添加外源有机酸制剂。
使用的酸制剂包括延胡索酸、柠檬酸、乳酸及丙酸等,添加比例为0.5%~3.0%。
据文献报道,断奶后7~21 d内添加酸制剂效果最好,日粮消化率低时,效果明显。
如果日粮中含奶制品,酸制剂的效果下降。
添加酸制剂,必须考虑日粮中一些与酸有结合能力的成分。
如一些碱性的矿物质元素,特别是钙有极强的结合酸的能力,如果日粮钙含量高,会明显降低仔猪生产性能。
日粮中钙的含量应限制在0.8%。
1.4 免疫能力下降新生仔猪没有免疫能力,主要靠从初乳中吸收免疫球蛋白IgG。
在常乳阶段IgG的分泌迅速下降,而另一种免疫球蛋白IgA却可以相对较平稳的保持长的时间,这些免疫球蛋白保证了仔猪健康生长。
约3周龄以前,仔猪主要以这种方式抵抗疾病,而仔猪自身的免疫能力在3周龄时才能缓慢发育。
断奶后10~18日龄,正好处于仔猪最低免疫阶段,此时仔猪对病原的抵抗力极差。
此时断奶会对仔猪免疫力造成严重的打击。
因此应给仔猪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尽量避免病原微生物的侵害。
1.5 采食和饮水不足采食不足是限制仔猪生产性能发挥的主要因素。
足够的采食可获得好的生长性能。
采食量受日粮消化率的影响,日粮消化率轻微下降导致生产性能大幅度下降。
采食量在仔猪生长性能上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人们开始寻求刺激采食的办法。
调味剂被认为是一种刺激仔猪采食的方式。
然而,事实证明调味剂主要是迎合市场及人们*通讯作者2008年第8期(总第139期) 文献综述49感官需要,而不是猪的需要。
Mclaughlin 比较了129种调味剂,从中选出5种被认为是被猪所喜欢的用于实验。
结果表明任何一种调味剂对采食量和生长性能都没有影响。
饮水对仔猪至关重要。
Topplis 建议饮水器的最小水流量应为每分钟570 ml/min 。
同时,饮水器的类型也影响饮水量。
另外,水中有些物质也影响猪的适口性、饮水量和饲料消耗,因此,关注仔猪饮水质量也十分必要。
1.6 日粮的抗原性 仔猪日粮抗原的影响已被广泛认识,如大豆(豆粕)中的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 和B-conglycinin)是导致仔猪肠道过敏性免疫反应,造成肠道损伤,进而引起腹泻的原因之一。
李德发认为腹泻的直接原因是养分消化率的下降,而根本原因是机体对日粮抗原发生的过敏性反应。
2 早期断奶仔猪的营养断奶仔猪的营养始终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随着断奶时间的提前及超早期隔离断奶技术(SEW )的应用,仔猪对营养的要求越来越高。
我国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日粮蛋白质类型对早期断奶仔猪断奶综合症影响、日粮营养与胃肠道组织形态及机能的关系以及缓解断奶应激综合症的营养学措施等方面。
中国早期断奶仔猪饲料的营养水平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这与规模化猪场猪只生产性能的提高及断奶时间不断提前有关。
当前断奶仔猪饲料的营养水平仍普遍偏低。
NRC (1998)5~10 kg 仔猪的建议值,但较以前已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氨基酸水平已明显高于我国猪饲养标准(1987)5~10 kg 仔猪的建议水平。
3 饲料原料基于对早期断奶仔猪营养生理的深入研究,我国饲料工作者已开始认识到在配制断奶仔猪饲料时,合理选用原料有时比高营养水平效果明显。
由于对大豆蛋白抗原性和免疫球蛋白的特殊功能的认识及仔猪营养生理的深入研究,在早期断奶仔猪饲料中越来越多地使用特殊原料。
3.1 血浆蛋白粉(SDPP ) 我国早期断奶仔猪饲料中已开始使用血浆蛋白粉,但由于该产品主要依赖进口、且价格昂贵,通常仅限于少数高档饲料中使用。
国内一些研究者已证实,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血浆蛋白粉可明显提高仔猪生产性能。
血浆蛋白粉一个重要的特性是作为天然抗体源,其中改善仔猪生产性能的组分是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占血浆蛋白22%。
有人研究了血浆蛋白粉对3周龄断奶仔猪的饲喂效果,结果表明添加5%血浆蛋白粉可显著提高猪的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降低仔猪腹泻;而 2.5%血浆蛋白粉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说明血浆蛋白粉的使用效果与添加量有关。
规模化猪场早期断奶仔猪饲料中血浆蛋白粉的添加水平一般为2%~5%,主要取决于饲料价格。
3.2 肠膜蛋白粉(DPS ) 尽管作用机理尚不明确,肠膜蛋白粉已被证实可改善仔猪生产性能。
基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我国规模化猪场断奶仔猪饲料中开始使用肠膜蛋白粉(DPS )。
同样由于有试验证实断奶饲料中肠膜蛋白粉与SDPP 合并使用效果很好,并可节省血浆蛋白粉的用量,国内一些早期断奶仔猪饲料中同时添加有SDPP 与DPS 。
高新(1999)[9]比较了28日龄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DPS 与SDPP 的效果,结果认为日粮中添加2.5%DPS 可替代早期断奶仔猪饲料中的SDPP 。
3.3 免疫球蛋白制品 断奶仔猪腹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免疫力低下,因此人们开始尝试直接使用免疫球蛋白,以期增加仔猪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减少腹泻发生。
一些免疫球蛋白制品被开发出来,如前所述,血浆蛋白粉是一种优质的天然免疫球蛋白源,特异性的卵黄抗体也被证实有明显效果。
另有实验指出,几种免疫球蛋白的复合物较单一免疫球蛋白的饲喂效果好。
一些实验已证实,使用免疫球蛋白制品可节省SDPP 用量、降低饲料成本。
进口的免疫球蛋白制品(如Protlone 、Appetein )开始被引入早期断奶仔猪饲料中。
3.4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通常为仔猪饲料中的主要成分,由于淀粉酶活性在仔猪断奶时尚未达到成年水平,高量的简单碳水化合物对断奶早期是非常必要的。
乳糖和乳清粉为普遍使用的简单碳水化合物,添加水平一般在5%~15%,蔗糖和葡萄糖由于成本低廉,也可部分替代乳糖。
有试验发现3周龄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蔗糖的效果与乳糖相似,蔗糖的使用效果值得进一步探讨。
为提高淀粉的消化性,一些研究者建议使用α淀粉。
3.5 大豆制品 大豆制品通常是质优价廉的蛋白山东畜牧兽医 2008年第29卷50 源。
由于大豆蛋白存在抗原性问题,断奶仔猪饲料中一般要限制普通大豆粕(SBM )的用量。
由于膨化处理可以部分消除大豆蛋白的抗原性,实际生产中常用膨化大豆(或膨化大豆粕)取代部分普通大豆粕。
朱晓萍、李德发等证实,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部分大豆浓缩蛋白(HP300)可显著改善仔猪生长性能。
3.6 油脂 能量通常是影响断奶仔猪生长的第一限制性营养因子,为提高饲料能量值,普遍做法是添加油脂。
关于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脂肪的效果的报道,结果很不一致。
一些研究者指出,仔猪断奶后2周内对油脂的消化很差,添加油脂并不能改善断奶后头两周的生长性能。
有研究者认为仔猪对油脂的消化率取决于脂肪酸碳链的长短和不饱和程度,断奶仔猪对短链不饱和脂肪酸消化率最高。
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早期断奶仔猪饲料中开始使用富含短链不饱和脂肪酸、并经磷脂乳化的特制脂肪粉。
另外,在仔猪日粮中加入复合酶制剂,可帮助消化。
适当加入调味剂,可改善日粮的适口性,但不要过量添加,否则仔猪采食太多、易引起稀便。
早期断奶仔猪的营养与饲料研究尚不完善,有关早期隔离断奶仔猪(体重<5kg )营养需要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
大部分有关早期断奶仔猪的营养需要都是从稍大的仔猪研究中外推出来的。
为充分发挥SEW 的生长优势,还有待对SEW 仔猪的营养需要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仔猪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如何配制日粮,缓解断奶应激,以充分发挥仔猪生产性能,是营养学家面临的挑战。
解决好此问题将对21世纪的养猪生产带来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1]施学仕.仔猪的早期断奶、饲料、营养和饲养管理[M].美国大豆协会,1997:20-23.[2]赵晓明,李世丁,赵继文.日粮营养调控技术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饲料研究.2000(9):23-25.[3]陈代文.补料及开食料中不同种类蛋白质对仔猪过敏反应及腹泻程度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1995,26(3):200-206.[4]陈文静.早期断奶仔猪营养需要研究新进展[J].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报,2000,26(3):200-206.[5]卢福庄等.饲粮乳清粉含量对乳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1992(3):30-32.[6]李德发.猪的营养(第一版)[M].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6,275-276.[7]董国忠等.饲粮类型和蛋白质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养猪,1995,32-33.[8]猪早期营养及合理日粮配制对现代养猪的重要意义.中国养殖技术,2000,12-13.[9]高新,计成,马秋刚,郭巨恩.猪肠膜蛋白(DPS)对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喂效果[J].云南畜牧兽医,2001:21-23.(收稿日期:2008―07―02)《山东畜牧兽医》杂志荣获第六届全国畜牧兽医优秀期刊一等奖2008年7月16~22日,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期刊编辑学分会四届四次理事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畜牧兽医期刊社社长、主编、负责人共7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