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降低240kA电解槽电压摆次数
降低240kA电解槽电压摆次数
调查表:
电压摆日平均现状调查图
80
电 压 摆 次 数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月份
从图中可以看出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平均每日 电压摆最高60次/日最低20次/日,波动较大但是有1 个月达到20次/日以下.
• 加强正常期炉膛的管理和维护 • 1加强换极质量控制
• 换极时认真检查炉底情况。(包括有无沉淀,
沉淀多少,沉淀是块状还是稀糊状。)领极 情况,检查下领极有没有掉角,脱落等。
• 换极时注意工具的使用。不能搅动的太剧烈,
特别是槽温较低的槽。
• 如果换极后如果出现电压摆的情况,通过提
极处理以后的阳极在电压摆恢复以后一定要 把阳极复位。
• 2 分子比控制
• 非正常期起初,为保持较高的分子比,氧
化铝的添加不受智能模糊控制系统的控制, 而是定时自动完成。在高分子比电解质的 情况下,电解质液析出的高分子冰晶石和 刚玉a- o3所组成的固体结壳形成的炉膛, 不易熔化;在低分子比电解质的情况下, 形成的炉膛在高温下容易熔化。因此,分 子比的控制对电解槽炉膛内形的形成和延 长槽寿命是至关重要的。
下料器故障频发 槽控机故障
原料不符合要求
炉膛不规整
检修能力薄弱 阳极质量差 粉料
非正常期没有建立规整炉膛 正常期炉膛维护不到位
环
电解槽温度波动大
季节性温差大
制图
末端原因
• 造成电压摆频率高的末端因素 • 1操作方法不合理 • 2考核不严 • 3检修能力薄弱 • 4阳极质量差 • 5粉料 • 6非正常期没有建立规整炉膛 • 7正常期炉膛维护不到位 • 8季节性温差大
• 无形成果
(1)为提高电流效率,减少电耗创造了条 件,增强了电解槽自平衡能力,建立和保 持了规整的槽膛内型。收益巨大
(2)减少了因电压摆引起的劳动强度增加, 劳动环境恶化
(3)稳定电解槽生产,减少病槽,实现高 产稳产。
(4)提高了电解操作工和广大管理人员的 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调动了职工的 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4制定活动目标
• 目标值的确定
• 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和分析研究后,从调查表中看出12
月份电压摆次数为20次/日,将目前二车间平均45次/ 日电压摆降低到20次/日以下,目标图如下:
45 50
40
30
20
10
0
现状
20 目标值
5目标论证
1
2
自电解X厂投产 以来,公司及厂 部相关科研成果 成功应用于生产 中,为电压摆频 率的降低创造了 条件
• 3 加强打壳下料系统与供料系统的维修与保
养
预焙电解槽对设备的依赖性很高,打壳 下料系统出现故障,会严重影响电解槽的 稳定性。同样,供料系统也需要稳定,否 则会造成下料量不足,电解槽效应多.槽 温波动大而出现槽况不稳定的后果。
9对策实施后效果检查
通过2010年的实施检测, 二车间的电压摆频 率减少了,平均降低到20次/日以下。且在 实施过程中槽子生产运行平稳,取得了良 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如下效果控 制图所示:
公司要求:降低吨铝电耗提高电流效 率。
生产需要:必须安全、高效、为 公司创造更多的效益
电解厂要求
千方百计挖掘潜力,以提升电流效率和降 低吨铝电耗作为目标
我车间难题
现在课 题
电压摆比较多,额外电耗比较多,引 起二次反应,降低电流效率.
降低电压摆次数
3现状调查
• 通过对电解X车间的电压摆统计分析,绘制出如下
➢发表完毕,谢谢各位
领导、评委的批评指正!
谢谢
XXXQC小组
序号 末端因素
要因确认一览表
要因确认
确认方法 确认人 结论
1
操作方法不合理 加大培训力度和岗位练兵,可以解 调查分析
N
决。
2
考核不严
通过工段长现场监督,加大考核力 现场验证
N
度可以解决。
3
检修能力薄弱 加强对检修人员的培训力度,可以 现场验证
N
满足电解需要。
4
阳极质量差
阳极上槽前加强检查,可以解决
201
没有建立 期的管理 稳定的炉 2 分子比控制
解
0年
规整稳固 的炉膛
膛。
3 两水平的控制
x
8月
4 阳极效应的管理
车
间
正常期炉 加强正常期 维护好规 1加强换极质量控制 电
201
膛维护不 炉膛的管理 整的炉膛 2保持适宜而稳定的工 解
0年
到位
和维护
并且纠正 艺技术条件
x
12
异常的炉 膛內型。
3加强打壳下料系统与 供料系统的稳定性
• 4阳极效应的管理
非正常期,电解槽槽体本身的温度不高, 且尚未达到热平衡,为使得电解槽侧部炭 块、阴极炭块、及炭块之间的炭糊很快良 好地焦化为一体,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 所以,非正常期初期,以发生阳极效应来 满足所需吸收的热量,随着其它技术条件 趋于正常,逐渐通过延长阳极效应等待时 间(AEW)来减少阳极效应的发生频次。
调查分析
N
5
粉料
通过供料加强管理,可以解决
调查分析
N
6
非正常期没有建 加强非正常期管理
立规整炉膛
调查分析
Y
7
正常期炉膛维护 加强正常期管理和维护
不到位
现场验证
Y
8
季节温差大
采取电解槽下部保温或者通风
现场验证
N
主要原因是:炉膛不规整
制表:金鑫
7制定对策措施
要
对
目
因
策
标
措
地负 完
施
点责 成
人时
间
非正常期 加强非正常 建立规整 1 电解质温度的管理 电
降低240kA电解槽电压摆次数
活动计划表
步骤 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段 月月月月月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选择课题 P 设定目标 P 提出方案、 P
确定方案
计划时 间
实际时 间
制定对策表 P
按对策表 D
实施
确认效果 C
标准化 A
总结与今后 A
打算
2 选题理 由
11成果巩固
• 1)加强对非正常期的工艺管理,避免由于
形成不规整炉膛而引起电压摆。
• 2)加大正常期的管理和维护,做到防患于
未然,做到重视小摆,防止大摆。
Hale Waihona Puke 12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
• 1)存在的问题 • 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降低了电压摆次
数,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工作环境和劳动强 度,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但 目前还存在电解槽降电压时热收入不够。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如何降低低电压生产 电解槽热收入不足”的问题展开QC活动, 采取措施解决。
车间领导给予大 力支持。
小组成员大部分 为一线的生产骨 干,具备解决问 题的能力。
3
实际生产中12 月电压摆次数 最低曾经达到
20次/日
因此,将电压摆频率降低到20次/日以下是 可行的
6原因分析
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分析,如下图:
操作不熟练
人
工艺纪律执行不严
操作方法不合理 考核不严
电 压机 摆 频料 率 高法
45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活动前
20 目标值
18 活动后
10效益评价
有形成果二车间共168台电解槽,经统计平 均每次电压摆时间为20min,电压摆后附加 电压为70mv。按公司电价0.425元计算: 日节约电费= (45-18)×1/3×0.07×0.425×240=64.26 元 年节约电费=64.26×365=23454.9元
2。保持适宜而稳定的工艺条件
预焙槽是以温度控制为中心,在所有工艺管 理中,以温度调整与稳定控制最重要,电解工艺 失控造成的生产极不稳定,影响大,时间长,且 难重新调整好。所以在工艺的管理上,要重视槽 子状态解析,研究槽子动向,防患于未然;调整 工艺时要循序渐进、保持平稳、减少变数,避免 槽温大起大落,并注意各项工艺参数的相互搭配。 一味追求电流效率而进一步降低槽温是不可取的, 根据以往的经验,槽温太低而引起沉淀,槽膛不 规整,造成针振或电压摆,反而得不偿失。同时 要注意保持两水平的稳定,避免波动较大。
车 间
月
8对策实施
• 加强非正常期的管理 • 为了让新启槽尽快的进入正常生产阶段,
发挥经济效益,公司缩短了非正常期的时 间,由此如何在非正常期建立起规整稳固 的炉膛成为了首要问题。
• 1 电解质温度的管理
• 电解槽启动后,进入非正常期之后,电解
质温度随着分子比的调整控制和铝水平的 升高,逐渐趋于下降,且下降缓慢平缓, 这样,为形成规整的炉膛创造了良好的条 件。
• 3.两水平的控制
• 两水平的控制调整制约着炉膛的建立与规整和热
平衡的建立,因此必须对电解质水平和铝水平进 行合理的控制。为合理控制电解质和铝水平,灌 铝前电解质水平的目标值为30—35cm。灌完铝至 第一次出铝前,电解质应在28—30,不得低于 25cm。两周内电解质的目标值25—27cm,同时 应该加强保温以免电解质下降过快,我厂在启动 前期极上料厚度在30cm左右,到启动后一个月, 电解质水平逐渐降至21—23cm。启动初期铝水平 的目标值是18—19cm,到启动后一个月逐渐调至 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