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绪论 (2)1. 选题目的 (2)2. 国内离心分离研究发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主要差距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国外离心分离技术的发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发展趋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离心机的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离心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离心机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离心机的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按分离因素Fr值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按操作方式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按卸渣方式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4、按工艺用途 (9)1.3.5、按安装的方式分 (9)1.3.6、按国家标准与市场使用份额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蜂蜜离心机设计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主要参数 (10)2.2 蜂蜜离心机总体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设已知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确定各轴转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 功率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 计算各轴的输入转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输出部分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离心机各部件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驱动部分机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机架部分结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轴支撑座结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旋转支架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脚座部分结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6 传动部分结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全文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20)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绪论1. 选题目的养蜂即蜜蜂养殖是人工饲养蜂蜜而取其产品包括蜂蜜、蜂王浆、蜂胶、花粉、蜂蜡等产品的事业,包括在广义的畜产内,所以广义地说蜜蜂也是家畜。
蜂蜜养殖的历史有数千年之久,蜂蜜的利用是从渔猎时代开始的。
然而蜂蜜是昆虫蜂蜜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
蜂蜜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80%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转化酶的作用下经过30分钟的发酵,回到蜂巢中吐出,蜂巢内温度经常保持在35℃左右,经过一段时间,水份蒸发,成为水分含量少于20%的蜂蜜,存贮到巢洞中,用蜂蜡密封。
这个时候人类便拨开蜂蜡,收获蜜蜂的劳动果实蜂蜜,可是怎样收取小小蜂蜜留下的点点产物呢,人工取用的话,很麻烦,提取的不彻底,而且弄脏手啊,衣服什么的,效率也极低,于是我们便需要发明一种取蜜机器——蜂蜜离心机,这样可以更有效率的并彻底地将蜂蜜利用离心力甩出来。
2. 国内离心分离研究发展我国离心机行业尚属正在发展中,总体水平不高。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环保.能源以及装备对品质的影响有了新的认识。
同时国外技术交流和合作以及成套项目的引进、消化与吸收,促进了我国离心分离技术的迅速发展。
1)已基本形成了一种科研、设计和制造的体。
2)成立了分离领域的学术组织。
3)在基础理论与应用方面进行了研究。
4)目前已能生产三足、上悬、活塞、螺旋、离心力卸料、震动、进动卸料、刮刀及虹刮刀、翻袋及旁滤等离心机;分离机则有蝶式、室式及管式。
上述产品不仅遍及全国且远销国外,且技术特性有所提高。
5)为满足特殊工艺要求(防污染、密闭、防爆灯),一些新的离心机亦先后问世。
内旋转子过滤离心机的研制,立式密闭螺旋机及复试机等已投产。
6)自控技术与CAD技术的应用。
7)各种相关标准的制定。
8)同国外著名离心机厂商的技术合作。
3. 主要差距尽管我国的离心分离设备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从整体而言,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差距甚大,主要表现在:1)规模、品种少,系列化程度差。
特别缺少集几种结构形式,集几种推动力于一体的复合式离心机。
2)技术参数低。
国外离心分离机械产品的参数普遍高于我国,并继续向高参数、大容量方向发展,以卧螺离心机为例,最近研制的机型为国内最大的,其转鼓直径亦仅720mm,长径比最大为L/d-4,分离因数亦较低,而国外转鼓最大直径已达2.1m,长径比L/d-6,处理能力大雨200m3/h,可用于二相或三相分离,还发展了双向挤压型、沉降、过滤复合机型。
目前,较先进的机型都采用计算机控制,会随着物料特性和参数的变化自动调节其相应的工况。
3)产品进展缓慢。
而国外,由于采用模块化的组合结构,特别是采用了大规模定制设计的心手段,故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并加快了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甚至还储备所谓“冷冻产品”,以随时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4)其他方面。
在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自控技术、加工工艺、新材料的使用、配套产品的品质,以及理论研究等方面,均存在不少的差距。
4. 国外离心分离技术的发展受新技术推动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影响,国外离心分离技术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理论研究,选择最佳设计方案2)瑞典Alfa-laval公司,在碟片流道研究中发现,碟片间隙横断面上的速度分布取决于一个无量纲数“λ”,而工业离心机的“λ”通常在5~28之间。
随着“λ”值的增加,碟片的转速增加,薄层减少,可提高雷诺数并缓和涡流。
通过对碟片间隔件和分布孔的巧妙设计,进料量可增加20%。
此外,还对相分离技术进行了研究。
近年来,研究人员为选择最佳方案,采用流场分离法、有限元模拟法、大梯度密度梯级法、反模态分析法等,对离心机的工作性能和关键零件进行研究,为设计优良性能的离心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并对待内洗涤的卧螺离心机中堰池深度以及卧螺离心机技术参数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最佳化研究。
2)技术参数的提高和新机型的问世为提高产品的纯度,及满足能源和环保的要求,高参数已成为国外的发展特点。
由于生物工程需要分离极细的颗粒,如细菌、霉及胰岛素等,故最新蝶式机已可处理0.1u m 微粒,且分离因数可达5000.如德国Westfalia公司的CSA160机型和瑞典Alfa-laval 公司的BTAX510机型均属此例,随着工艺要求的提高,新机型不断问世。
美国Dorr-Oliver公司的BH-46型蝶式机,转鼓内径已达1.2m,转鼓重量为4.5t,用2个功率为220kW的电机驱动,最大生产能力为450m3/h,当量沉降面积已达250,000m2,为蝶式机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