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设计Q扣1:1459919609扣扣2:1969043202学院:专业:题目:加工管子端面自动倒角机设计指导教师:职称:职称:20**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目标:设计一台自动倒角机,可对外圆Ф100~Ф200、长度为200~300的管子外圆作2×45°倒角。
并且该设备可自动上料、自动定位与夹紧、自动卸料,工作效率高。
研究内容:根据给定的工况条件和工件尺寸要求下,从机械原理和机械结构出发,对自动倒角机组成结构和传动系统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设计。
完成倒角机的方案设计、结构设计并对运动机构进行校核、分析。
研究方法步骤和措施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了解倒角机的现状和发展,查阅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拟订设计思路。
第二阶段:设计阶段:确定总体设计方案,根据课题给定的工况条件和基本要求进行设计计算,确定主要参数,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对设备的传动、驱动等主要部件进行选型和校核。
第三阶段:制图阶段:整理各类资料和数据,利用CAD制图,分别做出系统的总装图及轴类、盘类及箱体类的零件图。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撰写设计说明书,检查图纸,准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1]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2007.12重印).[2]周德俭.智能控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2.[3]张世昌.先进制造技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4]汪恺.机械设计标准应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5]濮良贵.机构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6]邹家祥.轧钢机械[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2.[7]马志平.机械自动化的未来与现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5.[8]Desrochers,Modeling and control of autom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Washington;IEEE Computer Society,1990[9]张世吕.先进制造技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10]马晓春.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J].森林工程,2002.[11]王世敬.温钧.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发展趋势[J].石油机械,2002.[12]John Uicker,Gordon Pennock,Joseph Shigley.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Oxford University Press,USA2010.摘要本文介绍了自动倒角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了解了自动上下料及各种传动结构,此外对自动倒角机的分类作了详细的归纳,最后详细设计了本课题自动倒角机的机械传动部分。
关键词倒角机,自动化,自动上料,传动结构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atic chamfering machine,access to a large number of documents in order to better complete the task,to understand the automatic up and down and all kinds of transmission structure,in addition to detailed classification of automatic chamfering machineinduction,the final detailed design of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part of the automatic chamfering machine for this topic.Keywords:Chamfering machine;Automation;Automatic feeding;Transmission structure.目录第一章绪论 (1)1.我国机床的发展现状及概述 (1)2.组合机床的国内外现状 (2)2.1国内组合机床现状 (3)2.2国内组合机床现状 (4)3.机床设计的目的、内容、要求 (5)3.1设计的目的 (5)3.2设计内容 (5)3.3设计要求 (6)4.机床的设计步骤 (6)4.1调查研究 (6)4.2拟定方案 (6)4.3工作图设计 (6)5.自动倒角机的发展现状 (7)6.自动倒角机的发展前景 (7)7.倒角机的分类 (8)7.1针对板材 (8)7.2针对齿轮 (9)8.倒角机的适用范围和用途 (9)9.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 (9)第二章自动倒角机总体设计 (11)1.机床总体方案设计的依据 (11)2.工艺分析 (11)3.加工管子端面自动倒角机的工作原理 (13)第三章端面自动倒角机的机械部分设计 (16)1.确定切削用量及选择确定切削用量刀具 (16)2.传动装置设计 (17)3.齿轮的传动设计 (19)4.轴的设计 (23)参考文献 (29)致谢 (31)第一章绪论1.我国机床的发展现状及概述现代社会中,人们为了高效、经济地生产各种高质量产品,日益广泛的使用各种机器、仪器和工具等技术设备与装备。
为制造这些技术设备与装备,又必须具备各种加工金属零件的设备,诸如铸造、锻造、焊接、冲压和切削加工设备等。
由于机械零件的形状精度、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目前主要靠切削加工的方法来达到,特别是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小的零件,往往需要在机床上经过几道甚至几十道切削加工工艺才能完成。
因此,机床是现代机械制造业中最重要的加工设备。
在一般机械制造厂中,机床所担负的加工工作量,约占机械制造总工作量的40%~60%,机床的技术性能直接影响机械产品的质量及其制造的经济性,进而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
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机床的发展,如果不具备今天这样品种繁多、结构完善和性能精良的各种机床,现代社会目前所达到的高度物质文明将是不可想象的。
一个国家要繁荣富强,必须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就需要一个强大的机械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现代化的先进技术设备与装备,即各种机器、仪器和工具等。
然而,一个现代化的机械制造业必须要有一个现代化的机床制造业做后盾。
机床工业是机械制造业的“装备部”、“总工艺师”,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因此,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本国机床工业的发展和机床技术水平的提高,使本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上。
机床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的基础上生产的,并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渐趋完善。
最原始的机床是木制的,所有运动都是由人力或畜力驱动,主要用于加工木料、石料和陶瓷制品的泥坯,它们实际上并不是一种完整的机器。
现代意义上的用于加工金属机械零件的机床,是在18世纪中叶才开始发展起来的。
当时,欧美一些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开始了从工场手工业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的过度,需要越来越多的各种机器,这就推动了机床的迅速发展。
为使蒸汽机的发明付诸实用,1770年前后创制了镗削蒸汽机汽缸内孔用的镗床。
1797年发明了带有机动刀架的车床,开创了用机械代替人手控制刀具运动的先声,不仅解放了人的双手,并使机床的加工精度和工效起了一个飞跃,初步形成了现代机床的雏型。
续车床之后,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其他各种机床也陆续被创制出来。
至19世纪末,车床、钻床、镗床、刨床、拉床、铣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等基本类型的机床已先后形成。
上世纪初以来,由于高速钢和硬质合金等新型刀具材料相继出现,刀具切削性能不断提高,促使机床沿着提高主轴转速、加大驱动功率和增强结构刚度的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由于电动机、齿轮、轴承、电气和液压等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使机床的转动、结构和控制等方面也得到相应的改进,加工精度和生产率显著提高。
此外,为了满足机械制造业日益广阔的各种使用要求,机床品种的发展也与日俱增,例如,各种高效率自动化机床、重型机床、精密机床以及适应加工特殊形状和特殊材料需要的特种加工机床相继问世。
50年代,在综合应用电子技术、检测技术、计算技术、自动控制和机床设计等各个领域最新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控机床,使机床自动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与早期发展的仅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的纯机械控制和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的自动化相比,它具有很高柔性,即使在单件和小批生产中也能得到经济的使用。
综观机床的发展史,它总是随着机械工业的扩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并始终围绕着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加工精度、自动化程度和扩大产品品种而进行的,现代机床总的趋势仍然是继续沿着这一方向发展。
我国的机床工业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建立起来的。
解放前,由于长期的封锁统治和19世纪中叶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我国的工农业生产非常落后,既没有独立的机械制造业,更谈不上机床制造业。
至解放前夕,全国只有少数城市的一些规模很小的机械厂,制造少量简单的皮带车间、牛头刨床和砂轮等;1949年全国机床产量仅1000多台,品种不到10个。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机床工业的发展。
在解放初期的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就把一些原来的机械修配厂改建为专业厂;在随后开始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又陆续扩建、新建了一系列机床厂。
经过50多年的建设,我国机床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已经成门类比较齐全,具有一定实力的机床工业体系,能生产5000多种机床通用品种,数控机床1500多种;不仅装备了国内的工业,而且每年还有一定数量的机床出口。
我国机床行业的发展是迅速的,成就是巨大的。
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为了适应我国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需要,为了提高机床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必须深入开展机床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工艺试验研究,大力开发精密、重型和数控机床,使我国的机床工业尽早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2.组合机床的国内、外现状世界上第一台组合机床于1908年在美国问世,30年代后组合机床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发展。
至今,它已成为现代制造工程(尤其是箱体零件加工)的关键设备之一。
现代制造工程从各个角度对组合机床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而组合机床也在不断吸取新技术成果而完善和发展。
[1]2.1国内组合机床现状我国加入WTO以后,制造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组合机床行业企业适时调整战略,采取了积极的应对策略,出现了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截至2005年4月份,组合机床行业企业仅组合机床一项,据不完全统计产量已达1000余台,产值达3.9个亿以上,较2004年同比增长了10%以上,另外组合机床行业增加值、产品销售率、全员工资总额、出口交费值等经济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新产品、新技术较去年年均有大幅度提高,可见行业企业运营状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