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生英语分块分层作业设计
关键词:作业设计;分层分块;有效性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活动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英语分块分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教学效果提升与深化的过程。
特别是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教师如果能按照新课程理念有效地进行英语作业的设计,一定能够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重点环节上,如,作业设计上进行一些探索,防止作业效能的日渐丧失是将差异教学落到实处的必要手段之一。
一、分块分层作业设计的原则
1.精心选备作业内容及落实作业“三查”
查学生知识盲点、查学生解题方法缺失、查
学生做作业习惯。
最好对作业综合各方面的情况进行精心讲评。
2.分块与分层相结合,力求作业内容的多样化和层次化
将学生分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要求与目标,设计不同的作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励他们,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逐步得到发展与提升。
3.知识学习与特长培养结合
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及兴趣爱好对作业进行自主选择,使知识的学习与特长的培养、兴趣的发展有机结合。
既培养了特长兴趣,又巩固了学习知识,寓学于乐。
4.作业类型与评价标准相匹配
不同类型的作业,要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不同层次的作业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遵循“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通过多元评价方式,使学生发扬优点与优势,修正和克服作业中的不足与错误,让各层次学生在不断纠偏过程中得到持续的良性的发展与提高。
高效的课后作业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个性化、自主化发展,同时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忱,从而达到了高中英语课外作业设计的合理有效性。
二、高中英语作业布置的现状——作业高效度逐渐降低
课后作业的布置、批改、讲评是重要环节,更是学生巩固知识,养成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的主要途径,目前在这个活动中存在诸多问题。
1.追求数量,忽略质量
由于学校硬性教学任务对教师的影响,使教师普遍走入一个误区:为了达到要求的作业“次数”,非功能型的作业,即抄写、翻译、句型转换等书面作业大量布置,而功能型的作业,即侧重交际,尤其是口头交际和实践的,则很少布置甚至不布置。
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与压力,还会滋生抄袭作业的现象,使学生养成马虎、草率完成任务的不良习惯,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学生更长远的学习。
2.资料繁多,布置随意
首先,英语学科往往配备有各种复习资料、课后练习册、学习报纸,于是大部分教师布置时,对所提供的作业资料基本上采用“拿来主义”策略,布置随意,很少精心设计。
而教师不提前设计作业,不根据学生的能力层次来精选,这些作业往往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最直接的就是作业量过大,重复过多,对大多数学生来讲,完成作业流于形式,浪费时间,效果与其初衷相违背。
其次,作业缺乏针对性,不能对课堂教学形成有效的延伸和巩固。
再次,一个班的学生水平往往参差不齐,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导致优生得不到提高而问题学生无法完成。
这些问题都容易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使他们应付甚至不完成作业。
3.题海战术,缺乏反馈
高中阶段,作业布置的目的只是单纯地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过重的作业量,不仅使学生成了作业的工具和应试的机器,也让有些教师把批改作业当成了任务。
一方面,学生对作业敷衍了事,甚至抄袭,另一方面,教师使作业批改成为一种形式,没有认识到批改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对课上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学习态度、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环节。
这导致了作业的布置、批改和反馈问题丛生:对于教师来说,作业往往不能及时批改,甚至不能全批;作业评价单一,不能对学生及时进行鼓励或警示,忽视了评价对学生发展的激励功能。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批改后缺乏更正。
这些情况都会严重影响课后作业的布置效果与学生完成作业的真实性和积极性。
三、设计解决思路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育的公平,学校必须实行常态教学,因为班级人数、班额过大。
加上每天同一的作业内容、单一的作业形式,对真正提升每一个层次学生的成绩与能力带来了莫大的困难。
新课改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新课改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的真正确立,它提出了“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理念。
它增强了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综合性,倡导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的知识生成方式和自主学习方式。
新课改将英语教学拓展到课堂之外,也就对作业的布置与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学中,我发现沿用旧的作业模式并不能启发和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也无法对课堂教学形成有效的呼应,更无法谈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和标准。
并且,学习英语需要一个熟练运用的过程,英语学习只有不断地反复操练,活学活用,才能真正达到掌握的目的。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一个同步的,而是一个异步的、发散式的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沿着不同的学习路径却能够建构出相同的结果。
而分块分层作业就是将每天的英语作业分为两大块,一是课堂时段完成,二是课后完成,课堂上的作业统一布置,人人必做,课后作业实施分层。
课堂作业主要为当堂重点知识的巩固练习。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式:
1.督促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有效地进行英语作业的设计,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获得有效的教学
效果。
在最短时间内帮助学生取得最大的进步。
2.尽量维护学生的个性和天性,让全体学生各尽其思,各展其能,体会到在新的作业模式下的学习乐趣,从而激发兴趣,使学生能够接受针对性作业,并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3.尽可能使作业设计具有创造性和趣味性,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英语课堂逐渐由封闭走向了开放,因此,作业布置也可以在背记单词、短语、课文段落等课堂作业的补充外加入阅读理解、写作等应用能力提升训练和情景对话、短剧表演、模仿英文经典等趣味培养内容。
4.及时与家长沟通,与家长分享研究成果,让他们看到学生的进步。
同时,向家长解释说明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为考试成绩带来的提高。
5.采用多元化的作业评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作业的评价当中,采用学生自评、小组评价等方法来调动学生的责任感和学习热情。
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注重作业的批改,尤其是评价的方式,力求作业评价能达到鼓励、激励学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余震球.维果斯基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牟联发.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观.教书育人,2008(25).
[3]李正涛.教育学的智慧.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编辑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