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涂装新技术..

汽车涂装新技术..


汽车涂装预处理新技术
(4)工艺简短、流程短、成膜速率很快, 一般形成完整的膜只需20秒左右(磷酸 锌成膜至少60s),大幅降低了水消耗、 废水处理、能源、人力等过程成本。 另外也缩减了生产线的建设规模,大 大减少了生产车间的建设面积,降低 了投资费用 (5)最大程度减少了重金属的排放,降低 了水的消耗量,废水、废渣排放少, 所形成的渣几乎对环境无危害,不含 磷酸盐,无BOD、COD,工艺维护成 本大大减少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4)底盘部件涂装 作用:耐水、耐油、抗冲击和耐久性,尤其 底漆应具有良好的附着能力
(5)发动机部件涂装 作用:耐热、耐水、耐油
(6)电气设备涂装 作用:防水、防腐蚀和绝缘,对于蓄电池附 近构件要求耐酸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 汽车涂装的三要素
(1)涂装材料 (2)涂装工艺 包括涂装技术的合理性和先进性、涂装设 备和工具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涂装环境条 件和工作人员的技能、素质等 (3)涂装管理 包括工艺管理、设备管理、工艺纪律管理、 质量管理、现场环境管理和人员管理等
多涂层
中间涂层——提高上下涂膜结合,提供 整体韧性和抗冲击能力 面涂层——赋予表面多彩的颜色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 汽车涂装的分类(根据汽车类型和结构)
(1)车身外表涂装 作用:装饰、耐腐蚀和耐久性 (2)车厢内部涂装 作用:满足装饰性和居住性要求,给人以舒 适、赏心悦目的感觉
(3)车身骨架的涂装 作用:抗腐蚀、保护基本材料;对于车架以 下部分,应耐水、耐油和抗冲击;对 车身应隔音、隔热和起密封作用
传统磷化膜膜重: 2-3 g/m2 氧化锆转化膜重: 0.02-0.2 g/m2
附着力和耐蚀性能与 磷化膜相当
不同转化膜的膜厚(nm)对比
汽车涂装预处理新技术
(2)省去表调、钝化处理,可在脱脂清洗 或酸洗后处理,磨层耐酸碱、机械性 能和热稳定性能良好,与原有涂装工 艺和设备基本相容,无需进行大的设 备改造 (3)槽液非常稳定且容易控制,平时生产 中只需控制好温度和pH值,而锌系磷 化每天都要定期检测总酸、游离酸、 促进剂以及锌、镍、锰的含量等许多 参数,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工艺管理 费用
第二讲 汽车涂装新技术
邢亚哲 长安大学材料学院 2009.06.18
主要内容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涂装的功能、特点、分类以及新车制造过程中的 涂装流程简介

汽车涂装预处理新技术
硅烷技术和氧化锆转化膜技术

电泳技术及PVC密封技术的发展
新型CED涂料和PVC涂料
汽车涂装中涂面漆技术及喷涂设备的发展
环保型涂料、中涂和面漆新工艺、无中涂体系的 开发应用及喷涂新设备
传统的磷化工艺流程
氧化锆转化膜处理工艺流程
汽车涂装预处理新技术
(2)氧化锆转化膜技术的工艺特点
技术参数和工艺特点
汽车涂装预处理新技术
经过转化膜处理的各种板材耐腐蚀性能
9540P、VICT1027、VDA621-415为循环测试标准
汽车涂装预处理新技术
氧化锆转化膜技术在汽车涂装中 遇到的问题:
经过氧化锆转化膜 处理的工件上电泳 底漆的泳透力比相 应磷化处理工件上 电泳底漆的泳透力 低约20-28%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3)是最典型的工业涂装
许多涂装新工艺、新技术都源于汽车工业, 新涂料的设计开发也大部分是由汽车工业促 进的。
典型的涂装机械化生产线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4)涂装件产品一般为多涂层涂装
单涂层 (缺陷)
装饰性差——色彩不够饱满,且 干涩 保护性差——厚度较薄,抗冲击 能力下降 底涂层——防锈底漆层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磷化处理后清洗、干燥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2)电泳涂装底漆
涂装电泳底漆
沥干电泳底漆 沥干后冲洗
加热干燥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3)车身内外密封剂和车底保护涂料的涂装 (4)中涂漆涂装 作用:增强底漆与面漆间的附着力、提高面 漆的机械强度、保证面漆表面平整度
流程: 静电喷涂中涂漆
涂装后静置
汽车涂装预处理新技术
生化需氧量
(BOD,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表示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分解所消耗的水中溶解 的氧量(以毫克/升为单位),是测定某一数量有机废 物对水体潜在污染能力的一个常用参数。 BOD越高, 表示水中需氧有机污染物越多。
பைடு நூலகம்
汽车涂装预处理新技术
氧化锆转化膜技术在前处理中的应用: (1)前处理工艺流程
(3)原材料浪费 生成锌盐磷化膜时产生的磷化渣,需作为废弃物 处理
汽车涂装预处理新技术
磷化处理技术的新发展:
(1)采用低镍或无镍的磷化技术 发达国家将镍定为致癌物质 该技术在德国宝马得到成功应用 (2)采用隔膜技术去除排放液中的镍 德国科隆的福特工厂通过改进的处理方 法已将排放液中的镍含量降低 (3)开发新的促进剂代替亚硝酸盐 例如:过氧化氢、羟氨基化合物以及 CN4等有机物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4)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 应用涂料的特殊性能,使汽车具有特殊功 用来完成特种作业或适应特定的使用条件。 例如: 化工物品运输车,要在车体表面和内部 涂上耐化学腐蚀和防渗漏的涂料; 军用汽车要采用保护色达到隐蔽作用等。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 汽车涂装的目的
(1)优良的耐蚀性; (2)高雅的装饰性外观; (3)延长使用寿命; (4)提高商用价值。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隔离雨水作用-雨淋后集聚的水珠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2)装饰作用 汽车涂装的装饰性主要取决于涂层的色彩、 光泽、鲜艳程度和外观等。
不同角度变色漆的不同颜色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3)特殊标识作用 标识作用通过涂料的颜色来体现。 在汽车上涂装不同颜色和图案以便区别不同 的用途。例如: 消防车涂成大红色; 邮政车涂成橄榄绿,字号车号为白色; 救护车为白色并做红十字标记等; 工程车涂成黄黑色相间的条纹,字号车号 用黑色等。
打磨并冲洗
加温干燥
(5)面漆涂装
汽车涂装预处理新技术
轿车涂装过程示意图
汽车涂装预处理新技术
传统汽车涂装工艺
第二节 汽车涂装预处理新技术
• 目前使用的磷化处理技术
概念:钢铁在含有锌、铁、锰的磷酸盐溶液中,由 于金属和溶液在界面上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于 水的磷酸盐,使钢铁表面形成一层附着良好的保护 膜(磷酸锌、磷酸铁等)。

仍然从根本上解决不了传统磷化工艺高能耗、 重金属离子含量高、废水废渣排放多等缺陷
汽车涂装预处理新技术
• 氧化锆转化膜技术
氧化锆特性: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 开发商:德国汉高公司(2005) 开发目标:(1)改善环境 (2)降低成本 应用现状:实验室取得成功,正在进行 生产试验(沃尔沃、大众、 GM等)
汽车涂装预处理新技术
化学需氧量
(C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 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水中的 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 亚铁盐等。但主要的是有机物。因此,COD又往 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 COD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汽车涂装预处理新技术
镀锌板上氧化锆转化膜的X射线光电子波谱
转化膜主要由ZrO2 组成,膜厚度为: 30-35nm 另外,转化膜中的 ZrO2为非晶态,而 磷化膜的组成为多 晶Zn3(PO3)2
汽车涂装预处理新技术
氧化锆转化膜技术的优点: (1)氧化锆转化膜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磷化 处理的磷化层
膜厚小,即膜重就小。
汽车涂装预处理新技术
氧化锆转化膜技术应用在汽车涂装中 还需要完成的工作:
(1)优化阴极电泳的相关工艺参数,如泳涂电压、 电泳温度和溶剂含量等,以提高泳透力 (2)重新设计汽车前处理体系,包括工艺和检测 标准,以便使新型转化膜通过OEM 认可,使 氧化锆转化膜的优越性能充分发挥出来 (3)对氧化锆转化膜技术不断进行改进,以使该 项技术更加成熟。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 涂装的功能
(1)保护作用 使汽车车身或零部件表面免受水分、微生 物、紫外线和酸碱气体或液体的侵蚀,延 长汽车使用寿命。 保护作用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使汽车零部件表面与大气环境相隔离, 防止生锈腐蚀; 二是有些涂料对金属基材起到缓蚀作用,例 如磷化底漆使金属表面钝化,提高防腐能力。
电泳涂装生产线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2)喷涂 概念:用特制的喷涂设备(喷枪)将涂料雾 化,并涂布于被涂物表面的涂装方法 特点:节省涂料、涂装质量较好且易于控制、 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对喷 涂设备要求比较严格、污染环境 应用:范围广,大多数零部件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3)静电喷涂 概念:在喷涂设备上加一定电压的静电电量, 使喷出涂料带有一定电压的静电,利用 静电吸附原理将涂料涂布于被涂物表面 的涂装方法 特点:涂料浪费较少、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要 求不高、对喷涂设备要求较高、对环境 影响较小 应用:大多数零部件
第一节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涂装的定义
涂装是指各种车辆的车身及其零部件的涂漆 装饰。根据涂装对象不同,汽车涂装可分 为新车涂装和修补涂装两大体系。
具体地说:涂装是将涂料涂覆于经过处理的 基底表面上,经干燥成膜的一种表面处理 工艺。已经固化的涂料膜称为涂膜或漆膜, 有两层以上涂膜组成的复合层称为涂层。 汽车表面涂装就是典型的多涂层涂装。
常用方法:浸渍法、喷淋法;浸渍法较喷淋 法获得的磷化层更加致密 作用:提高钢板的防腐性能。原因是由于化 学反应在钢板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磷 酸锌膜,而这层磷酸锌膜不易与酸、 碱发生反应
汽车涂装预处理新技术
磷化处理的缺陷:
(1)能源消耗大 脱脂、磷化的工作温度一般为40-50℃,在给槽 液加热中,同时也有大部分热由于管路及槽体保 温不佳而损失 (2)污染环境 有大量的含磷、氮、铬、镍等元素的废水排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