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头镇十二五规划概要

神头镇十二五规划概要

神头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好“十二五”规划,对于实现我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陵县发展和改革局文件精神要求,神头镇党委、政府结合镇情,经广泛调研,征求意见,立足实际,特制定神头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如下:一、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我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2009年,全镇工农业总值达11.4亿元,比2005年增加6.2亿元,年均增长17%;地方财政收入491.5万元,比2005年增加294.8万元,年均增长20.5%。

(一)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工业经济发展迅速。

我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采取有力措施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全镇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2009年,全镇企业总数发展到6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达3.4元,比2005年增加1.5亿元,年均增长16%,形成了面粉加工、木片加工、植物油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共同发展的工业新体系。

2010年上半年,神头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独立或合作引进新建项目8个,在谈项目7个,其中过亿元的项目3个。

主要包括投资20亿元的住建部建筑节能工业园项目、投资1.2亿元的德州赛欧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等。

(二)强势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城镇化明显加快。

2009年8月,按照县委的工作部署,神头镇将全镇98个行政村合并为34个农村社区(村),组建了社区党支部和管委会。

11月份,按照村民委员会选举法的规定,选举产生了社区村委会。

2010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围绕“全面启动、重点突破、滚动发展、逐步完善”的农村社区建设指导思想,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全镇将35个社区(村)统筹规划为17个农村社区并居点,建设规划已全部完成,其中先期试点的神头、纪家、皂户杨三个社区立项申请报告已报县发改局审核,预计秋收后试点社区将全部开始动工建设。

(三)大力发展品质农业,农村经济稳步推进。

2009年,神头镇新增标准化规模畜牧养殖场(区)5处、养殖大户13户;培植壮大康达粮油工贸有限公司和永昌制粉等龙头企业,面粉加工产业初具规模;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依托东方朔桃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槐里香椿种植专业合作社,全面推出“智圣仙桃”和“槐里香椿”两个核心品牌,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植;着力提升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充分发挥镇农技站的技术优势,结合上级惠农优惠政策,不断丰富示范区建设的内涵,强力推动品质农业全面发展。

(四)努力实施民生工程,社会各项事业齐步发展。

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我镇加大社会事业发展力度,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对李楼沟、于文林沟进行清淤改造,开挖土方15万方,惠及沿线14个村庄,解决引黄“卡脖子”工程;投资20余万元新建改造任集中心小学、马集中心小学和刘向前中心小学等4处学校,建设高标准教室,改善全镇教育基础设施水平;继续实施信访“村村通”工程,坚持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公开接访制度,“平安神头”创建取得明显成效;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6%,免费给全镇群众查体,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为群众身体健康保驾护航;村民自治稳步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得到健康发展;社会群团组织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总量不够大,核心竞争力不强;固定资产投资不足,招商引资规模小,短期内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不明显;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新农村建设还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社会保障体系仍需完善,部分群众生产生活仍然困难;转变群众发展观念措施办法不多,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任务繁重,维稳工作还要继续加强。

二、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及任务(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农业稳镇、工业兴镇、文化强镇、商贸旺镇、环境立镇”的发展战略,以推进历史文化名镇创建为主攻方向,以镇政府驻地改造为着力点,增强城镇化带动力,加快推进“汉唐风韵、智圣故里”创建活动,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神头。

(二)发展思路1、打造旅游强镇“十二五”期间,我镇以旅游业为主攻方向,以东方朔景区建设为动力,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继续加快完善镇驻地的基础设施,启动神头万人社区建设,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形成规模,形成以东方朔景区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产业群。

2、推进镇区建设坚持镇区规划与发展二三产业并重,以文化旅游为主导方向,将镇区划分为五块:①东区为工业小区,规划面积为1700亩,包括315省道以东、厌次河以北的500亩,神义路以西、笃马河以南的1200亩。

②中部为商贸区,以政府路商贸街为轴,搞好商贸街的改貌(以二、三层为主)和集贸市场的建设(占地30亩)。

③商贸中轴以西为居住区。

前期规划居住区南部为神头社区并居点,规划占地392亩,总投资1.6亿元,建筑面积13万平米,社区全部建成后将节约土地1880亩,规划建筑可容纳住户873户。

④镇区西部为东方朔景区。

由清华大学设计,占地100亩的主景区东方朔墓区下半年开工建设。

⑤居住区与景区中间预留了600亩地,加上西街下步的拆迁得地,搞市场建设和仿古旅游建设。

3、创建和谐神头把创建“和谐神头”作为重要抓手,创新我镇维稳工作属地管理责任制,增强机制的执行力,着力解决干群矛盾、土地纠纷、历史遗留问题等影响我镇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

致力为推动发展营造和谐社会氛围,加大力度、创新载体、强化措施,使全镇和谐稳定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

(三)奋斗目标及任务1、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1.77亿元,年均增长17.5%;2、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074万元,年均增长20%;3、工业总产值达6.59亿元,年均增长18%;4、农业总产值达5.97亿,年均增长4%;5、旅游业总产值1207万元,年均增长20%;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752元,年均增长6%;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100%;8、人口自然增长率7‰以内;9、农民对村政务公开满意度达到100%。

三、工作措施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以东方朔景区开工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历史文化名镇创建进程东方朔景区项目主要开发建设东方朔墓园及朔祠。

内容包括:墓园广场、墓园牌坊及左右厢房、东方朔塑像、东方朔艺术展厅、东方朔坐骑、思朔亭、墓碑、香炉庙、朔墓、桃仙亭及桃仙子公园等十个组成部分,占地100亩。

该项目已融入德州市“三点一线”旅游开发一揽子工程,建成后,将成为鲁西北人文自然旅游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打造东方文化旅游热线,带动当地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建设神头万人社区,拉动农民向城镇聚集,拉动人流、物流,活跃第三产业。

大力鼓励发展高档餐饮、服务业,以优越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低廉的消费吸引市县消费向神头倾斜。

继续发展政府路商贸步行街,拉动农村商贸繁荣。

继续完善现有的农村农贸市场基础建设。

积极组织开展文明诚信守法经商服务活动,加快向县内一流镇级市场方向迈进,使第三产业真正成为神头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努力提升城镇建设品位。

促进城镇化和第三产业相互协调发展,通过提高城镇化管理水平,促进第三产业发展,通过完善功能对接、产业衔接、消费承接的第三产业载体,努力提升城镇的建设品位和档次。

(二)加大服务工业力度,促进工业小区企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快完善工业小区配套设施建设。

继续推进小区开发建设,不断壮大小区规模,拓展小区发展空间。

着力完善工业小区道路硬化、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做好绿化、美化、亮化等“三化”工作,进一步规范小区管理、科学布局小区功能,致力打造小区新的亮点。

二是加大工业小区招商引资力度。

根据现有小区用地规模和用地性质,对口做好企业的引进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招商责任,层层分解招商任务,确保引资取得实效。

并继续抓好服务企业上马工作,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防止向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拉赞助等有损企业利益行为发生,切实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秩序。

三是积极搭建企业转型升级平台。

继续加大力度化解企业发展融资难问题,促进重点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带动加快对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利用,提高传统产业产品科技含量,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市场占有率,化危为机,促进重点企业做大做强。

(三)增强农村发展后劲,促使农民致富奔康一是积极把握“三农”工作发展新契机。

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全会和文件精神,努力寻找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进一步改善全镇农村建设薄弱环节,谋划我镇“三农”工作发展新路子。

二是大力实施农民致富工程。

着力加快品质农业发展,抓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积极应用农业先进机械和设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做好各项政策惠农措施的落实,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鼓动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增加农民非农收入。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的力度,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开展。

三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积极推进神头、纪家、皂户杨等新农村社区试点工作,从而带动全镇社区建设全面开花。

加强农村规划建设和管理,继续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路等工作。

加强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耕作条件。

加强农村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建设,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积极引导农民移风易俗,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新农村文明程度。

(四)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协调发展各项事业一是继续深入开展民心工程。

继续加大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解决资金瓶颈。

突出抓好神头、杨庄井区的饮水工程,对未实施安全饮水工程的村庄要继续向上级争取资金逐步完善。

同时东方红路延伸工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民心工程也要加紧步伐实施。

二是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以综治办为阵地,完善创新信访和维稳机制,规范信访秩序,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努力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扎实开展“五五”普法工作。

深入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提高群众道德法律素质。

三是加大统筹各项事业发展力度。

重视提高教育办学水平,积极实施中小学教学楼改造工程,改善中小学教育设施。

继续实施计生管理责任制,严格执行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