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年两熟至三熟 水产业较为发达
旱地耕作业
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 作物 一年一熟 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其他
依托当地发达农业基础发展 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 轻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 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 合性工业基地 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 入海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 商业不发达 商业贸易发达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 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生活活动的影响
(1)建筑
中国南北方气候要素差异对建筑的影响
光照 太阳高度小,光照弱。 北方 一般正南正北布局,房 屋高度与进深小且楼间 距大 太阳高度大,光照强。 屋顶坡度小,房檐窄 墙体严实厚重,建筑成 本高 降水多。 气温高,季节变化小。 降水 降水少。 气温 季节变化大,冬季寒冷。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一、区域概念及其特点
1. 区域——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 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 出来的。
客观性
主观性
一、区域概念及其特点
2. 区域的特点 (1)可变性
区域界线的明确与模糊性;主观性
一、区域概念及其特点
2. 区域的特点
冰 雕
雾 凇
龙塔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1)开发早期,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地势平坦 土质黏重
地理 环境 河流、湖 泊和沼泽 分布较广 稠密的水系 成为人们交 通的阻隔
黏重的土壤 使开垦困难
人类 活动
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2)农业社会,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
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稍强;降 水较少;温暖季、生长期较短 黑土分布广,多为旱地,集中连 片,人均耕地面积多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贫乏
有较丰富的石油,周围的煤、铁 等资源丰富。
长江三角洲 耕作方式
松嫩平原
主要农作 农 物 业 作物熟制
社 会 经 济 其它农业 部门 工业
水田耕作业 主要种植水稻,此外还整体性
区域界线的明确与模糊性;主观性
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同等级不同区域之间是有差异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又可以划 分为下一级区域
(3)差异性 (4)层次性
典题例析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 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 A.地理差异是划分的基础,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B.人们是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C.人们划分的目的不同 D.因研究的需要,区域是发展变化的
社会经济环境
交通: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便捷程度等 人口: 人口的数量、分布等 商业: 商业的发展程度、商业中心的分布等 ……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 地理环境的差异研究方法
地理位置
区域
地理 气候条件 土地条件
发展水平
决定
区域
发展方向 生产生活特点
环境
矿产条件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典题例析
2.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
①行政区
⑤三江平原 A.①②③
②政治文化区
③热量带
④干湿区
⑥山东省和青岛市 B.④⑤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 地理环境的差异研究方法
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
地形条件: 地形、地势特征等 气候条件: 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等
科 学 技 术 的 进 步
大规模人 口迁移 优越的 气候条件 稠密的水系成为交 通联系的天然水道
船作为交通工 具被广泛使用
生产工具改进 生产技术改良
多水而质地黏重的 土壤适合种植水稻
劳动力 资源丰富
成制 为约 促因 进素 因反 素而
农业生产 精耕细作
我国重要的桑蚕和 棉花生产基地
我国主要的 粮食产地
南方
房屋布局受方位影响小, 屋顶坡度大,房檐宽 墙体轻薄,建筑成本低 进深和高度大且楼间距 小
陕北土窑洞
由于黄土具有很强的直立性,且高原地区降水不多,所以窑 洞成为陕北地区的特色民居
吐鲁番的晾房
葡萄干晾房是适应新疆干旱少雨的气候,为晾制葡萄干而专 门盖的房屋.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 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生活活动的影响
2. 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平原、东部季风区
相同点
30°N附近,东部沿海地区中部, 43°N~48°N,东北地区的中 地理位置 长江入海口 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 气候条件 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 不 自 同 然 点
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 土地条件 土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少
自然环境
水文差异:河湖类型、多少、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等 植被差异:植被类型、数量、分布等 资源差异:资源类型、分布、开发条件等 ……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 地理环境的差异研究方法
农作物的种类、分布、耕作制度、方式、 农业发展的利弊条件和农业地域类型等 工业部门、工业中心的分布、工业发展 工业: 的利弊条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等 农业:
(3)工商业社会,全国“粮仓”和棉花生产的地位下降
“ 粮 仓 ” 地 位 逐 渐 让 位
长江 中下 游平 原
人口、 城 市 密 集
人均耕地 低于全国 水平
生产规 模较小
粮食需 求量大
稠密的 水 网 耕地被分 割破碎 机械化 难推广
粮 食 商 品 率 低
现代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
(2)饮食
民间素有“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这是 因为这些地区一年四季特别是冬季比较阴冷潮湿,吃辣椒又有祛风去湿、散 寒健胃之效。
在降水更少的内蒙古、西北地区和夏季很冷的青藏高原上,或因干旱,或 因寒冷,那里已不能生长庄稼、树木,只能长草,当地人们主要以放牧牛羊为 业,因而便以牛羊肉、奶为主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