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

浅谈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

浅谈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作者:邢志拥曹显鑫陈俊雄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9期摘要: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特点及建筑工程测量对于工程质量的应用,提供给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技术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建筑工程施工时,工程测量主要为工程施工提供相应的资料,作为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

所以,建筑企业所构筑的工程实用性是否高,质量是否合格,必须进行良好的工程测量。

因此,在工程施工时,测量人员必须仔细认真的做好测量工作,把测量工作在每一环节落实,以确保工程的整体性、安全性。

1、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特点;在进行工程施工时,测量人员在施工之前,借助专业测量工具,利用科学将图纸总数据、位置、图形等,与施工场地实际相结合。

在具体的工程测量时,主要测量的特点及理论方式:首先,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特点。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工程测量既要保证质量,又要确保工程在整体性、安全性。

因此,在测量时,测量人员利用专业测量工具,在施工场地放入图纸上的数据,以确定具体的建筑物施工位置;在进行测量时,进行测量放线,为后续施工提供准确放线,确保施工安全,提供技术保证;工程测量是工程施工的基础,也是安排施工流程的依据;在检查工程质量时,工程测量也提供了检查手段、方法,以确保工程安全性。

其次,现代建筑工程测量的理论方法。

现代测量中,主要引用两种理论方法:其一,平差测量。

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最小二乘法,其配置主要包含推估、平差和滤波;其二,控制网优化设计。

这种方法主要包含模拟法、解析法,模拟法通过软件功能进行优化设计,主要根据地图资料、设计资料,选择图上的点网,计算出网点的近似坐标。

解析法主要通过约束条件、目标函数,计算出目标函数的最小值、最大值。

2、建筑工程测量对于工程质量的应用2.1工程测量在建筑定位及基础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应用在工程开始施工前,首先通过测量把施工图纸上的建筑物在实地进行放样定位以及测定控制高程,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基准。

这一步工作非常重要,测量精度要求非常高,关系整个工程质量的成败。

假如在这一环节里面出现了差错,那将会造成重大质量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

在基础施工阶段,基础桩位的施工更加需要准确的工程测量技术保证。

根据施工规范的要求,承台的桩位的允许偏差值很小。

一旦桩位偏差超过规范要求,将会引起原承台设计的变化,从而增加了工程成本。

严重的桩位偏差将会导致桩位作废,需要重新补桩等处理措施,一方面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另一方面,改变了原来的受力计算,对建筑物埋下了质量的隐患。

另外垫层及桩头标高控制测量的精度,是保证底板钢筋绑扎是否超高,底板混凝土施工平整度的最有效措施。

工程测量在基础施工阶段的另外一个重点是基础墙柱钢筋的定位放线,在这一个环节里面,容不得有半点差错。

否则将导致严重的质量事故发生。

对于结构复杂,面积较大的工程,只有周密、细致的进行测量放线方能保证墙柱插筋质量,避免偏位、移位等情况的发生。

;2.2工程测量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应用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工程测量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墙柱平面放线、建筑物垂直度控制、主体标高控制、楼板、线条、构件的平整度控制等。

其中墙柱平面放线的精确度,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总体垂直度,对墙柱钢筋绑扎、模板施工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所以每次混凝土施工完毕后,第一道工序就是测量放线。

通过了测量放线不但能够为下一道工序提供依据,并且能及时发现上一道工序所遗留下来的问题,使得其他专业的施工人员及时处理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避免了问题的累积,最终导致质量事故。

在标高测量控制方面,能为模板施工提供准确的基准点,是模板施工平整度的保证。

同时为混凝土施工提供标高控制线,保证混凝土浇筑后表面的平整度。

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测量是主体施工中的一个重点,作好每层楼的垂直度观测,为专业质检人员及时检查、调整提供控制数据,为施工人员提供更详细的竖向控制线。

垂直度偏差过大,必须通过装饰阶段的抹灰等措施来弥补。

带来经济损失不说,更严重的情况会脱落,导致高空坠物的危险。

;2.3 工程测量在装饰装修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应用建筑物前期主体所遗留的质量缺陷问题必须通过装饰装修这一阶段进行整改、处理、隐蔽。

所以这个阶段的测量工作的精度、质量直接影响到该工程的总体质量。

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室内外地面标高控制;外墙装饰垂直度控制;局部构件、线条的施工放线,内墙装饰平整度、垂直度测量等工作。

其中室内外地面标高控制线是保证建筑装修地面整体平整度的重要依据。

外墙装饰垂直控制线的测量精度很大情度上决定外墙的整体装修质量,是外墙抹会、墙面砖、幕墙施工等工作的基本依据。

;2.4工程施工及运营期间的变形观测对工程质量的意义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在施工过程中有着重大的意义。

通过观测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可以监测建筑物的状态变化和工作情况,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及时分析理由,采取措施,防止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

变形观测具体包括:基础边坡的位移观测;建筑物主体的沉降观测;高层建筑物的水平位移观测等。

准确的观测成果为施工期间的工程质量、人民财产安全提供了最有效的保证。

特别是在深基坑施工、填湖填海区的施工工程显得尤为重要。

努力作好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3、建筑工程测量技术该建筑地下一层,最大埋深7m;平面呈多边形,长约55m,宽约75m(其中主楼约30m),最高点45m。

工程由裙楼和主楼组成。

裙楼主要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商场。

本工程具有深基础、大凌空、高程落差大、曲线类型多、结构平面形式复杂等大型建筑特点,且工期紧、任务重、图纸多,促成施工测量工作内业计算量超常。

因此,如何控制本工程测量放样的精度,如何进行系统地、高效地、全面地图纸审核和快速准确的提供施工测量数据,是测量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着最终工程的质量。

从测量工作的逐级控制原则出发,严格执行“项目部测量组→施工测量复核→监理检核”的三级管理程序,高标准、严要求、高精度,为确保工程质量获结构优质的目标实现提供基本保障。

3.1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1)从场地实际情况看,拟建建筑物的四周场地狭小,故南北向和东西向控制点集中布设在东侧和北侧的原有路面上,西侧和南侧只布设远向复核控制点。

(2)布设的控制点均引至四周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3.2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1)场地控制测量,按照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整体后控制碎部的逐级控制的测量原则,结合场地、工程建筑结构特点,根据现场通视条件以及现场施工的需要,以指定的控制点为高级控制点,沿场地周围布设了一条闭合导线,作为首级控制导线网。

导线全长相对中误差高于1/35000,方位角闭合差小于(n为导线点个数),平差后精度指标:测角中误差小于边长相对误差高于1/40000。

(2)由于曲线类型多、通视条件差、占地面积大、平面形状复杂等施工特点,外控制点的布设困难大,布设导线边长差异大,首级导线点之间精度不均匀,且在施工过程中的使用率也会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因此,在施工测量的总体控制采取内控为主,外控为辅,内外控相结合的控制方法,但始终保持内、外联测。

测设现场方格网作为轴线控制时,边长不宜过长(如取≤100m),并以此作为工程的二级导线,为减少由于工程高差太大产生的影响,避免地下、地上两部分结构出现测量放样的超差,事先在基础护坡周围布设“十”字轴线控制点,并与地上Ⅰ、Ⅱ级导线点联测,检核,以确保施工测量控制精度的要求。

(3)轴线控制点的测放,按常规正倒镜投点法投测,并经平差、复核后,采用内分法或直角坐标法测放出其他线及墙体控制线等细部线。

如基坑开挖进行边坡上、下口线控制时,应根据坡度计算边坡外放量。

为便于层间的检核,在各流水段内应以适当密度设置预留点:轴线控制点,主楼每层预留点九个),以此进行层间放线的复核,对于大凌空层间较复杂的点位采用激光铅直仪法进行投点检核。

3.3竖向标高控制本工程的高层控制,采取二等水准测量和四等水准测量法控制。

(1)±0.000以下由于工程结构基坑深,采用水准仪高程测量向基坑度进行标高传递,获得基底高程,经检查、复检、复核进行闭合差调整后将标高基准桩妥善保护起来(标高基准桩不少于3个),对于基底均以2~3m设控制桩带水平线来控制开挖平整度。

(2)±0.000以上为了避免标高传递出现上、下层标高超差,经常对标高控制点进行联测、复测、平差,检查核对后方可进行向上层的标高传递,在适当位置设标高控制点(每层不少于3点),精度在±3mm以内,总高±15mm以内调整闭合差,结构标高主要采取测设﹢1m标高控制线,作为高程施工的依据。

(3)非常规结构构件的测量控制该工程中主楼平面中轴以斜15°线为主。

东西端辅以圆弧。

旋转餐厅为半悬空圆形,南裙房交叉圆弧等。

因此,控制曲线放样精度及中轴斜线精度,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成形效果。

4、结束语 ;;;;;;;;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为我国的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但是随着各种新的工程测量新技术的发展,对测量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种状况下,就要要求我国的工程测量人员必须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对新的测量设备进行正确的操作,在工程测量工作的开展中才能提供精确的数据,为工程的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