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预防 ppt课件
12
• 3.健全学学校校各日种常卫传生制染度病防控机制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 晨检制度、缺勤(课)登记制度 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入学、新转入学生 学生定期健康体检制度 教室、厕所等场所卫生清扫和定期消毒制度 食品卫生安全制度 个人卫生清洁制度 传染病防治宣传培训制度
疫情时强化防控措施 • 2.缺勤(课)登记制度
对病假或无故缺课的学生,与家长取 得联系,尽可能弄清原因,排查出可能患 传染病的学生。
16
• 3.隔离制度疫情时强化防控措施
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生
• 居家隔离至传染期结束 • 严格掌握病愈返校的时间
有病例班级
• 错时上下课 • 停止使用公共教室、暂停参加公共活动 • 适时停课措施,手足口病按要求停课
• 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
飞沫传播 气溶胶:导致远距离传播
28
麻疹临床表现
早期:
发热; 类感冒 症状
出疹期:顺序出疹
耳后
头面部
躯干
前期:麻疹粘膜斑 ( Koplik斑、柯氏斑)
恢复期:顺序退疹 色素沉着
极少部分患儿 可并发肺炎( 占麻疹患儿死 因的90%以上 )和脑炎。
师生防病知识常规健康讲座 ( 初中安排6课时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
常规疾病防控措施落实
(初三学生麻风疫苗补充免疫) 小学二年级学生窝沟封闭
13
学校日常传染病防控 目的
预防
传
染
发现
病
14
• 1.晨检制度疫情时强化防控措施
全天上课、活动开始之前 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每名学生观察、询问 晨检要点
21
疫情时强化防控措施 • 7.每日信息沟通
教育部门 卫生部门 每日新发、累计病例数及班级分布 新出现病例班级 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22
学校常见传染病
• 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流腮、麻疹、风疹、猩红热、手足口 病、水痘、肺结核等
• 消化道传染病
甲肝、菌痢、其它感染性腹泻(如诺如病毒 感染)等
18
疫情时强化防控措施
• 5.应急接种
自愿 知情同意:禁忌症、AEFI 自费 可选择的疫苗
• 麻风(用于麻疹密接者)、麻腮风、水痘、流感 等
• 部分疫苗非全年供应
做好应急接种后可能发病、但可减轻症状的 解释工作
19
疫情时强化防控措施 • 6.健康教育
防病小常识发放给家长 防病意识 个人卫生清洁 “四勤”
学校传染病防控
与校领导、全体教师交流
1
学校传染病防控
1 学校传染病防控重要性 2 日常防控机制 3 疫情时强化防控措施 4 学校常见传染病
2
什么是传染病 • 传染病就是能将病菌、病毒传给
其他人(动物)的疾病。
3
传染性-“空气”传播
4
传染性-接触传播
5
传染性-经口,病从口入
6
学校传染病特点 • 1.传染源容易引入
本校卫生工作小组 专职传染病防治管理人员(联络员)
校内传染病监测网络:班主任、年段负责人
传染病疫情发生时启动预案
11
• 2.长效联学络校机日制常传染病防控机制
校方
信息
卫生院
联络双方:校方、卫生院 联络方式:电话、QQ群等 内容:全区疫情网络监测信息
本院就诊信息 校内可疑缺勤记录 晨检记录 防病技术指导 健康教育资料 ……
• 接触传播传染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 食物中毒
23
• 流感病毒引起 流行病感冒
• 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
飞沫传播 密切接触传播
• 主要症状:
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
• 预防方法:
每年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 洗手、空气流通、避免与有发烧和咳嗽症状
的人近距离(≤1.5米)交谈等
患流感后,体温恢复、症状消失2天后方 可返校上课。
24
流行性腮腺炎 • 绍兴民间俗称“大黄蜂”、“猪头疯”、
“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 吸道传染病。 •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 主要症状:
单侧耳下腮腺压痛、肿痛,继而对侧腮腺肿 痛,进食时加剧;
部分病例早期可出现颌下腺肿痛; 少数患儿感染后可并发脑膜炎、脑炎、胰腺
炎、睾丸炎。
25
26
• 望:红色疹子(麻疹、风疹、猩红热等),疱疹 (手足口病、水痘等),脸部肿大(腮腺炎), 眼睛红肿、流泪(结膜炎)
• 闻:咳嗽 • 问:发热,身上出疹,腹泻(≥3次/天),耳下
压痛(腮腺炎) • 切:不太用,不主张直接用手接触学生,避免交
叉感染(如水痘疱疹液)
发现异常,通知家长陪同前往就医
15
疫情波及多个班级时
• 全校停止公共课及公共活动,持续一个潜伏期 • 手足口病按要求停课
必要时开辟隔离教室
17
疫情时强化防控措施
• 4.卫生清洁制度
病例所在班级、宿舍
• 每日至少消毒两次:门把手、桌椅、地面等 • 科学开窗通风 • 湿式打扫
公共厕所、洗手间、走廊楼梯
• 卫生清洁 • 定时消毒
学
生
7
学校
社 会
学校传染病特点 • 2.疫情发展快
人群集聚:教室等密闭场所 流动性大:公共教室、公共活动等 儿童免疫力不完善,抵御传染病能力弱 学生间接触多:嬉戏打闹、跨座位跨教室交
谈等
• 3.出现新发传染病时,学校往往是聚集性 疫情最先发现的场所
流行性腮腺炎 • 疫情控制要点:
06年1月1日后出生的儿童,常规查漏补种麻 腮风疫苗;
密接者应急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 腮腺炎病毒对外界的各种物理因素抵抗力较
低,无需终未消毒; 常规措施;
患者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约10天。
27
麻疹 • 又叫“瘄子”,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
呼吸道传染病。
• 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
“四不”
• 不随地吐痰、不对人喷嚏(喷嚏时捂口鼻)、不 共用毛巾、不过度紧张和疲劳
20
正确的洗手方法 很多传染病是通过
接触传播的,保持手卫 生是预防传染病的首要 条件。正确的洗手方法 是用肥皂或洗手液搓手 掌、手背、指隙、指背、 拇指、指尖及手腕各处 至少20秒。
2008年——手足口病 2009年——甲型H1N1流感
8
学校传染病特点 • 4.是政府、社会、媒体关注的焦点
停课? 家长投诉 应急接种反应 重症或死亡病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学业压力
9
10
学校日常传染病防控机制
• 1.有组织,有预案
校长 ——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