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整理)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整理)

外交:南京临时政府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袁世凯北洋军阀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1913年二次革命(1913年2月,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进行首次国会选举,国民党得票最多,预备由宋教仁组阁。3月20日,宋教仁遇刺,引发二次革命。结果为袁世凯以武力压服,孙中山等流亡日本。)
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起步。
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的第一架飞机。
1911年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清朝覆灭。
发展
阶段
阶段特征
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并且废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5年,袁世凯被迫同意日本对华二十一条。
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帝。1915年12月,蔡锷等人发动护国战争反对袁世凯称帝,取得成功。1916年,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公元前136年,汉武帝正式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并设立“五经博士”。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兴办太学。
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
公元9年王莽夺权,西汉灭亡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壁之战
220年
封建
国家三国
分裂
民族两晋
大融
合时南北
期朝
589年
魏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资产阶级组建革命政党,传播民主革命思想,进行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思想: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的革命指导思想,与实业救国思想并存。西方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民族工业产生;
思想:西方民主思想开始传入;
近代民主思想开始产生,地主阶级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早期维新思想产生和发展。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兴起,以“自强”和“求富”为旗号。
(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
1865年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福州船政局;
1125年金灭辽
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南宋开始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1234年蒙古灭金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1276年元灭南宋
1368年


1840年
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和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经济:农耕经济繁荣,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并得到缓慢发展;
589年隋统一南北
605~610年开通大运河
618年隋亡,唐朝建立
627~649年贞观之治
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713~741年开元之治
8世纪前期渤海国建立。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
8世纪中期骨力裴罗统一回纥
755~763年安史之乱
907年
五代





1368年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政治:封建国家再次走向统一,封建制度向边疆扩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强化和巩固。
经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活跃,城市发展,海外贸易有重大发展。
思想:理学产生,儒家思想体系化和思辩化。
文化:科技文化艺术出现高峰,文学艺术商品化和世俗化,。
文化:科技有重大突破,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是这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少数民族文化同汉族文化进一步交融。
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851.1金田起义、永安建制
1853定都天京、北伐西征
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6天京变乱
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
1864天京陷落)
1856—1860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火烧圆明园,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
(1864—1894)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
政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于19世纪末登上政治舞台。
经济: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掀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走出近代化(经济工业化)的第一步;
政治:秦汉以来封建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北方长期分裂战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并被封建化;
经济:北方经济被战乱破坏,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繁荣,儒学受到佛教和道教的挑战并相互吸收借鉴。
民族: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大融合
220年魏国建立
266年西晋建立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南北
316年匈奴兵攻占长安,西晋灭亡
1898年戊戌变法
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901—1912年)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
政治:以《辛丑条约》的签订为标志,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合流,清政府成为一切矛盾的焦点。为挽救统治,清政府进行了“新政”和“预备立宪”。
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雍正)
18世纪中期清朝设伊犁将军
1771年 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中国近代史
发展
阶段
阶段特征
重大事件
1840年


1912年
(1840—1864)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的阶级力量尚未产生,农民阶级承担起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入新阶段,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思想:西方启蒙思想广泛传播;维新思潮兴起。
1894年,孙中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
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前770年
奴隶
社会
向封春秋
建社
会过战国
渡大
变革
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期:
政治:分封制和宗法制瓦解,争霸战争、兼并战争频繁,各国纷纷变法,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铁器和牛耕使用并推广,生产力提高,小农经济形成,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1872年李鸿章招商筹办轮船招商局
1881年修筑从唐山开平到胥各庄铁路
1893年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883-1885年中法战争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发展
阶段
阶段特征
重大事件
1840年


1912年
(1894—1901年)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甲午战败,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进行了戊戌变法。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
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
16世纪中期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7年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
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攻占北京,明亡。清军入关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政治:中国人民同列强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尖锐;五四运动爆发,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揭开了序幕;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国民大革命,出师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经济:一战以后,外国资本卷土重来,利用跌价竞争等手段,对中国民族工业造成沉重打击。
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
317年东晋建立
383年淝水之战
420年宋朝建立,南朝开始
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朝开始
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发展
阶段
阶段特征
重大事件
581年
封建隋
社会
繁荣
时期唐
907年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的鼎盛时期:
政治:封建社会第二个大一统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新)完善时期。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科举制度兴起。
发展
220年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和初步发展时期,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
政治: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并得到巩固;
经济:推行“重农抑商”,以农业为基础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思想:由“百家争鸣”到思想“大一统”,经过改造后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科技文化艺术全面繁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
经济: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把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商企业在通商口岸建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