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海洋环境监测技术课件海洋监测技术方法分解
2-海洋环境监测技术课件海洋监测技术方法分解
分析方法 PH计法 盐度计法 碘量分析法 碱性高锰酸钾法 磷钼盐分光光度法 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 镉柱还原比色法或锌镉还原法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纳氏试剂比色法 冷原子吸收法 原子吸法、极谱法 原子吸法、极谱法 原子吸法、极谱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 气相色谱法 重量法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过硫酸钾氧化法、总有机碳测定仪法 荧光分光光度法 发酵法 显微镜形态鉴定直接计数法 过硫酸钾氧化法 色-质谱联用法
分析方法
PH计法 重铬酸钾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重量法
2.3 监测频率和监测时间 • 近岸区(含港口、入海河口、排污口)水质监
测每年3次,近海区每年1次,海域沉积物每2年1 次;生物残毒监测每年1次(生物成熟期);大气 监测每年3次,各海区监测时间为: • 渤黄海:5、8、10月 • 东海:4-5月、8月、12月 • 南海:3、7、10月 注:近海监测及沉积物监测于8月进行。
序列相关 样本之间存在相 找出某些规律 关
2.4.2 监测数据的表示方法
(1)平均值包括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 (2)对数量的均值表示法 (3)超标倍数和超标率。超标是指监测值劣与海水水质
标准而言(或其他质量标准)。超标倍数指监测值超出 标准值的倍数。因海水水质标准分4个级别,应注明超 第几级标准。
表2.2 海洋沉积物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项目
分析方法
总汞 铜 铅 镉 六六六 DDT 多氯联苯 油类
有机质 硫化物
粒度 砷
冷原子吸收法 原子吸收法 原子吸收法 原子吸收法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 度法 重铬酸钾氧化-还原容量法 碘量法 粒度计法、沉积法、筛析法 砷钼酸-结晶紫外分光光度法
2.1.5 大气监测项目及分析技术方法 大气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见表2.4所示。 表2.4 大气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序号 1
2 3 4
项目
总悬浮颗粒物 铜 铅 镉
分析方法
重量法 原子吸收法 原子吸收法 原子吸收法
2.2 港口、入海河口、排污口监测项目 2.2.1 入海河口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入海河口监测项目及分析技术方法见表2.5所示。
2.1.4 海洋生物残毒测定项目与分析技术方法 生物残毒测定项目与分析方法见表2.3所示。 表2.3 生物残毒测定项目与分析方法
序号 1 2 3 4 六六 DDT 多氯联苯
分析方法
冷原子吸收法 原子吸收法 原子吸收法 原子吸收法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表2.5 入海河口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项目
分析方法
pH值 pH计法
氯化物 盐度计法或银量滴定法
溶解氧 碘量法
化学需氧量 碱性高锰酸钾法、酸性高锰酸钾法
活性磷酸盐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铵-氮 纳氏试剂比色法、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总汞 冷原子吸收法
实可靠的环境管理统计数据和社会调查资料进行 分析。
(2)根据海洋监测平均值、范围值、超标率等统计指标, 按环境要素和时空质量变化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和定量描述。 (3)污染趋势分析,根据历年海洋监测结果,统计处理后 与标准值进行分析对比,找出时间(年、月等)、空间(站 位或不同层次)的污染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4)污染原因分析,进行环境污染对生态破坏、海域环境 污染对海岸带综合管理与发展沿岸经济的影响分析,探讨海 洋污染的突发性(污染事故等)和渐变性(如城镇建设、乡 镇企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等)因素,阐明污染特征。
2 海洋监测项目与分析技术方法
2.1 海区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2.1.1水文气象 水文气象监测包括气温、气压、风向、风速、简易天气现 象、水温、水深、水色、透明度、海况。
2.1.2 水质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水质监测项目包括pH值、无机物和有机物等。主要分析
项目和分析方法见表2.1。 2.1.3 海洋沉积物监测项目及分析技术方法
2.4 监测数据的统计特征和表示方法。 2.4.1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的统计特征
监测数据的统计特征有:数据中心趋向、变异性、 分布形状、季节性和序列相关等。
表2.7 数据的统计特征
数据特征
方法
备注
中心趋向
样本平均、中位 数、算数平均、 方块图
正态分布用样本平均,对数正态分布 用样本算术平均,其他用样本中位数
超标倍数= C C0 C0
式中:C:超波监测数值;
超标率=
超标数据个数 总监测数据个数 100 %
(4)统计表。 (5)统计图。曲线图、直方图等方式表示时空的变
化。如监测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直方图、环境质量 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沉积物中污染物含量垂直分 布图等。
2.4.3 监测资料的分析 (1)资料分析以海洋监测数据为依据,同时引用翔
在进行监测资料分析时,可采用多元回归、多因子相关 分析和模糊聚类评价等方法。
铜
原子吸收法、极谱法
铅
原子吸收法、极谱法
镉
原子吸收法、极谱法
油类 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
多氯联苯 栖息色谱法
悬浮物 重量法
入海径流量
2.2.2 直接入海排污口 直接入海排污口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见表2.6所示。
表2.6 直接入海排污口
序号 1 2 3 4 5
项目
污水流量 PH值
化学耗氧量 油类 悬浮物
海洋沉积物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见表2.2所示。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表2.1水质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项目 PH值 盐度 溶解氧 化学需氧量 活性磷酸盐 亚硝酸盐-氮 硝酸盐-氮 铵-氮 总汞
铜 铅 镉 油类 多氯联苯 悬浮物 砷 总有机碳 叶绿素a 类大肠菌群与异养群 有毒藻类 总磷 其他难降解有机化合物
分散程度
样品标准偏差范 围 四分位数间距
估计数据组分布的离散程度 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区间为样本统计量
分布形状 方块图 直方图
可解决位置和分散问题 是表达分布形状的直观方式
季节(或某时 可进行各种检验, 季节性是一种有规律、可预测的环境 间内)变异 以时间序列作图 变化参数,是海水数据分析考虑的重
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