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人生的救赎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读后感人的一生之中不可能都是顺境,不可能不遭遇挫折、痛苦甚至绝望。
在挫折、痛苦甚至绝望面前,是选择低头妥协慢慢绝望还是抗争搏斗去改变它,这永远取决遇我们自己。
希望是人生的救赎。
只要你充满希望,不管我们受到什么样的困难,挫折之后,仍然能够生存;只要你执着能够持之以恒,你就能够改变并到达希望的彼岸。
熊培云在中央电视台的演讲《自由在高处》特别引用《肖申克的救赎》这部影片的三个经典片段并附三个剧照,我想许多人都看过这部片子。
影片故事情节很简单:被诬谋杀自己的妻子及其情夫的银行家安迪被判终身监禁来到了肖申克监狱。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开始用自己丰富的金融知识帮助狱卒们“合法”地逃税,甚至帮助典狱长洗钱,以此换得一些对囚犯、对自己稍微宽松的待遇。
他甚至不厌其烦地给州政府写信,并在几年后得到了回应---州政府向肖申克捐赠了图书、唱机、甚至史无前例的监狱图书基金—每年500美金。
然而安迪终于从一个新来的囚犯那儿得知了自己妻子被杀的真相,当他向典狱长提出申诉的要求时却遭到了粗暴的回绝。
因为此时贪婪的典狱长已将安迪当作自己谋取暴利的摇钱树,他甚至不惜杀掉那个知情的囚犯从而将安迪永远地留在肖申克来满足自己对于金钱无止境的贪欲。
安迪对于法律公正的幻想破灭之后,终于不动声色地走上了自我救赎的道
路,并在一个月黑风高、闪电交加的深夜,安迪成功地穿越了自己十九年来挖成的秘密通道,重新获得了自由。
无论是什么,都关不住希望,一切皆因希望而起,一切只要有了希望便变成可能。
电影之中有一句话:有些鸟儿是永远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
希望是关不住的,主人公安迪他看上去懦弱,但实际却非常坚强。
他不怕毒打,坚持自己的意见。
他聪明而有学识,善待他人,善待自己,最重要的是他从没忘记自己是个有尊严的人,从没忘记自由的希望。
因为。
有了希望,肖申克监狱不过是一座形同虚设的监狱,有了希望,一把小小的锤子便可以救赎生命,可以救赎自由。
有了希望安迪可以在救赎自己的过程中尽情的享受每一个小小
的乐趣,并将这乐趣传播开来,将希望播种在每个人心里。
“希望”和“信念”如果连同他们的肉体一同被禁锢起来,那就是哀大莫过于心死,漫漫无期的岁月,寂寞无望的日子,精神一点点被磨蚀,灵魂逐渐在扭曲,心灵走向麻木,直到自己已经感觉不到麻木。
持之以恒的执着,你就能到达希望的彼岸。
执着是上天赋予我们的无坚不摧的武器;一个人的力量有多大,取决于他潜在的希望有多远大。
当主人公的朋友瑞德认为用一把小锤要100年才能打洞逃生的时候,主人公安迪实际只用了19年就做到了。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他没有失去越狱的希望,他更加有动力地用常人无法预料的速度和极好的隐蔽能力,用一把锤子挖出了一条隧
道,使他成功越狱,重获该属于他的自由,去过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
在安迪心中,希望就如同熊熊火焰般一直燃烧在他的心中,永不熄灭。
而遗憾的是,现实中我们往往因为无知和软弱,轻易放下了这件武器。
当肖申克从下水管道逃出去跑在雷雨之中,这是什么感觉,是逃脱宿命的兴奋还是对自由的追求还是对灵魂的救赎。
我觉得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解释。
黑暗孤独中真正不灭的引领我们的是希望。
人生其实一件东西最重要,它支撑着我们在艰难的时候依然能够生活下去,那就是:希望。
这是我读熊培云在中央电视台的演讲《自由在高处》的一点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