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材料作文审题的四法三步骤(教案)

新材料作文审题的四法三步骤(教案)

新材料作文审题的四法三步骤(教案)教学目的:初步探寻新材料作文审题的一些规律和方法教学难点:如何拓展材料、联系实际、正确立意教学方法:探讨、点拔导入:近年高考作文新趋势:提供一则材料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函意作文。

新材料作文,有的在审题方面有较大难度,这节课我们的目的就是在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面作一些初步的探寻。

新材料作文,作为高考作文一种命题方式,倍受题者青睐,1997年至1995年19年中被采用了14次,1999年至2004年话题作文一统天下,2005年来,新材料作文“卷土重来”,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这是因为新材料作文既能考查学生的语言功底,表达能力,还可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思想认识能力等,是全方位考查,而且不易猜题、押题、能体现学生真实水平。

正因如此,这种形式审题难度大,是作文的难点,必须深入探讨。

古人云:“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

又说:“故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也,即作者立意之本意也”。

古代先贤以“帅”、“主脑”为喻,形象地说明了文章中心的重要作用。

高考作文立意不准,则文不扣材,离题万里,满盘皆输。

因此,准确把握材料内涵,正确审题立意,乃是此种作文形式的关键一环,那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该如何进行呢?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2007年8月24日,6名俄罗斯户外运动爱好者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新疆和田玉龙喀什河漂流遇险。

9月21日,35岁的滋味列夫和28岁的保托夫在不毛之地各自单独生存25天后,被中俄搜救队发现,奇迹生还。

其余3人遇难,1人失踪。

据中俄搜救队指挥员介绍,滋味列夫和保托夫之所以能奇迹生还,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身体素质比较好,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野外生存比较有经验。

特别是在玉龙喀什河上游天气恶劣(白天温度30摄氏度以上,夜晚零下5摄氏度以下),地理环境复杂,在没有任何食物吃的情况下,两位运动爱好者能采取倒时差生活的办法,在白天光照强,温度好的时候睡觉,晚上天气冷的时候则行走,锻炼,以维持自身身体的热量体力,为营救工作争取了时间。

要求:请你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标题自拟,立意自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

二、学生可能拟定的题目(讨论):1.只要坚持就能成功2.磨难出人才3.珍惜生命4.永不放弃生命5.知识改变命运6.生存需要经验7.以经验之心,筑生命之塔8.成功等于健康加经验三、角度?最佳角度?角度不是一句话?角度不能偏离材料整体。

角度是看问题的出发点。

如何理解材料的角度问题?审题出现偏差的原因:①角度理解有误;②不能整体把握材料的内涵,主旨整体把握材料的审题方法:1. 最常见,易出新意的方法――要素分析法2.最保险,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3.最方便快捷,但有风险的方法4.最易操作,提炼观点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最常见,易出新意的方法――要素分析法对题目所给材料的角度的确立,我们一般使用“要素分析法”:方法――三步走:第一步,分析材料中“人物”、“因果”、“情感”等要素1.有几个人物,就有几个角度2.有几个原因,就有几个角度3.有几种情感,态度,就有几个角度――这“情感”“态度”即可是材料中人物的,也可以是命题者的,也可以是我们考生的第二步,根据要素确立角度角度分优劣:主要人物,主要原因,新颖独特,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角度,贴近生活的角度,自己驾轻就熟,材料丰富的才是最佳角度。

第三步,组句:角度关键词+态度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滥竽充数”(《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愍王立,好一一聴之,处士逃。

”):1.南郭先生:①否定(传统的观点):“充数”-→“逃之夭夭”(侧重点在一个“充”字上)②肯定:知道“逃”,尚有“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能“幡然悔悟”。

因此,南郭先生比起现在某些人来,还有可爱之处。

(侧重点在一个“逃”字上)2.齐宣王:①否定:“大锅饭”,奖惩不明②肯定:“大锅饭”,集体化大生产,社会的进步3.齐湣王:①否定:②肯定:4. 南郭先生的同事:①否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知情不报,对南郭先生不帮不教,更有甚者可能还幸灾乐祸。

②肯定:第二种方法:最保险,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概括中心法第一步,概括中心:人物﹢事件﹢结果第二步,提炼道理(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第三步,组织观点句,压缩成主谓宾句子示例:1.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滋味列夫和不保托夫野外遇险,最后奇迹生还。

2.结果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文中提示句:之所以能奇迹生还,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

道理: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丰富的经验,变通的办法能创造奇迹。

3.组织观点,压缩成主谓宾句:经验创造奇迹;变通创造奇迹;以经验之心,筑生命之塔;第三种方法: 最方便快捷,但有风险的方法――由果溯因法第一步,从结果入手:创造奇迹第二步,找出原因(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身体素质 经验 变通 改变第三步,组句(原因作主语﹢谓语﹢结果作宾语):①健康的体魄 创造 奇迹②用丰富的经验 打造人生奇迹③改变成就人生奇迹再如:一位在丹麦留学的中国留学生每天到湖边散步,发现湖的四周有很多人垂钓,但奇怪的是他们每个人腰间都挂着一把一米长的尺子,他们每钓上来一条鱼便在那尺子上比划,若不够长度的鱼便又抛回湖中,条条如此,不厌其烦。

那个留学生觉得奇怪就问其中一个渔人:“是不是政府规定不许你们钓小鱼?”那个渔人笑了笑说:“这和政府没有任何关系,我们把小鱼放回湖中,等它们长到够大了再钓上来不是更好吗?”请根据你对以上文字的理解与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所写内容应在上边材料函盖的范围之内。

丹麦人钓鱼把小鱼放回湖→等长大再钓→做事、为人需要等待、放弃→ (压缩) (推因) (联想) 又如:一锅米饭,放到第二天,水汽就会干了一些;放到第二天,味道恐怕就有问题;第四天学会等待学会放弃注意可持续发展 (立论)我们发现,它已经变坏了,再放下去,就要发霉了。

可是,生活中还有另一种情况,在古代,父母生下女儿,就在地窖里埋下一坛米做的酒。

十七八年后,这酒竟然成了女儿婚礼上的佳酿,人们还给它起了个美丽而惹人遐想的名字:女儿红。

请根据你对以上文字的理解与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所写内容应在上边材料函盖的范围之内。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列,回家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这个好工人,问他能否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

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用的是次品材料,干的是粗糙活。

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你的房子,”老板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

早知道是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粗制滥造呢?写作要求: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实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准抄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实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准抄袭。

老木匠建房子→目瞪口呆、无地自容→给别人建房粗制滥造→经营人生生活→(压缩) (推因) (联想)方法规纳:压缩 → 推因 → 联想 → 立论↓ ↓ ↓ ↓抓对象 抓关键 抓对应 抓本质第四种方法:最易操作,提炼观点的方法――话题提炼法第一步,找出关键句、提示句:之所以能奇迹生还,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

第二步,提炼出话题:奇迹 身体素质 经验 变通 改变第三步,组句(话题关键词﹢谓语﹢话题关键词):①体魄 奇迹 人生②经验 奇迹大门的金钥匙四、实用操作:请运用由果溯因法,完成下面材料作文的审题训练:马嘉鱼很漂亮,银肤燕尾大眼睛,平时生活在深海中,春夏之交溯流产卵,随着海潮漂游到浅海。

渔人捕捉马嘉鱼的方法挺简单:有一个孔目粗疏的竹帘,下端系上铁,放入水中,有两只小艇拖着,拦截鱼群。

马嘉鱼的“个性”很强,不爱转弯,即使闯入落网之中也不会 米饭 发霉 人生的过程地窖里埋下 17、18年成功的过程 人生需要锻造成 成功需要艰辛努力 环境、条件对人的影响 做事要注意方式、方法 露置 三、四天 深置 17、18年 米饭 美酒 (压缩) (推因) (联想) (立论) 认真对待人生、生活 积极主动对待人生 生活是自己创造 做事善始善终 (立论)停止。

所以一只只“前赴后继”地陷入竹帘孔中,帘孔随之收紧。

孔愈紧,马嘉鱼愈激怒,瞪起鱼眼,张开脊鳍,更加拼命往前冲,结果被牢牢卡死,结果为渔民所获。

第一步,从结果入手:马嘉鱼死了第二步,找出原因(关键句):不爱转弯,不思改变第三步,组成观点句:原因作主语﹢谓语﹢结果作宾语①改变,为自己开一扇天窗;退一步,海阔天空②墨守成规,自掘坟墓;只有改变,才能生存③冲动等于死亡;错误越深,陷得越深五、小结1.全面地分析材料中的要素,才能多角度地审题,才能“反弹琵琶”,才能写出新意。

2.材料的主旨就是你要写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你写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你准备写的散文的情感。

3.材料的关键词就是你所写作文的话题,你要围绕关键词或肯定或否定或辩证地看待分析,归纳出鲜明的结论。

4.材料的情感就是你的情感,你要围绕此情感或褒扬或贬斥。

六、操练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个挑水工有两个水罐完好无损,另一个水罐有一条缝隙。

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从远远的小溪运到主人家,而那个破损的水罐到达目的地时只剩下半罐水了。

完好的水罐为自己的完美感到骄傲,可怜的有缝隙的水罐则为自己的缝隙而惭愧。

挑水工对有缝隙的水罐说:“我希望你注意路旁那些美丽的花儿。

我在你这边撒下了花种,每天我们从小溪边回来的路上,你就浇灌了它们。

”那些美丽的花儿,正是在这只有缝隙的水罐漏下的水的滋润下成长,美化了我们这个家园。

努力把自己的水罐罐满,并保持这种完满,没什么不好,可是,如果我们能为身边的花朵们留一点缝隙,给别人一点滋润,我们这个世界也许会色彩斑斓,更加美丽。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或者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立意,文体自定,题目自拟,800字以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