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三大政策性银行

我国三大政策性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一、性质与任务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4年4月19日发出的《关于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通知》(国发[1994]25号)成立的国有农业政策性银行,直属国务院领导。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和经批准开办的涉农商业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业务上接受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

二、组织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机构设置上实行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制;在管理上实行总行一级法人制,总行行长为法定代表人;系统内实行垂直领导的管理体制,各分支机构在总行授权范围内依法依规开展业务经营活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设在北京。

其分支机构按照开展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需要,并经银监会批准设置。

截至2006年底,除总行及总行营业部外,设立省级分行30个;地(市)分行(含省级分行营业部)330个,地(市)分行营业部210个,县(市)支行1600个,县级办事处3个。

目前暂未在西藏自治区设立分支机构。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系统现有员工约5.9万人。

三、业务范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由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的需要并考虑到农发行的承办能力来界定。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以来,国务院对其业务范围进行过多次调整。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目前的主要业务是:(一)办理粮食、棉花、油料收购、储备、调销贷款。

(二)办理肉类、食糖、烟叶、羊毛、化肥等专项储备贷款。

(三)办理粮食、棉花、油料加工企业和农、林、牧、副、渔业的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

(四)办理粮食、棉花、油料种子贷款。

(五)办理粮食仓储设施及棉花企业技术设备改造贷款。

(六)办理农业小企业贷款和农业科技贷款。

(七)办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贷款。

支持范围限于农村路网、电网、水网(包括饮水工程)、信息网(邮政、电信)建设,农村能源和环境设施建设。

(八)办理农业综合开发贷款。

支持范围限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和农村流通体系建设。

(九)办理农业生产资料贷款。

支持范围限于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和销售环节。

(十)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

(十一)办理业务范围内企事业单位的存款及协议存款、同业存款等业务。

(十二)办理开户企事业单位结算。

(十三)发行金融债券。

(十四)资金交易业务。

(十五)办理代理保险、代理资金结算、代收代付等中间业务。

(十六)办理粮棉油政策性贷款企业进出口贸易项下的国际结算业务以及与国际业务相配套的外汇存款、外汇汇款、同业外汇拆借、代客外汇买卖和结汇、售汇业务。

(十七)办理经国务院或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四、资金来源与运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注册资本为200亿元人民币。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运营资金的来源是:(一)业务范围内开户企事业单位的存款;(二)发行金融债券;(三)财政支农资金;(四)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五)同业存款(信用社以及财务公司、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办的存款业务)(六)协议存款(七)境外筹资。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运营资金来源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贷款,从2005年开始加大了市场化筹资的力度,目前暂未开展境外筹资业务。

截至2006年12月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向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余额3870亿元,金融债券余额3131亿元。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运营资金目前主要用于粮棉油收购等流动资金贷款。

截至2006年12月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为8844亿元,其中粮油贷款7454亿元,棉花贷款1173亿元。

五、发展历程为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94年4月19日发出《关于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通知》,批准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章程和组建方案。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于1994年6月30日正式接受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划转的农业政策性信贷业务,共接受各项贷款2592亿元。

1995年4月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完成了省级分行的组建工作。

1996年8月至1997年3月末,按照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增设了省以下分支机构,形成了比较健全的机构体系。

1998年3月,国务院决定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办的农村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粮棉企业附营业务等项贷款业务划转到有关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集中精力加强粮棉油收购资金封闭管理。

2004年以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逐步拓展。

一是根据国务院粮食市场化改革的意见,将传统贷款业务的支持对象由国有粮棉油购销企业扩大到各种所有制的粮棉油购销企业。

二是2004年9月,银监会批准农发行开办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贷款业务。

三是2006年7月,银监会批准农发行扩大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业务范围和开办农业科技贷款业务。

四是2007年1月,银监会批准农发行开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和农业生产资料贷款业务。

目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已形成了以粮棉油收购信贷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信贷为一翼,以农业和农村中长期信贷为另一翼的“一体两翼”业务发展格局。

六、对外往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以来,与国际金融组织和有关国家金融机构建立了广泛联系。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亚太农协和国际农业信贷联合会的正式会员,总行行长出任亚太农协执行委员会的中国执行委员,国际农业信贷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近期成为国际金融协会的联系会员。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先后组团考察了亚太地区和欧美地区多个国家的政策性银行和有关金融机构,与日本农林渔业公库、泰国农业和农业合作社银行等分别签订了双边人员交流协议。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已与26家国外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于1997年7月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中国农村信贷扶贫国际研讨会;2000年10月,在北京成功承办了亚太农协第42届执委会会议;2003年9月,在北京成功承办了亚太农协第14届大会暨第46届执委会会议。

2007年4月,在昆明成功承办了亚太农协农村金融政策与监管框架高层论坛暨第52届执委会会议。

七、农发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学习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发展为宗旨,大力弘扬和培育“至诚服务、有效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核心理念,努力打造“建设新农村的银行”的品牌形象,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丰富管理内涵和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为农发行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为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八、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通过全行上下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符合现代银行要求和农村政策性金融规律的体制机制、管理制度,形成全体员工自觉实践我行核心理念、自我规范与约束职业行为的局面;建设全员学习、全程学习的学习型银行,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提高执行政策能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打造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品牌,不断提升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全面增强我行的凝聚力、创新力、执行力和核心业务能力,实现企业文化与我行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我行的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一。

九、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1、全力打造“建设新农村的银行”的品牌形象;2、大力弘扬和积极培育农发行企业文化核心理念;3、实施制度文化建设,规范员工行为。

提高管理效能;4、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建立视觉识别体系,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1、牢牢把握“四个结合”;2、广泛开展企业文化的学习、教育和宣传活动;3、积极培育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点;4、大力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5、全面加强专业文化建设。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国家开发银行官方网站网址:/国家开发银行于1994年3月成立,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2008年12月16日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注册资本为3000亿元。

我国最大的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转型为商业银行,标志着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目前在全国设有32家分行和4家代表处。

自1994年成立以来,开行认真贯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有力支持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命脉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重大项目及配套工程建设中,发挥长期融资领域主力银行作用。

截至2007年底,国开行成立时的500亿元注册资本金已形成3200亿元的净资产;不良贷款率在1%以内,本息回收率连续9年保持先进水平。

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开行坚持与时俱进,把融资优势与政府的组织优势相结合,用建设市场的方法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构建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体制动力,实现项目建设和体制建设双成功的目标。

职责和使命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于1994年,直属国务院领导,以“增强国力,改善民生”为使命。

(一)国家开发银行贯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筹集和引导社会资金,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致力于以融资推动市场建设和规划先行,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和国家重点项目建设;(二)向城镇化、中小企业、“三农”、教育、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社会发展瓶颈领域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三)配合国家“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业务。

国家开发银行坚持以市场化方式实现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努力保持和发展国际先进的市场业绩,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增强国力,改善民生”的使命。

战略重点(一)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建设。

(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三)加快推进国际合作业务,交流发展经验。

(四)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为切入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加强对中小企业及教育、医疗等社会瓶颈领域的支持,承担社会责任。

(六)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促进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发展。

十年中,开行累计向“两基一支”领域的重要行业4000多个项目发放贷款16000多亿元。

黄河上下,大江南北,西北边陲,东南沿海,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到处都有开行的足迹和身影。

在重大项目建设中,开行发挥政府和市场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构造信用结构,积极“铺路”、“搭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

近年来,开行把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能源、交通等“瓶颈”行业,严格控制贷款投向重复建设高发领域。

2004年里,开行在这些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重点支持了国家石油储备、南水北调、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等一大批国家重大项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