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会计学原理》第2章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会计学原理》第2章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3)能够在可预见的未来带来经济利益 。
(本质特征)
(4)可以货币计量
(接下页)
2020/11/20
22
2020/11/20
23
第三节 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2.资产的分类与计量: ◆流动资产: 银行存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等。 ◆非流动资产:可供出售 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 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 性房地产、 生产性生物资 产 等。 ◆ 资产计量的基础,重要 的就是历史成本。其它计 量属性也在一定应用。
最后,会计主体假设还揭示了会计人员在进行具体的信息加 工、处理时的明确立场。
二、持续经营假设 ◆ 定义:信息处理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经营为前提。 ◆ 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在会计方法的选择上有很大差别。 ◆ 当持续经营假设不再适用时,应改按“企业清算”会计方
法进行会计处理。
2020/11/20
3
第一节 会计假设
货币购买力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 缺陷: 这种计量单位的调整换算过程比较复杂。目前只在
“通货膨胀会计” 中应用过。
2020/11/20
18
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
(二)会计计量属性 (5种) ◆ 会计计量属性:是会计事项予以货币量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1.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 历史成本计价,是指企业各项财产物资在购置时应当按照实 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物资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 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一律不得自行调帐) ◆ 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下,不仅资产而且负债也需要按照历史
2020/11/20
29
第三节 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2.所有者权益的来源: (1)投入资本(包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损失;(如,资产评估
时) (3)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
◆ 确认比较容易:发生时确认。 ◆ 所有者权益的计量,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2020/11/20
30
第三节 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二、动态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一)收入要素
1.收入的概念及特征
◆ 定义: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 者
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 收入的特征:
(1)是在日常经营中产生;(非日常不包括)
(2)收入增会使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 收入实现会使权益 增加;
2020/11/20
4
▪ 各国
2020/11/20
5
第一节 会计假设
四、货币计量假设 ◆ 货币计量假设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记帐本位币) 二是货币价值是稳定的(币值稳定假设)。 ◆ 记帐本位币:在会计上被选用的作为统一的计量货币,
称为记帐本位币。(首选本国货币 ) ◆ 当币值稳定假设不再成立,应该采用特殊的会计处理方
法。如,物价变动会计。
2020/11/20
6
第一节 会计假设
▪ 会计假设总结: ▪
2020/11/20
7
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
一、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 二、会计确认与会计确认标准 三、会计计量单位与计量属性
2020/11/20
8
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
一、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权责发生制
2020/11/20
20
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
4.可变现净值计量属性 ◆ 可变现净值,又称为“预期可脱手价值”,是指在正常
经 营过程中,某项资产可期望带来的现金净额。 ◆ 适用:短期内将要出售的资产 。 5.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计量属性
◆ 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是指在正常状态下,资产所带来 的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即,折现价值),减去为取得流 入量所需的现金流出量现值的差额价值。 ◆ 适用:某些长期债权、长期债务的计量。(利率因素)
◆ 定义: 会计信息系统所处理和提供的信息严格限定在具 有一定独立性的单位(会计主体)之内。
◆ 在应用时,涉及三层含义:
首先,会计主体假设的目的在于明确进行会计加工处理的
空间范围和界限。
(接下页)
2020/11/20
2
第一节 会计假设
其次,可否列为会计主体不是一成不变的。( 注意:会计主 体与法律主体的区别)
(2)费用会使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 ( 资产减少并不都为 费用,如偿债。)
(3)费用最终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权益减少的并 不都是费用,如评估减值。)
(4)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益流出。(接下页)
2020/11/20
33
第三节 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2.费用的分类与计量: ◆ 费用按照与生产产品的相关程度或按经济用途分类,可以
2020/11/20
27
第三节 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三)所有者权益要素 1.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及特征
2020/11/20
28
第三节 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接上页) ◆ 所有者权益具有下面的基本特征: (1)所有者权益是在整体上、抽象意义上与企业的净资产保
持数量上的关系。 (2)参与利润分配; (3)投入的资金不需偿还; (4)清算权在债权人之后。 (接下页)
14
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
(二) 会计确认标准
◆ 会计确认标准:是判断经济活动是否可作为 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会计事项的要求和依据。
◆ 通常,会计确认的标准可以参照以下五个方 面:
1.可计量性 2.可定义性
3.可分割性 4.可靠性
2020/11/20
5.相关性
(需同时符合) 15
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
◆
2020/11/20
9
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
◆ 权责发生制与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假设有着直接的联系。 在权责发生制下,会产生应收、应付款项以及应计收入、应 计费用等等项目。 (期末需调帐)
2020/11/20
10
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
◆ 注意: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是收付实现制。
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4)可以简化计量手续,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 缺陷:物价变动大时,不能真实反映会计信息。
2020/11/20
17
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
2.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 ◆ 定义:就是以各国货币的一般购买力水平或实际交换比率作
为计量单位。 (需对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做出调整) ◆ 优点: 这种计量单位的存在以物价变动为前提 ,能够反映
◆ 收付实现制下,期末不需调帐。
2020/11/20
11
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
二、会计确认与会计确认标准 (一)会计确认 初始确认、再确认的概念 ◆会计确认,是指某一交易、事项应否、如何和何时作为一
项要素加以记录和列入会计报表内容的过程。包括初 始确认和再确认两个步骤。 ◆初始会计确认 ,是指对发生的经济活动按照一定标准确 定其是否为会计事项的过程。 ◆需要注意初始确认中的“会计事项”概念。 (接下页)
三、会计计量单位与计量属性 (一)会计计量单位 ◆会计计量:是指确定某项经济业务对有关项目所产生的影响
额的大小的过程。 (贯穿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中) ◆ 会计计量单位:指对计量对象量化时所采用的具体标准。包
括货币计量单位、实物计量单位和劳动的计量单位。 ◆ 为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货币计量单位在会计上可采用 名义货币单位和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两种货币计量单位。
2020/11/20
21
第三节 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分类,包括静态要素和动态 要素。
一、静态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一)资产要素
◆ 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为企业所拥有
或控制,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资产的特征:(1)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
(2)拥有或可控制。
备制造业、建筑企业等,是按照生产的完工进度或完工比例 提前确认收入。 (已赚得, 4个确认条件)
③在销售后确认收入: 特殊销售方式,收款时间跨度大, 收款风险大。如,分期收款销售商品 。 (可实现) (2)收入的计量 ◆ 通常,对收入的计量一般以交换价格为依据。 特殊业务收 入的计量往往需要根据合约或合同的有关规定。如,分期收 款销售商品 。
2020/11/20
12
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
◆ 会计事项:企业经济活动 中可以在会计上加以记录的交
易、事项,称为会计事项。 ◆ “交易” :非仅商品或劳务交换行为。与外界一切单位之
间发生的每一项往来,只要能够用货币形式加以计量、 记录和反映,都称为“交易”。 ◆“事项”:指发生在会计主体内部、可以用货币形式加以 计量、记录和反映的内部经济活动。(接下页)
第二章 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第一节 会计假设 一、 会计主体假设 二、持续经营假设 三、会计分期假设 四、货币计量假设
2020/11/20
1
第一节 会计假设
◆ 将会计核算中对某些难以确切界定的,但对会计工作有重 大影响的问题,根据一般的正常情况所做的合理判断, 称为会计假设(或会计前提)。
一、会计主体假设:
(4)可货币计量
(接下页)
2020/11/20
26
第三节 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2.负债的分类与计量 ◆ 负债按照偿还期长 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非 流动负债两大类 ◆ 负债的计量,总体 上是按照负债发生时所 确定的交易价格而定。 但需要注意:流动负债 不计利息、金额不变动、 金额估计问题;非流动 负债计利息。
成本计量属性进行计价。 ◆适用: 一般在物价变动不大的情况下使用。 (接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