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写话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写话教学策略

探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
1578(2011)02—0127—02
写话教学一直一来是困扰低年级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

面对六七岁的孩子,怎样科学地进行写话教学,从而为整个作文教学起好步、开好局呢?《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写话目标中明确提出:“低年级写话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由此可见,低年级写话,重在培养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

”于是,怎样激发学生写话兴趣,如何为学生创作一个激发写话灵感的平台,就成了我们一直思考与探索的课题。

1 自由表达。

培养写话的兴趣
不作限制,让孩子敞开心扉,这是培养写话兴趣的第一要务。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低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后,就自然会有阅读和写话的愿望。

就写话而言,教师要顺应儿童这一心理规律,一开始得给他们充分的自由,不要作任何的限制。

学生喜欢写什么,就让他写什么,喜欢怎么写,就让他怎么写,能写多少,就让他写多少。

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玩吹泡泡,他就写下这样几句话:“我最喜欢吹泡泡了。

吹出来的泡泡大大的、小小的,五颜六色,漂亮极了!这些泡泡飘啊飘,飘到龟山公园,飘到好朋友的家。

”在写话的时候,学生的心灵完全处于自由、快乐的状态,写话的思路,想象的空间也被打开了,一句句童言稚语
就会从孩子们心底流淌出来。

他们就会感受到写话原来是很简单的作业,是很有趣的作业。

2 改变评价方式,感受写话的快乐
语文老师差不多都有这样的感受,以往耗费了不少精力批改的作文,学生总是懒得看一下教师的评语,只关心自己得了几分。

因为教师在写评语时只注重学生是否写得生动具体,语句是否通顺,通常带有居高临下的意味,这种权威命令式的评语不容易唤起学生对写作的积极情感,自然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不见提高。

新课程改革以来,笔者改变了以往的评价方式。

变那种单纯侧重对学生学法指导、理论说教,为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对话谈心,用一种清新的语句来评价他们的写话。

有一个女同学写了她去老师那儿学钢琴,那天她弹得非常好,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她觉得那一天非常快乐,非常难忘。

笔者给她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你的钢琴弹得那么好,老师真想听你弹一曲。

这难忘的一天,希望能成为你今后学钢琴的动力。

”写话本发下去后,这孩子高兴地找到笔者,她悄悄地对笔者说:“老师,你有空去我家玩,我就可以弹给你听了。

”笔者听了心里非常高兴,因为孩子已经在注意老师的评语了。

教师评语应是带有评价性质的读后感。

是一种设身处地的真实体验,评语应成为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放飞学生心灵的草坪。

评语的改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写话积极性和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表达,喜欢写话,觉得那是一种乐趣,而不再是一种负担。

3 在“流动写话本”、和“接力日记”中。

体验写话的乐趣
为了让学生体验成功,笔者在班级设立了两本“流动写话本”,让每次写话写得好的同学把他们的美文抄在上面,作为班级的写话读物,提供给其他同学阅读、学习。

这些美文,时时在班中产生了惊叹、倾慕和轰动效应。

这样,一是对写得好的同学的一种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体验写话的快乐;二是对其他同学的一个促进。

这种方法实行了一段时间后,效果非常显著。

有的同学经常问:“老师,我的写话能不能抄在‘流动写话本上’呢?”有的同学经常把“流动写话本”拿去欣赏、学习、借鉴,他们从同班同学的写话中明白了自己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萌发了他们“跳一跳,尝到甜果”的动力。

这样一来,学生都在积极地、认真地对待每一次写话,都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作品出现在“流动写话本”上。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写话兴趣大大提高了。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机会,笔者又在班上设立了四本“接力日记”。

每天自愿由四位同学写,第二天早晨利用早读课的时间,让他们读读自己的日记,读后让大家评价,好在哪里,哪里需要修改。

学生对“接力日记”的兴趣非常浓厚,常常有学生来“预定”,“老师,x月x日是我的生日,那天的‘接力日记’让我写”;“老师,双休日我写,因为我要和爸爸妈妈去爬山,有材料写”……在学生写日记前,笔者要求他们要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前面同学写的日记,这对家长和孩子来说,又创造了一个亲子共读的机会,特别是对孩子的触动很大,别的同学日记中的字写得那么端正,我也要写好字,我写的这篇日记是给大家看的。

一定要认真写。

当孩子在
课上读出自己的日记时,当孩子发现也可以用文字来和大家共同分享快乐时,那种成就感、愉悦感是多么的巨大啊!
“流动写话本”、“接力日记”对孩子成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孩子要写好写话或日记,除了多读、多写、会观察以外。

读同伴的作品是最好的学习,而看到自己的作品在班级发表,无疑是最好的激励。

其次,也给孩子一个交流的平台,大家能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 在“发现”中感受生活的多彩。

感受写话的乐趣
“老师,今天我写什么呀?”“没有什么好写的了。

”孩子们开始嘟着小嘴向笔者诉苦。

是呀,经过一段时间的写话训练,孩子们好像已经把自己的储备用光了,出现了素材的空白
怎么办?笔者决定从培养观察能力人手。

为了便于指导,我引导学生从观察他们最熟悉的同学、教室开始。

笔者告诉孩子们:“我们的教室有一些小变化,我们有许多同学在表现和学习上也有一些变化,睁大你们的眼睛,看谁有新的发现。

”经过几天的观察,孩子们向笔者报告新的发现。

“老师,我发现粉笔盒穿上了蓝色的新衣服了。


“我发现今天卫生角的扫把东倒西歪的,是邓可欣同学把扫把摆整齐的。


“我发现许曼同学的朗读越来越有感情了。


“我发现毛海燕同学每天早晨早早到学校,把栏杆和讲台擦得干干净净的。


渐渐地,孩子们在观察中不断有新的发现,这些新的发现更激发了他们浓厚的观察兴趣。

春天到了,引导他们去发现大自然的变化。

笔者从好朋友郭老师那要了许多的春蚕,送给孩子们养,让孩子们观察春蚕的生长过程。

在观察的基础上,孩子们纷纷动笔,把自己的点点滴滴的“发现”写成了一篇篇充满童趣的观察日记。

现在,孩子们已经由观察动植物,发展到对生活方方面面的观察。

于是,在他们的日记中就有了“我找到春天了”、“可爱的蚕宝宝”、“我的蜗牛长大了”、“鱼是怎样睡觉的”、“溜溜球真好玩”等有趣的话题!这些日记,写出了孩子们在一次次的“发现”当中。

感受着生活的多彩!写出了孩子的发现和喜悦,写出了孩子的天真和个性,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写话的乐趣。

生活是写话的源泉,奥妙无穷的大自然和色彩斑斓的生活为学生写话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关注生活,学会交流,他们会从中猎取到许多感兴趣的写话内容,写话的范围会随之逐渐扩展,写话的水平也会随之慢慢提高。

兴趣是一种内驱力,学生一旦对写话产生了兴趣,就会视写话为一种快乐,一种需要,就会满腔热情地去写话。

学生对写话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为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