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痛的急诊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非创伤急性腹痛的急诊特点和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1例急性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对选取对象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调查数据。
结果:91例急性腹痛患者中,1例患者转诊,转诊率为1.1%,其中79例患者诊断时间在4~20 h内,快速诊断准确率为86.8%,其余11例因为病况复杂,进行血常规检验、便常规检验及X线、CT等设备检查后,在20~40 h内确诊,并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均康复出院。
结论:在对急性腹痛患者进行诊治时,首先应详细地询问患者病况,收集临床资料,并通过相关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查,进而确定患者所患的病症。
若是门诊诊断不能确定患者所患疾病,应该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观察时要对患者的病症进行反复推演,有必要时应该重复X线、B超及CT等相关检查。
标签:急性腹痛;急诊;临床疗效
急性腹痛属于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占所有急诊病历的20%以上[1]。
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为病况急,变化丰富,进展快,一旦诊治延误,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病况严重时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一定的威胁[1-5]。
急性腹痛的因素呈现多样化、综合化,其涉及到内科、外科以及妇产科等学科,多因为腹内组织发生病变与腹外器官或全身器官发生病变而引发腹痛[2-4]。
不同体质的人群,合并系统性疾病不同的人群其腹痛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特征不同,这也给腹痛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扰。
笔者以在本院接受诊治的91例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和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91例急性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9例,女42例;年龄19~58岁,平均29.8岁;病程30 min~19 h,平均3.7 h;患者均有腹痛症状,部分患者伴随恶心、腹泻、发烧、休克、血尿等并发症。
1.2 诊断方法
在询问患者详细病况时,首先稳定患者的情绪,理顺询问思路,对患者的病症情况和病症历史进行详细了解和记录,根据患者腹痛表现的临床症状和病况严重程度和自己判断,适当地安排患者进行X线、B超以及CT等检查,若是有必要,可进行腹穿探查。
在对患者进行诊治时,均要借助相关的辅助设备进行检查,待病况得到确诊与自己判断一致时,直接送往相关科室进行治疗,若初诊不能确定患者所患疾病,再进行全身检查、抽血检查后,做最后确诊后再进行治疗。
1.3 病症诊断详情
对选取的91例研究对象病症确诊所使用的诊治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统计,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91例急性腹痛患者诊断详细情况
确诊病症病例数例(%)诊断依据
急性胃肠炎17(18.6)临床和便常规检查
急性阑尾炎21(23.1)临床、血常规以及B超
泌尿系结石10(11.0)临床、尿常规以及B超
胆结石胆囊炎11(12.1)临床、血常规以及B超
急性胰腺炎9(9.9)临床、血常规以及血尿淀
肠梗阻 7(7.7)临床和腹部切片
上消化道穿孔7(7.7)临床和腹部平片
心肌梗死5(5.5)临床、心肌酶四项以及ECG
卵巢囊肿蒂扭转1(1.1)腹腔穿刺和B超
肝癌破裂1(1.1)临床、腹部穿刺以及B超
结肠癌 1(1.1)临床、腹部穿刺以及B超
其他病症(转诊)1(1.1)-
1.4 治疗方法
对于急性胃炎患者,给予喹诺酮或者头孢菌素类以及氨基糖苷类等口服药物进行抗炎治疗,若是有必要可以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于泌尿系结石患者,给予止痛、解痉等药物进行支持治疗,并根据患者的结石程度行碎石手术治疗,胆石症给予解痉和抗炎药物治疗,需要进行手术患者住院治疗;对于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结肠癌以及消化道穿孔等病症,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术进行治疗。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降血脂、溶血栓等药物治疗,若有必要行心肌搭桥手术;急性盆腔炎、卵巢囊肿蒂扭转、痛经、宫外孕等患者转妇产科进一步治疗。
2 结果
本组选取的91例急性腹痛患者中,除1例患者因为病况严重且复杂,被转诊外,其余90例得到了准确诊断和有针对性的治疗,病症都得到很好的控制和改善,减轻了患者承受的痛苦,其中79例患者诊断时间在4~20 h内,快速诊断准确率为86.8%,转诊率为1.1%。
其余11例因为病况复杂,年龄较高,合并症较多,在接受全身检查、血常规检验、大便检验以及X线、CT等辅助设备的检查后,在20~40 h内经过进一步详细检查或剖腹探查,病症得到确诊,并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控制了患者的病况,均康复出院。
3 讨论
急性腹痛属于急诊内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它具有发病快、变化迅速、病况重等几个特点[1-5],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会造成一定影响和伤害,病症若是严重时,可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威胁[3-4];同时,引发该病的因素较为复杂,呈现综合化,且体质不同、合并症不同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不同[2-5],因此,临床医师在对该病进行诊断和治疗不能操之过急,必须要保证病症的诊断准确性,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否则很容易因为误诊而导致错误用药,进而对患者的身体造成额外的伤害,产生医疗纠纷事故。
在急性腹痛患者病症进行诊断前,首先要详细地对患者的病史、体征以及病况程度进行了解,确保诊断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可行性后,再根据临床资料和自己判断安排相应的辅助检查进行确定。
有研究表明,患者在就诊时,会因为腹部剧烈疼痛而产生紧张不安的情绪,这对病史的收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干扰[5]。
因此,在观察和记录患者主诉腹痛症状时,应该检查全腹压痛、反跳痛以及包块,对患者以前的病史进行记录和分析[4]。
通常来说,引发腹痛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因素主要与腹腔内部有关,腹腔内脏器官、血管组织以及神经组织发生病变而引发疼痛;另一类因素主要与腹腔外部有关,腹腔外部器官、血管以及神经等组织发生病变,导致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从而引发腹部痛疼[6]。
因此,在进行急性腹痛的诊断时,不能仅仅考虑消化道发生病变,其他系统发生病变也可以引发腹痛,尤其是合并诸多病症的老年患者和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病症确诊时,一定要做到全面、综合解剖病情,若是有必要可以为患者安排心电图、MRI、心肌酶四项等检查,以免发生误诊而引发医疗纠纷。
本院通过对选取的91例急性腹痛患者的病况进行分析,借助B超、血常规、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腹痛主诉进行分析,能有效地保证病症诊断的准确率,在患者病症确诊之后,及时送往相关科室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病症采取对症治疗,能快速控制患者的病情,减轻患者承受的痛苦,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
参考文献
[1]曾贵成.探讨研究急诊内科老年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治[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0-11.
[2]董智强.浅谈急性腹痛的临床检查与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163-164.
[3]许雪飞.急性腹痛82例病例研究及诊治思路[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2):365-366.
[4]杜轩,付国权.10例急性腹痛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10):94-95.
[5]宋全军,张红.普通内科门诊172例急性腹痛的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3(20):249-250.
[6]陈力.内科急诊急性腹痛患者260例临床诊断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5):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