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钧瓷工艺流程

钧瓷工艺流程


• 5.素烧:把经过成形后的精坯,不上釉先烧 一次,温度在900 ℃---950℃,以增加坯体 的强度和吸水性,利于上釉操作。
• 6.上釉:把经过素烧后的素胎,采用涮釉、 浸釉、烧釉、刷釉等方法进行上釉,使素 胎表面附着一层具有合适厚度的釉浆。
• 7.釉烧:经过上釉的釉坯,入窑进行烧成。 温度一般在1280℃--1300℃。古代宋钧官窑 采用柴烧,新中国成立后恢复钧瓷生产时 采用煤烧,1994年以后则普遍采用气烧。 烧成时由于温度、气氛的变化以及气候等 的影响,使烧成后的产品具有色彩斑斓、 变化万千的窑变效果。
钧瓷要经过多少道工序方可成器?
• 钧瓷生产自古有“七十二道工序”之说, 主要是讲其生产工艺复杂
• 若以现代生产工序划分,钧瓷生产一般需 加工,造型,制模,成形,素烧,上釉, 釉烧,检选八大工序。
• 1.加工:⑴选料。在矿区寻找性能可靠,质量 稳定,易于钧瓷生产窑变的原材料,并精心进 行挑选。⑵把原材料进行必要的处理。瓷土堆 放于露天料场,进行长期的、循环不断的风吹、 日晒、雨淋、冰冻,使其风化润酥,改善性能。 矿石料需入轮碾进行粗碎,成沙粒状或粉状。 有的需遮阴、防雨、防尘等。⑶细磨。把各种 原料按配比装入球磨机中转动,打成符合质量 要求的泥料或釉料。
• 8.检选:对烧成后的产品,按照钧瓷质量标 准进行检或 缺陷极小,窑变效果一般;精品没有任何 缺陷,有一定的窑变效果;珍品则是精品 中的佼佼者,窑变效果丰富而独特。窑变 效果包括钧瓷产品釉面的色彩、斑点、纹 理、开片及自然图画、意境等。
• 2.造型:根据设计意图造出一定形状的模子。 模子是用石膏或泥料等做成的,用来翻制 模型,然后再用模型制坯,坯出来后和模 子是一样的形状。造型分为两种,一种为 圆器,一种为异型器,异型器包括人物、 动物及各种不规则形状等。圆器用转轮旋 制,而异型器多用手工雕塑、刻制而成。
• 3.制模:把造好型的模子翻制成模型。模 型材料古代用泥,翻制成后烧成模,可用 于脱坯成形。现代普遍用石膏粉加水调制 成浆,使其凝固成模。石膏模既可用于注 浆成形,也可用于脱坯成形。素烧泥模和 石膏模的相同点是都有一定的强度和吸水 性,可反复多次使用。模型一般为内空型, 其内壁的形状即为坯体的外形。
钧瓷工艺流程
• • • • • • • • • • •
钧瓷要经过多少道工序方可成器? 生产钧瓷的主要原料是什么? 钧瓷拉坯、脱坯、注浆所有的泥料有何不同? 钧瓷的造型有几大类? 什么是徒手捏制成型? 什么是脱坯成形? 什么是手拉坯成形? 什么是注浆成形? 钧瓷的胎质分为几种?哪种更好? 钧瓷造型的基本体型为何多是圆形? 钧瓷的足部处理有几种形式?
• 4.成型:根据产品的种类和不同需要,一般成 形有注浆成形、拉坯成形、脱坯成形等几种方 法。⑴注浆成形:把泥浆注如石膏模型中,待 有一定厚度后把多余的泥浆倒出,少顷打开模 型即可取出成形的坯体。⑵拉坯成形:在转动 的轮盘上放一泥团,用手拉制成各种圆形的坯 体。⑶脱坯成形:又称印坯成形,把泥料拍打 成泥片,紧贴在模型内壁压实,对接成形。拖 大瓶时须把泥搓成泥条置于模型内,并拍打成 合适厚度的坯体,连续不断地重复这种过程, 逐渐扩展坯体,直至最后把整个大瓶脱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