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STEAM理念的定格动画促进幼儿多元发展

基于STEAM理念的定格动画促进幼儿多元发展

Selected Paper教研管理■教学智慧基于S T E A M理念的定格动画 促进幼儿多元发展北京市东城区新中街幼儿园穆东燕李丽华动画是不同年龄段幼儿都喜爱的一种美术形式。

动画制作 整合了信息技术与材料发展,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其直观 性、形象性、变化性和自由性等特点,深受小朋友的欢迎。

然而,动画制作在幼儿生活中往往以动画片的形式呈现,幼儿仅处于 观看的位置;而动画片中的内容往往是成人的作品,没有幼儿 的参与,幼儿仅处于欣赏他人作品的状态。

因此,在幼儿园教学 活动中,教师要让幼儿成为动画片内容的设计者,让他们自主 制作表达自己内心情感和体验的动画。

一、概念界定及研究背景(一) S TE A M理念与定格动画STEAM创新教育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与艺术有机融 合的教育形式,其支持学习者以学科融合的方式认识世界,运 用跨学科思维、综合创新的形式改造世界,从而培养学习者解 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定格动画是通过逐格拍摄对象使之连 续播放,从而产生一定的人物形象或其他奇异角色的技术形 式,其与手绘动画、电脑动画共同构成了现代动画的三大门类。

在曰常生活中,动画是非常受幼儿欢迎的一种信息传导方 式,幼儿可以利用动画制作来表达想要的内容。

在制作过程中,幼儿综合运用艺术表现方式和自身经验,熟练操作多媒体设 备,与同伴共同发现并解决问题,表达自己的思想,发展各方面 能力。

在动画制作过程中,我们将科学、语言与艺术领域有机融 合,创造性地表达幼儿对周围世界的独特认识和需要;激发幼 儿探索精神,提升其综合运用自身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与同伴合作、经验的整合利用,以及绘画、剪纸、泥塑、音乐 等艺术表达方式,完成动画制作过程,促进幼儿理性思维和感 性思维的协同发展,全面提升其思维、情感、智慧和人格素质。

这一过程正是STEAM教育理念的核心精神,培养了幼儿人 文意识、民族自豪感、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合 作、设计等“软技能”。

(二) S T E A M教育理念下定格动画的优势1.制作简单,易现成果数字技术的进步使定格动画制作流程变得相对简单,即使没有系统学习过艺术和动画,也可以创作定格动画。

制作定格 动画的方法非常简单,可以通过身边的材料、一部电脑、手机或 iPad,加上独特的创意制作而成。

创作者每次拍摄时只拍一帧, 然后利用拍摄对象的空间位置变化连续放映,形成一个具有运 动假象的、虚拟角色的动画形式,从而制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 定格动画短片。

2. 题材多样,情节单一定格动画的题材较为广泛,可涉及的内容较多,如生活故 事、广告、宣传片等。

动画拍摄的时长也可根据创作者的意愿进 行调整,短则几秒,长则数分钟。

定格动画的时长特性决定了其 难以拥有复杂的剧情。

3. 材料丰富,形式多变现阶段,定格动画走在探索新材料的前沿,追逐创意的形 式使之摆脱了传统材料的枷锁,现实生活中的任意材料都可以 成为拍摄素材,既简单多样,又方便快捷。

此外,拍摄的场地和 空间等也不受拘束,形式较为多变。

(三)幼儿园开展定格动画的现状目前,有些少儿培训机构或幼儿园已经开设了定格动画体 验课,这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及家长的学习兴趣。

我园于2009年也开始了生态式幼儿艺术教育“儿童无稿剪纸”的研究,注重 发现幼儿的美术学习规律,并从教学方法、活动评价、指导用语 等方面出发,转变教师的艺术教育观。

2010年,我园开始接触 儿童动画制作研究,以幼儿的兴趣需要为基础,从个别幼儿拓 展到全班幼儿,活动素材由剪纸拓展到生活中的各类材料,教 师对幼儿的关注由创意到多方面发展。

二、定格动画拍摄,促儿童多元发展定格动画拍摄的过程,是艺术表现的一部分。

动画是极具 情感形式的创造性活动,它有具体形象,有情感渗透,形式多 变,与幼儿本身特有的天真无私、追求生命、自由创造的个性相 吻合。

幼儿在拍摄的同时,需要自创脚本,设计角色,寻找素材,协商拍摄,后期配音,添加音乐,综合运用各领域学科经验,相 互支撑,相互补充。

94E-mail:voujiao365jv@幼教365 ■管理I2018年4月(一)发展幼儿语言和交往能力幼儿期是语言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的语言是在交流 和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对 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和思 维智慧和谐发展。

语言是交往的重要工具和媒介,幼儿的语言 是在与人交往和应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

在制作动画过程 中,幼儿需要相互合作、协商,共同创编故事情节,从确定拍摄 主题、准备材料、分工合作,到配合制作过程、讨论解决困难、给 动画配音,再到制作完成后进行介绍,都需要合作完成。

在合作 过程中,幼儿不断发表自己的意见,主动接纳他人观点,逐渐提 高语言表达能力。

(=)发展幼儿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幼儿阶段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教育者要尽可能地 创造条件和机会,满足幼儿尝试、探索和操作的需要,让他们主 动思考,积极探索。

在游戏过程中,不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 造性思维能力。

幼儿的解决问题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获得发展的,他们面 对困难时不退缩,能够积极尝试各种方法,不断积累经验,培养 坚强的意志力。

在动画制作过程中,孩子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 的问题。

此时,他们会主动调动已有经验,积极探索,反复尝试,努力解决问题,从而感受到解决方法的多样性,积累新经验。

(三)发展幼儿探究能力幼儿期的孩子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应通过直接感 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鼓励幼儿不断学习。

在动画拍摄过程 中,教师应当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生活中的实际事物,激发幼儿 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鼓励他们积极探究感兴趣的事物,并通 过各种方法探寻答案。

例如,在拍摄“树叶宝宝回家”作品时,孩子们对风的方向 和树叶飞落的方向产生了争执,教师抓住幼儿的困惑点,开展 了“调皮的风”系列探究活动。

活动中,教师和孩子们一起了解 风的成因、益处和危害,然后制作风力玩具,感受风速和风向。

教师在设计活动时紧紧抓住幼儿的好奇心,遵循“学中玩”“玩 中学”的教育理念,让幼儿利用已有生活经验,不断解决问题,在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中学习知识。

教师先带领孩子们一起 放风筝,让幼儿知道风筝飞上天需要风,了解风可以帮助人们 做许多事,但过大的风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危害。

随后,教师告 诉幼儿,风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可以在做一做、玩一玩中感受 风的“有趣”。

通过对风的了解,孩子们在制作动画时,可参照的 内容素材丰富多了,树叶的飞落也不再是漫无目的了,而是随 着风吹来的方向飘落。

(四)发展幼儿艺术审美能力动画片的制作是又一次的艺术创作,充满了想象力。

教师 通过观赏、演示、动手操作等,利用剪纸、泥塑、玩具等拍摄素 材,将美工、游戏、故事、技术等多种元素融为一体,让孩子们逐 渐感受到画面的构图、色彩的搭配、动态与背景的关系,配合动 画选择恰当的音乐。

在不断调整和选择中,培养了幼儿对不同 艺术表现形式的兴趣,初步萌发了他们欣赏美和表现美的情 趣,促进了其情感、认知和智力发展。

三、幼儿园开展定格动画拍摄的策略幼儿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兴趣,对新鲜事物更是充满了 好奇。

年龄越大的孩子,其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越强,并逐渐积累了开展定格动画拍摄游戏的基础。

但是,动画拍摄需要幼 儿具有综合性的能力,整合文学、艺术、美术表达、对技术的掌握 等多个学科。

因此,在开展动画拍摄时,我们不能将定格拍摄作为 真正的动画制作,而是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激发幼儿参与拍摄的 兴趣,把握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按需旨导的教学模式,根据幼儿 对拍摄内容的需求和“最近发展区”,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一)给予孩子分层指导分层教学,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素质基础,对不同年 龄和素养的幼儿在教育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及效果评价等方 面施以不同的教育策略。

分层教学是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 科特点入手,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要求,保护他们 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动画拍摄重 在幼儿的参与,让幼儿在体验中感受拍摄过程。

此时,幼儿是拍 摄的主体,教师仅仅作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在 拍摄中应注重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通过观察尝 试、经验分享和实践操作,达到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和发现。

幼儿 拍摄的动画是自由分组展开的,每个阶段的拍摄内容、拍摄同伴 都在变化,教师基于幼儿的个性和发展水平,实施分层指导。

1.幼儿发展的分层幼儿分别来自不同的家庭,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等因素的 不同,使得幼儿的自身素养不尽相同,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个 体差异。

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之前,先要了解幼儿的 个体情况,对幼儿的自身素养进行合理分层,为教学活动的深 入开展提供重要依据。

我们通过向幼儿家长和班级教师发放调 查问卷、在日常活动中进行观察等形式,综合评价每一位幼儿,并将幼儿分成A、B、C三组:A组幼儿能熟练掌握无稿剪纸及 定格动画制作;B组幼儿有在区域中剪纸的经验,并在班级中 尝试过简单的定格动画制作;C组幼儿有观看动画片的生活经95Selected Paper 教研管理■教学智慧验。

如此,教师对每位幼儿的能力都有了了解,并能在分层教 学中施以不同层级的指导。

2. 任务内容的分层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与能力各不相同,在活动中的表现 也各有差别。

分组活动便于幼儿通过与同组伙伴之间相互学 习和比较,发现自身优势,获得发展。

在分层活动中,能力较强 的幼儿能通过具体要求获得进一步发展;能力中等的幼儿能 通过组内练习和教师指导,向更高水平迈进;能力稍弱的幼儿 能在教师的鼓励下,激发探究兴趣,树立自信心。

3. 指导策略的分层教学目标的制订,为活动开展提出了方向性要求。

在传统 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学目标的整齐划一,用一个标准衡量所 有幼儿,常常会出现不能满足不同能力幼儿需求的情况。

因 此,在实施定格动画活动之前,教师要分层定位教育目标,分 为发展目标、预备目标和基础目标。

A组幼儿定位为发展目 标,一种提高性的目标,目的是为该组幼儿的发展提供一定的 空间;B组幼儿定位为预备目标,一种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达 成的目标,目的是让幼儿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有所提高;C组 幼儿定位为基础目标,一种幼儿均可达到的目标,目的是让全 体幼儿都能参与其中。

提问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在分层教学中巧妙抓 住提问环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位幼儿都能在不同范 围内进行思考,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推动活动深入开展。

提 供适宜的活动材料是推动活动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

因此,教 师在投放材料时要对材料进行分层,尊重幼儿的选择,加以适 当指导,使每位幼儿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都能获得提高。

4. 评价方式的分层对幼儿的动画作品进行评价是开展定格动画制作的重要 环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