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法课件
五、普通法的结构、渊源及其特点
以普通(判例法)为基础 (一)英国法 (二)美国法
27
判例法,即由法官的判决形成的法律 规则。
先例约束力原则:法院在判决中所做 的判决理由必须得到遵循,即对做出 判例的法院本身和对下级法院日后处 理同类案件均具有约束力。
28
(一)英国法
1、英国法的结构及其特点 2、英国的法院组织 3、英国法的渊源
20
2、普通法系/英美法系 (Common Law System/Case Law System/Anglo-American Law Sys)
即以中世纪英国法为基础,以英国法和 美国法为代表,融合相关法律因素逐步 形成的世界性法律体系。主要渊源为判 例法为其重要特征。
三、大陆法的结构、渊源及其特点
41
我们目前所讲的当代中国法律制度一般 是指自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来 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中国法律的渊源
(一)制定法: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和经济特区法规 5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二)法律解释:1立法解释;2司法解释;3行政 解释
(三)判例。判例在法律上和理论上都不被认为是法 律的渊源
29
1、英国法的结构及其特点
把法律分为普通法和衡平法两部分。 二者的区别 (1)救济方法不同。普通法只有金钱赔偿和返还原物两种救济
方法, 衡平法新增了实际履行和禁令。 (2)诉讼程序不同。普通法法院设陪审团,采取口头询问方式
审理案件, 衡平法法院不设陪审团,采 书面方式审理案件。 (3 )法院的组织系统不同。王座法庭适用普通法的诉讼程序,
23
(二)大陆法的渊源
1.法律。各成文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包括宪法、 法典、法律、条例和司法解释等。
2.习惯。法国、意大利等国认为,习惯只有在 法律明文规定法官必须援用的情况下才能适 用但德国和瑞士把法律和习惯相提并论。
3.判例。原则上不承认判例的效力,仅仅是对 法律的注释。
4.学理。一般来说,学理不是法的渊源。但学 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 调整国际铁路运输关系的国际条约: 1890年《国际货约》、1951年《国际货
协》 * 有关国际货物多式联合运输的国际条约:
1980年《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定》 * 调整国际票据关系的国际条约:
1930年、1931年《日内瓦公约》 * 关于知识产权的国际条约:
1883年《巴黎公约》、1891年《马德里 协定》等 * 关于国际商事仲裁的国际条约:
州的上诉法院 州的最高法院
35
*联邦法院和州法院的管辖权
联邦法院仅在宪法和国会法律授予审判权的范 围内才有管辖权。确定联邦法院管辖权的依据 (1)诉讼的性质:凡涉及联邦宪法和条约的案件 (2)当事人的状况:凡涉及属于两个州的当事人
之间的案件且诉讼标的在一万元以上者。联 邦法院有管辖权。
36
* 美国的先例约束力原则
13
* 有关国际商法的国际条约:
调整国际货物买卖关系的条约: 1974年《国际货物买卖时效期限条约》 1980年《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调整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关系的公约: 1924年《海牙规则》 1968年《维斯比规则》 1978年《汉堡规则》
调整国际航空运输关系的国际条约: 1929年《华沙公约》 1955年《海牙议定书》 1961年《瓜达拉哈拉公约》
一致性,道德强调义务。 (4)实现方式不同: 道德依靠社会舆论 (5)调整的范围不同: 道德更为广泛,深刻
9
(2).国际商法是调整跨越国界的商事关 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合
A. 国际意为“跨越国界”,国际商事关系是指处于不 同国家的商事主体之间发生的商事关系,而不是国家 和国家之间的商事关系,后者由国际公法调整。
* 根据1791年美国宪法修正案第十条 的规定:凡宪法未授予联邦或未禁止各州行 使的权力,均属于州。即各州的立法权是原 则,联邦的立法权是例外。但联邦的法律高 于各州的法律。在民事立法方面,联邦的立 法权范围主要包括银行工业、国际贸易、州 际贸易、专利权和税收等
33
3、美国法的渊源 (1)判例法 (2)成文法
(3)解决国际商事争议法:国际商事仲 裁法 (见目录)
三、国际商法的渊源
渊源:指国际商法产生的依据及表现形式
1、国际条约 2、国际惯例 3、国内立法
12
1、国际条约
(概念) 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际法 主体依据国际法确定其相互之间权 利义务的一致的意思表示。 * 条约一旦签订,对缔约国即有约 束力。各缔约国当事人必须遵守该 国签订的条约。 * 国际条约分双边条约和多边条约
16
3、国内立法
* 世界主要国家的商事立法: 法国---1673年<商事条例>--路商 1681年<海事条例>--海商 1807年<法国商法典> 共4编,648条
[性质] 商行为法,即实施商行为者不论是不是商人,都适 用商法
[内容] 1.通则 2.海商 3.破产 4.商业裁判权
17
第二节 西方国家两个主要法律体系的形 成及其特点
1976年《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仲裁规 则》
2、国际(商事)惯例
(概念) 即在长期国际商事交往中,反复运 用而逐步确立的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 不是法律,不具有法律的普遍的约束力, 但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采用某项惯例,该惯 例就对其有确定的约束力。 * 某些国家纳入国内法,或规定无需当事人 明示采用即可具有约束力。 * 影响较大的有: 1990 年 《 国 际 贸 易 术 语 解 释 通 则 》 1983年《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最早产生于公元前 二十一世纪的夏代。夏、商、西周是我国 奴隶制法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春秋战国 时期,魏国大夫李悝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 一部成文法典《法经》。中国封建法律制 度在唐朝达到鼎盛,唐律和《唐律疏议》 成为中国封建法律的典型代表。对后世及 亚洲其他国家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1 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 殖民地,清末统治者被迫参照西方国家的 法律修改封建法制。新中国建立后,具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逐步形成并 日益完善.
B. 商事关系包括: (1)商事组织关系 (2)商事交易关系:传统商法仅调整有形商品的交易,
现代商法除调整有形商品的交易外,还调整无形商品 的交易,如国际技术转让、国际投资、国际融资等。
10
二、国际商法的内容
(1)商事组织法:合伙企业法、公司法 、三资企业法
(2)国际商事交易法:商事合同法、国 际货物买卖法、产品责任法、代理法、 国际海上、航空和铁路运输法、国际海 上保险法、票据法等
国际商法
主讲教师:陈洁
1
国际商法教案
第一章导论
第七章票据法
第二章商事组织法
第八章信托法
第三章合同法
第九章国际商事仲裁
第四章国际货物买卖法
第五章产品责任法
第六章代理法
2
第一章 导论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商法的 基本概念;掌握两大法系的形成、特点 及其发展趋势;了解我国的基本法律制 度。初步建立法律观念。
3 、对法的分类不同。公法与私法。普通法与衡平法。 4 、法律术语不同。
38
七、两大法系的发展趋势
两大法系相互取长补短,但不可能彻 融合
39
第三节 中国法律制度概述
一、中国法律制度的形成与沿革 二、中国法律的渊源 三、中国的民法、经济法与商法 四、中国的司法制度
40
一、中国法律制度的形成与沿革
枢密大臣法庭适用衡平法的诉讼程 序。 (4 )法律术语不同
30
3 、英国法的渊源
A. 判例法。 B. 成文法。只是判例法的补充,要通过判
例法才能起作用。 C. 习惯。只有1189年前的习惯才具有
约束力。
31
(二)美国法
1、美国法的结构 2、美国的法院组织 3、美国法的渊源
32
1、美国法的结构
A.以判例法为主要渊源,把成文法作为对判 例法的补充和匡正。 B.把法律分为联邦法和州法两部分。
34
* 美国的法院组织
(一)联邦法院系统(三级)
联邦法院最高法院 : 设在华盛顿。由首席法官一人,
法官八人组成 ,有违宪监督权。
联邦上诉法院 : 共13所,是第二审法院。由三名法官
审理案件
联邦地区法院 : 共94所,分设在各州境内。实行独任制
(二)州法院系统(三级)
州法院第一审法院 (1)有限管辖法院:审理轻微刑事案件和金额较小的民事案件 (2)普通管辖法院:审理涉及州法的一般民、刑事案件
4、联邦和州的最高法院不受他们以前确立的先例 的约束。
37
六、两大法系的区别
1、法律结构不同。大陆法系强调成文法的作用,主张 编纂法典。英美法系强调判例法的作用,实体法和程 序法合一。
2、诉讼程序不同。大陆法系采用“纠问式”,法官居 于主导地位。英美法系采用“对抗式”,法官充当消 极的中立裁定者的角色。
not between nations ·地理意义—跨越国界(T)
transnational
(1).国际商法是法律规范的总合
法律规范即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 障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 法律与道德规范的不同 (1)起源不同: 道德起源于原始社会 (2)表现形式不同: 道德存在于人的思维中 (3)具体内容不同: 法律体现权利与义务的
(一)大陆法的特点和结构 (二)大陆法的渊源 (三)大陆法各国的法院组织 (四)大陆法系分布的范围
22
(一)大陆法的特点和结构
1. 大陆法各国都主张编纂法典,在结构上强调 法律的系统化、归类化、法典化。
2 .大陆法各国都把全部法律分为公法和私法两 大部分。 公法 是与国家状况有关的法律,包括宪法、 行政法、刑法、诉讼法和国际法 私法 是与个人利益有关的法律,包括所有 权、债权、家庭与继承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