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合同风险控制
摘要:合同是商品交换的法律表现形式。现代企业的经济往来,主要是通过合同形式进行的,合同中的种种陷阱也是企业经济活动中面临的最大风险。如何避免合同中存在的风险,对于企业的经济活动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企业;合同;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 (2012)12-00-01
合同是商品交换的法律表现形式。现代企业的经济往来,主要是通过合同形式进行的,合同中的种种陷阱也是企业经济活动中面临的最大风险。因此,加强合同管理,重视合同风险的防范,对于维护企业利益至关重要。笔者就企业合同管理的风险以及企业如何防范合同风险,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合同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企业管理的好坏。目前,一些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合同主体不合法、合同的签订率不高、合同文本不规范、履约率较低等等,还有的企业对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违约现象,有的企业运用法律手段自我保护的意识淡薄。这些问题的存在,干扰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导致企业的法律事务部门和人员为合同正常履约或合同纠纷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因此,企业管理者应时刻具备风险意识,防范和化解
企业合同管理中可能存在和产生的风险。
二、合同签订前的风险控制策略与防范措施
合同风险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源头之一,不能控制合同风险,就不能避免企业经营风险,从而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利益损害,所以应当尽可能地防范合同风险,主要措施有:
1.充分了解《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合同法》从合同的含义,订立合同的基本原则、合同的形式、合同的生效、无效等与合同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比较系统、详细的规定。企业在对外签订合同过程中一旦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就会导致合同的无效,造成巨大的损失。
2.企业在签约前应充分了解、调查并评估对方当事人资信状况。企业在签约前必须要求对方当事人提供经过当年年检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授权委托书、生产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对设计、施工队伍还应要求提供相应的资质等级证书。对标的额巨大的合同,必要时,应派专人实地调查、了解对方当事人的资信情况,包括对方的商誉、财务状况、技术设备、管理水平、人员构成等。
三、合同签订中的风险控制策略与防范措施
合同尽量采用书面形式。目前我国法律认可的合同形式有口头、书面和其他三种形式。口头合同虽然方便快捷,但由于一旦发生合同纠纷时难以取证,不易分清责任,所以,最好通过书面合同的形式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减少风险的发生。
签订合同时,应尽可能使用国家推行的合同示范文本,以保证合同条款的完备。并关注以下重点:
1.主体资格。主体资格审查是签订规范合同的基础。一要确认对方是以一个单位的名义签订合同还是以一个单位下属单位的名
义签订合同;二要注意用全称,不要用简称。
2.数量。数量方面要注重细节。一要审查数字的填写,大小写是否一致;二要审查量词是否规范,尽量选用规范表述,同时注意表述方法和使用标准。
3.价款或者报酬。这是合同的关键要素。一要写币种;二要写单位,不能只写数额;三要写清楚结算方式或支付程序。
4.履行期限、地点、方式。履行的期限应明确、具体,不能用“尽可能”、“争取”、“左右”等文字来进行表述;履行的地点和方式涉及合同义务的分配、合同风险的转移和发生纠纷后的诉讼管辖,尤为重要,必须明确。
5.如果合同采用格式合同或者合同示范文本签订,文本中常有“其他”或空格。如果在这些“其他”项或者空格处没有内容的话,应写上“无”或相同意思的表示,不能空缺,以防被人填上内容。
6.其他。订立合同应写清楚两个条款:一是“本合同每一页都应由双方加盖公章,无公章或只有一方公章的,该页内容无效”,以防止换页;二是“本合同内容如有修改,应在修改处加盖双方公章,无公章或只有一方公章的,修改后的内容无效,合同内容以修改前的为准。”签订合同时务必要注意签字盖章与签约单位及其负
责人(或授权人)是否相符。
四、合同履行阶段的风险控制策略与防范措施
做好合同履行中的书面记录和会签资料等并妥善保存,及时判断处理出现的可能导致违约、合同解除的意外情况等。
1.正确识别与运用情事变更原则。在《合同法》司法解释二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形势下审理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了所谓的“情事变更”原则及其使用条件和要求,合同管理人员和法律人员应清楚知晓并正确应用。
2.及时利用合同抗辩权与合同解除权防范潜在风险。作为债权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现对方存在经营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况,则可主张不安抗辩权,拒绝履行对待给付,如果对方负有先履行或同时履行义务却未予履行,则可主张先履行抗辩或同时履行抗辩,以防范自己履行义务却得不到对价的风险。
3.正确把握细节,防止出现不必要的违约和纠纷。作为债权人,对于对方的违约行为,应注意在适当期间内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催告,适时适当的催告不仅可以给予违约方继续履约的压力和动力,同时也避免了自己的债权因超过诉讼时效而无法获得司法救济的
风险。主张抗辩权时,应依法书面告知对方,否则对风险的正当防范很有可能就会变成违约,从而承担不必要的违约责任。作为债务人,当发生了不可抗力等特殊因素而无法如约履行债务时,应当及时通知债权人,终止或解除合同,防范债权人以原合同为据要求自
己承担违约责任的风险。
4.合同争议解决方式应具体明确。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所以,在选择“诉讼”的方式来解决争议时,建议进行“协议管辖”。在签订合同时,双方一般比较友好,比较容易达成一致意见,如果事先确定了管辖法院,就不必在事后因管辖问题发生争执而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了。另外,如果合同双方约定以仲裁的方式解决合同纠纷的,那么要明确约定一个仲裁机构,而且该仲裁机构必须客观存在,否则将导致仲裁条款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