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之乡----河南夏邑
人文地理
夏邑县位于河南省东部,沱河上游,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属商丘市。
夏邑是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便有人类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是黄河文化最早发源地。
在“母系社会”时期,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二十六任帝、大伏羲氏族栗陆氏执政的首任帝栗陆氏伏安降生于此并建都这里。
境内有清凉山(龙山文化遗址),三里故堆,崇光寺等历史遗址,记录了先民们劳动和创造的豪情。
夏代属虞地,秦置栗县,新改为“下治县”,东汉改为“夏邑县”,晋泰始元年(265年),复名“下邑县”,金改下邑为夏邑,延续至今。
夏邑的由来
古城夏邑历史悠久,远在战国时期,取名下邑,因地势低洼,取其低下之意。
到了金朝,女真族对沦陷区人民进行了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中原大地反抗民族压迫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传说当时下邑北是刘楼村,有个农民叫刘华夏,他看到金人对中原人民残暴的奴役和残杀,便聚众数十人揭竿而起,十日之内发展到三千余人。
他们在刘华夏的带领下,杀死女真族统治者,攻克下邑县城,以下邑为据点,四处打击女真官兵。
同时,为表达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气节,改“下邑”
为“夏邑”。
700余年来,夏邑的名字相传至今。
少康中兴之地:少康中兴之都
经专家考证,夏启死后,“子帝太康立。
帝太康失国。
”太康去世后,传位给其弟中康。
接替中康的就是其子相,“相失国,居商邱。
”太康到相之间的政权空白就是由后羿与寒浞所填补。
而完成夏复国的就是相之子少康,在有虞氏的帮助下,少康打败了寒浞父子,复兴夏朝,史称“少康中兴”。
少康中兴之地纶邑就是现在的河南夏邑。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在中原地区实行世袭制的朝代。
依据史书记载,夏、商、周三代皆为奴隶制世袭王朝,君主与诸侯分而治之,而夏朝是第一个世袭的氏族奴隶制王朝。
根据史书记载,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这样,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延续约四百七十一年,为商朝所灭。
夏朝作为中国传统历史的第一个王朝,拥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大禹老年,推荐皋陶为继承人。
皋陶虽有威望,但还没来得及禅让就死了。
禹又让伯益做继承人。
禹死以后,伯益按照禅让的传统,躲到另一个地方表示谦让,由各氏族部落决定继承人。
由于伯益的威望和权力都比不上启,启轻而易举的继承了禹的位置,并征服了不服从自己的其他部落。
启的即位,打破了禅让制,成了历史上王位世袭继承制的开端。
启在位期间,完成了夏朝的建立,而且使夏朝走上了
鼎盛时期。
启死后,继承王位的太康在东夷族的进攻下丧失了权力,有穷氏的首领后羿乘机夺取了政权。
直至后羿被他的大臣寒浞所杀,相之子少康逃到纶,得到有虞氏的帮助,组织夏的旧部,积蓄力量,乘寒浞内部混乱之时,出兵打败了寒浞父子的力量,夺回了政权,才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
这就是“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的故事。
少康,又名杜康。
生卒年不详。
相子,攻杀寒浞,复兴夏朝。
在位21年,病死,葬于阳夏(今周口太康县)。
特色旅游之孔子还乡祠
夏邑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祖籍。
孔子多次回栗祭祖和考察殷礼,县城北6公里处建有“孔子还乡祠”。
特色旅游之天龙湖公园
战国时期筑建的古栗城,周围拥有3000亩水面的城湖,现经开发已形成集旅游、休闲、水产、商贸为一体的“天龙湖公园”。
特色旅游之彭雪枫将军纪念馆
孔庄乡八里庄是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将军的殉难地,建有“彭雪枫将军纪念馆”。
长寿之乡
2008年10月6号,夏邑县被中国老年学学会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成为河南省当时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获此称号的县,同时成为中国的第八个“长寿之乡”。
夏邑特产
中国食用菌协会命名夏邑县为“中国食用菌之乡”,并举行了授牌
仪式,至此夏邑县成为全国唯一的县级市“中国食用菌之乡”。
夏邑体
你只看到河南,却没看到我的家乡。
你有你的高楼大厦,我有我的宁静村庄。
你否定夏邑的现在,我决定夏邑的未来。
你嘲笑我夏邑偏僻,我可怜你空气污染。
在发展前进的路上,少不了嘲笑和质疑。
但那又怎样?哪怕跌倒了再爬起,也要高傲的活着。
我是夏邑人,我为夏邑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