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丙肝综合防治示范点工作方案

丙肝综合防治示范点工作方案

因此,为了规范丙肝综合防治工作,探索有效的工作模式,特制定本工作方案。本工作方案将首先在确定的丙肝综合防治示范点内实行,其它地区可参照执行。随着示范点工作的成熟和逐步完善,再推广到全省各地。
一、工作目标
总目标:
规范丙肝防治工作,探索有效工作模式。建立以基层医疗、疾控机构为基础,多部门合作,大众宣传为特色的丙型肝炎综合防治示范点。通过收集现有资料和掌握目前丙肝防治工作现状,开展重点人群的综合干预,提高大众人群对丙肝的知识知晓率和丙肝防治人员的工作能力,为形成丙肝的有效防控模式奠定基础,遏制丙肝的高流行状态,逐步降低因丙肝导致的终末期肝病和死亡的比例。
丙肝综合防治示范点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状况
序号
医疗机构名称
医疗机构类型:综合医院,传染病院,专科医院,其他
医疗机构级别:省级、市级、县级、乡级、村级,其他
本机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
本机构床位数
本机构与丙肝防治工作有关人员数
本机构丙肝防治工作专业人员学历情况
本机构丙肝防治工作专业人员职称情况
本机构专业人员从事丙肝防治工作年限(请依次列出)
2、开展基线调查
(1)开展示范点工作现场丙肝现患率调查,收集基础资料,包括示范点基本情况,医疗机构资源状况,医疗机构开展丙肝检测能力状况等。(见附件1);
(2)对既往丙肝病例报告数据进行质量核查。尤其以病例诊断、报告的准确性,病例报告存在的缺陷为核查重点(见附件2);
(3)针对丙肝防治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定向访谈(见附件3),综合评价当地丙肝防治工作现状。通过定性、定量调查,对示范点丙肝防治工作模式、人力资源状况、政府投入情况、医疗机构专业人员防治能力现状、相关机构诊治能力、病例报告准确性等进行了解。在示范点市/县选择市、县、乡等各级医疗机构,对所选机构的丙肝实验室检测、丙肝治疗、丙肝疫情报告相关科室的设置等情况进行调查,对相关科室的临床医生进行丙肝相关防治知识技能的调查,并对部分调查对象进行深入访谈。对示范点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丙肝防治工作的科室设置情况进行调查,对相关科室负责丙肝防治工作的人员进行丙肝相关防治知识技能的调查和访谈。
具体目标(到2014年底完成):
(1)完成示范点地区丙肝相关背景资料和基础数据收集,对当地丙肝发病情况及特点进行分析;
(2)对当地丙肝防治专业人员开展培训,覆盖70%以上县级医疗机构,50%以上乡镇卫生院;
(3)开展当地大众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现状调查;
(4)起草制定当地的丙肝防治规划。
二、工作的地区和整体时间安排
2011
2012
2013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临床诊断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干扰素治疗人数
非干扰素治疗人数
干扰素治疗人数
非干扰素治疗人数
干扰素治疗人数
非干扰素治疗人数
干扰素治疗人数
非干扰素治疗人数
近年来,我国丙肝疫情报告呈逐年上升趋势,仅2013年一年就报告20余万例。河南省自1997年报告丙肝疫情以来,报告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3-2013年,全省丙肝报告发病率由2.08/10万上升到39.25/10万,上升了17倍,与全国报告发病趋势一致,但上升幅度更快,更明显。自2004年以来,我省丙肝报告发病数一直居全国首位,根据国家丙肝病例报告系统数据显示:2009-2013年我省丙肝当年发病数依次占全国总数的17.3%、17.60%、18.36%、19.47%和16.92%。2013年,我省报告丙肝病例36916例,报告发病率为39.25/10万,报告病例数及发病率均较2012年有所降低,但报告病例数仍然居全国首位。近年来我省部分地区还先后发生了几起丙肝聚集性疫情,引起媒体和当地群众广泛关注。为有效控制丙肝疫情,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需要尽快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和具体的防治措施。
在项目现场县/市政府、卫生、民政、社保、新农合等多部门开展政策倡导,将丙肝防治工作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结合,建立定期例会制度。项目实施期间,召开至少2次多部门的协调会,解决丙肝防治工作中存在政策、策略问题。如检出丙肝阳性转诊、治疗,医疗费用的分担机制建立,大众对丙肝的正确认识和政府部门的应对等。探索符合当地特点的丙肝防治工作机制。
干扰素治疗人数
非干扰素治疗人数
四、具体时间安排
2014.7 省级下发方案,示范点成立相关机构
2014.7-11 具体工作实施阶段
2014年8月底前 各示范点建立工作机制,开展基线调查
2014年11月底前开展相关培训,健康教育工作,大众知晓率调查等
2014.12相关数据整理、上报,完成当地丙肝防治形势报告的撰写。
五、示范点工作的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
3、资金统筹管理和使用
2014年中国疾控中心为丙肝综合防治示范点提供了部分经费支持,各示范点应建立科学、规范的经费管理制度,加强对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统筹使用,发挥最大效用。
4、借鉴艾滋病防治工作现有体系和成熟经验
积极协同医疗机构,开展医生丙肝知识培训和丙肝病人救治工作。充分借鉴艾滋病防治工作现有体系和成熟经验,加强丙肝知识宣传、患者追踪治疗等工作。
本地区承担丙肝防治工作的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置情况,人力资源状况。
三、本地区丙肝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本地区开展丙肝防治的医疗机构数及其具体资料(附。
四、本地区丙肝发病情况调查
进行本地区近5年丙肝病例报告情况分析,总结其发病特点。
附表1:
本地区人口、经济、自然状况描述,须具备本地区近五年(2009-2013)人口数据。本地区丙肝防治工作现状,工作工作模式(包含经费投入情况),目前丙肝临床诊治相关政策,如是否纳入农合/城镇医保等。
注明资料来源:如查阅当地年鉴或来自当地政府工作报告。
二、本地区医疗卫生资源状况
本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数,医疗卫生机构类型,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数、职称和学历状况。
结合丙肝病例报告及哨点监测数据,同时考虑不同地区高危人群及感染方式的特点,选择郑州市二七区、洛阳市新安县作为丙肝综合防治示范工作工作现场。
丙肝综合防治示范点项目拟实施3年(2014-2016年),2014年工作侧重基础建设,主要包括政策开发、现况调查、能力建设等方面。
三、主要工作策略和活动内容
1、建立工作机制
(1)县级疾控中心负责丙肝防治的工作人员、卫生监督机构工作人员、各级医疗机构疾控科/防保科/院感办等科室负责疫情报告及院内感染控制人员培训,内容包括国内外丙肝流行情况、诊断标准、病例报告要求及预防干预方法等。要求覆盖70%以上医疗机构、50%以上乡镇卫生院,相应机构专业人员覆盖80%以上。
(2)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培训。内容包括国内外丙肝流行情况、诊断标准、治疗最新进展、病例报告要求和咨询等。要求覆盖70%以上医疗机构、50%以上乡镇卫生院,相应机构专业人员覆盖80%以上。
(3)各级医疗机构检验人员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丙肝流行情况、诊断标准、实验室相关检测技术等。要求覆盖70%以上医疗机构、50%以上乡镇卫生院,相应机构专业人员覆盖80%以上。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提高到90%以上。
6、开展丙肝防治健康教育
结合示范点市/县的实际情况,利用宣传单、广播等媒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大众宣传活动,提高大众人群的认识。使大众对既往丙肝感染、治疗、转归有更清晰的认识,避免群体事件的发生。考虑针对不同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宣教。按照卫生计生委的《丙肝防治知识要点》和基线调查工作发现的一般大众的认知盲区确定宣传内容,重点内容为丙肝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开发丙肝健康教育材料。宣传教育工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充分整合,利用村医等基层卫生服务力量参与,通过入户发放宣传材料及面对面宣讲等方式,提高大众对丙肝相关高危行为和预防方法的认识。在宣教前后,开展人群丙肝知识和宣教方式调查,评估宣传效果,总结人群健康教育有效途径和模式。
7、开展有针对性的丙肝防治工作
根据当地情况选择重点领域开展丙肝防治,如预防医源性传播、预防注射吸毒传播等。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卫生监督部门主要负责,对全县医疗机构,包括私立医院、个体诊所加强监管和督查,定期召开工作例会,通报督查情况,对不规范操作的医疗机构进行通报和查处,同时开展规范诊疗培训,加强医疗规范操作、安全用血等法律法规及工作规范的宣讲,杜绝不安全的注射或有创检查或治疗等行为的发生,预防丙肝医源性传播。与艾滋病行为干预工作整合,通过对社区和戒毒所内的注射吸毒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对出所人员进行动员转介,使其接受清洁针具交换或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等服务措施,预防丙肝经注射吸毒传播。
8、启动省级丙肝防治规划起草
2014年根据逻辑框架方法,开展示范点丙肝防治的需求评估,结合当地丙肝疫情的实际情况,协调相关多部门,讨论制定省级丙肝防治规划。通过示范点地区丙肝防治工作的形势分析,制定示范点地区丙肝防治工作方案,保证示范点地区丙肝防治措施的具体落实,为今后全省制定丙肝防治工作方案提供参考和借鉴。
1、组织和协调
由卫生行政部门整体负责组织和协调。在河南省卫计委及有关部门领导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丙肝的防治工作,加强对丙肝防治工作的领导。确保示范点宣教、培训、督导评价等工作有序进行,保证达到本方案所要求的目标。
2、工作具体实施
由各级疾控部门在卫生行政部门的协调下具体实施,确保试点工作正常运行。各示范点工作现场成立本市/县丙肝综合防治示范点办公室,明确具体负责人员。各示范点办公室根据本方案制定当地年度具体方案和工作计划(含时间安排)。
六、示范点工作的督导与评估
1、示范点工作的督导
示范点工作开始前,成立由国家性艾中心、省级和示范点所在地区有关部门(卫生计生委/局与疾控中心)组成的督导工作组。督导工作组至少每三个月开展一次示范点地区工作的督导,以便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督导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线调查,人员强化培训,多部门协作。参与示范点防治规划制定,实施过程的问题和阻力,调整过程的讨论与安排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