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史研究导论2019

社会史研究导论2019

本文内容详情如下:社会史研究导论绪论(一)1基督教在唐朝时传入中国的名称是(A)。

A、大秦景教B、尊经C、西仪东正教D、奥思定教2当使用近代社会史这个概念时,往往还牵扯到了(D)的相关内容。

A、民族B、文化C、经济D、政治3中国的宗法制度定型于(B)。

A、商朝B、西周C、东周D、秦朝4现阶段中国近代史主要是指1840年到1949年这个阶段。

(√)5基督教传教士大规模在两广地区登陆主要是从明朝初年开始的。

(×)社会史研究导论绪论(二)1对于历史学来讲,求真、求善和求美的关系是(D)。

A、求真和求善是求美的基础B、求美和求善是求真的基础C、求美是求真和求善的基础D、求真是求善和求美的基础2历史研究不断出现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主要是为了解决现状相对于历史学家(C)还存在局限性与缺陷。

A、当前认识和研究目标B、研究传统和研究目标C、当前的认识和终极追求D、研究传统和终极追求3西方文化史研究是指对历史所进行的(C)。

A、文化分析B、文化分析、文化批评C、文化分析、文化批评、文化解释D、文化分析、文化批评、文化解释、文化重构4中国现阶段大量的文化史研究其实质是在研究思想史或学术史。

(√)5《魏书》因为参杂了大量作者自身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称为“秽史”。

(√)社会史研究导论绪论(三)1()是还原历史唯一的中介与桥梁。

(B)A、文物B、史料C、遗址D、文学2下列事件中,不可能记载在《资治通鉴》中的是(A)。

A、牧野之战B、秦朝一统天下C、张骞出使西域D、开凿隋唐大运河3下列史书中,从形式角度来说,更易于理解的是(C)。

A、《三国志》B、《史记》C、《资治通鉴》D、《汉书》4不同于其他流派,后现代史学强调史料最重要的特性是客观的,非人为的。

(×)5历史学家只能永远位于求真的道路中,无法达到求真的目标。

(√)社会史研究导论绪论(四)1孔子由于鲁哀公狩猎过程中家臣打伤了(B)视为乱世将要开始的标志。

A、凤凰B、麒麟C、金龙D、白虎2司马光认为周朝三家分晋的罪魁祸首是(D)。

A、贵族B、韩赵魏家族C、晋国国君D、周天子3《春秋》结束于鲁哀公(D)。

A、十一年B、十二年C、十三年D、十四年4为了保证历史的客观性,历史著作一般不会由作者主观设定开头和结尾。

(×)5历史著作与文学著作的最重要区别在于历史著作中的事件不存在作者的主观思想。

(×)社会史研究导论绪论(五)1计量史学主要是有(C)和历史结合形成的科目。

A、化学B、地理C、数学D、生物2中国计量史学发展较为缓慢的原因不包括(A)。

A、中国数理学科发展现状无法支撑历史学研究B、中国历史学家缺乏数理知识基础C、中国数学家不关心人文领域D、中国历史上可用于计量的统计资料极少3社会史研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

A、人们对历史真实的绝对追求和对历史的认识相对接近真实B、人们对历史真实的绝对追求和对历史的认识无法接近真实C、人们对历史真实的相对主观和对历史的认识相对接近真实D、人们对历史真实的相对主观和对历史的认识无法接近真实4每个人对于历史真实的认识都是绝对的。

(×)5法国年鉴学派被认为是社会科学史学的代表。

(√)法国年鉴派史学(一)1根据费弗尔对德国宗教改革的相关研究,德国宗教改革的主角是(D)。

A、教皇B、加尔文C、马丁•路德D、各个不同的社会群体2《创造奇迹的国王们》中描写人们相信国王可以治愈疾病的现象其实是为了讨论当时人们的(B)。

A、治病信仰B、王权信仰C、神权信仰D、理性信仰3费弗尔的著作《十六世纪的不信神问题——拉伯雷的宗教》一书中,从拉伯雷展开主要是因为(C)。

A、拉伯雷是中世纪宗教的代表人物B、拉伯雷对中世纪宗教持肯定态度C、拉伯雷对中世纪宗教展开了批判D、拉伯雷领导了十六世纪宗教改革费弗尔通过其著作证明拉伯雷是一位无神论者。

(×)5布洛赫与费弗尔同是法国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

(√)法国年鉴派史学(二)1法国年鉴学派主要研究的历史时段是(C)。

A、中世纪之前B、中世纪早期到中期C、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起D、近代中晚期2《叫魂》中的事件发生于(C)时期。

A、康熙B、雍正C、乾隆D、道光3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布洛赫的是(C)。

A、《法国农村史》B、《封建社会》C、《叫魂》D、《为历史学辩护》4与美国类似,中国研究历史的人更多集中于研究近现代时期。

(√)5中世纪的“黑暗时代”的评价主要源于年鉴学派的研究。

(√)法国年鉴派史学(三)120世纪的年鉴派学者研究区域主要集中于(C)。

A、北欧B、西欧C、地中海D、东欧21946年,《经济社会史年鉴》更名为《(B)年鉴》。

A、经济、社会、政治B、经济、社会、文明C、经济、历史、政治D、经济、历史、文明3中国人对于欧洲中世纪是黑暗时代的评价主要是受到(D)时期思想的影响。

A、西学东渐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4费尔南•勃罗代尔认为影响历史的时间因素不是单纯的一个,而是存在双重的因素。

(×)5费尔南•勃罗代尔属于年鉴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

(√)法国年鉴派史学(四)1费尔南•勃罗代尔三个时间段理论中,长时段对应的是(A)。

A、地理学B、社会结构C、政治事件D、经济变革2夜聚晓散、光天化日等词语表明时间被赋予了(D)。

A、伦理观念B、法律观念C、政治观念D、道德观念3通常认为,历法属于(D)的部分。

A、政治史B、经济史C、社会史D、科技史4时间尺度古今有所不同,朝代规定不一。

(√)5费尔南•勃罗代尔三个时间段理论中,短时段被称为结构的历史。

(×)法国年鉴派史学(五)1按照法国年鉴历史学派的方法论,()算得上是一个中时段。

(B)A、五年B、十年C、五十年D、一百年2(B),年鉴学派发展到了第三代。

A、20世纪50年代末B、20世纪60年代末C、20世纪70年代末D、20世纪80年代末3根据勃罗代尔的理论,短时段(C)事件意义上的时间段。

A、经济B、社会C、政治D、文化分析、文化批评、文化解释、文化重构4勃罗代尔认为把历史归结于偶然性的可能性会因为段时段的研究而减小。

(×)5年鉴学派第三代代表人物包括雅克•勒高夫、马克•费罗以及马克•布洛赫。

(×)无处不在的“辩论”1【单选题】在学习中,(D)才是最重要的。

∙A、求合∙B、效率∙C、知识∙D、发现2【单选题】(B)是辩论的最终价值体现。

∙A、争胜∙B、求和∙C、谋利∙D、口才3【判断题】权利被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和判断所剥夺被称为显性剥夺。

(错误)4【判断题】学习的过程强调创造而不是模仿,尤其是思维创造。

(正确)辩论是一种“修养”1【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位人物与“壕梁之辩”密切相关。

(D)∙A、荀子∙B、墨子∙C、孙子∙D、庄子2【单选题】以下选项中错误表述“印象即真实”中“印象”一词的是(A)。

∙A、是完整的、全部的∙B、有可能是真实的歪曲∙C、有可能是片断性的∙D、观察者的主观感知3【判断题】“白马非马”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都是倾向于认知层面的辩论。

(正确)4【判断题】“本分而理”强调的是讨论具体事实和细节。

(错误)辩论的“真善美”1【单选题】(B)是辩论的最高层次。

∙A、辞藻的华丽∙B、诗意的栖息∙C、肉体的搏斗∙D、完全的胜利2【判断题】信息的碎片化不会使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有任何偏差。

(错误)3【判断题】价值观念的输出是交流的终极目的。

(正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单选题】在辩论中,如果将高考移民视为异地高考,这是D。

∙A、模糊概念∙B、模糊内容∙C、偷换内容∙D、偷换概念2【单选题】将异地高考限定于外来务工子女异地参加高考,其实是为了(C)。

∙A、扩大内涵∙B、扩大外延∙C、缩小外延∙D、缩小内涵3【单选题】概念的(B)是指概念最本质的对社会、对外界的反应。

∙A、内容∙B、内涵∙C、范围∙D、外延4【判断题】异地高考的外延小于高考移民的外延。

(错误)5【判断题】概念可以囊括的社会现象、同类事物等更多,也就是外延过大。

(正确)概念的定义1【单选题】以事实判断为主的概念和以(D)为主的概念,是辩题中经常出现的两类概念。

∙A、主观臆断∙B、客观存在∙C、群体意念∙D、价值判断2【单选题】在辩论教育公平时,可以暂且不考虑下列哪个因素?(C)∙A、资源分配合理∙B、结果公平∙C、性别平等∙D、机会均等3【单选题】“网络反腐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应属于下列哪种辩题?(B)∙A、判断性辩题∙B、比较性辩题∙C、猜测性辩题∙D、事实性辩题4【判断题】在辩论中,进一步论辩的基础是对概念所具有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分析。

(正确)5【判断题】公平的全部内涵就是机会均等。

(错误)概念的对抗1【单选题】弱化对方认为对自己最有利的概念,对(D)是有益处的。

∙A、压迫我方概念空间∙B、扩充对方概念空间∙C、平衡我方概念空间∙D、压迫对方概念空间2【单选题】(B)是辩论中第一个层次的对抗。

∙A、价值对抗∙B、概念对抗∙C、行为对抗∙D、意义对抗3【多选题】概念对抗需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BC)∙A、底线∙B、概念的对抗性∙C、包容性∙D、交互性4【判断题】辩论中最高包容性的对抗,就是用对方概念作为本方概念的基石。

(正确)5【判断题】概念持平的意思是概念偏向于一方,但其内涵和外延均不可跨界。

(错误)杀人游戏中的价值判断1【单选题】辩论中,4号同学坚持投给1号,最终造成平局,其背后可能的原因是(C)。

∙A、角色同一∙B、价值消失∙C、价值失真∙D、判断正确2【单选题】(B)是平民、警察、杀手形成博弈的基础。

∙A、相同的主体∙B、不同的价值目标∙C、不同的陈词∙D、相同的价值目标3【单选题】辩论中,四位同学在首轮发言中集体“装好人”,这是A的表现。

∙A、角色感不强∙B、进入角色快∙C、了解角色∙D、角色感强4【判断题】在杀人游戏中,思考和判断要保持行为一致,逻辑上可以不一致。

(错误)杀人游戏中的角色代入1【单选题】杀人游戏与社会生活均要求个体在活动中要主动(B)。

∙A、抵抗∙B、参与∙C、操纵∙D、顺从2【单选题】2号在辩论中面对1号的指责,立即认定1号是杀手,这是2号陷入了(A)。

∙A、个体价值对抗误区∙B、群体行为对抗误区∙C、个体行为对抗误区∙D、群体价值对抗误区3【多选题】杀人游戏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有哪些?(ABC)∙A、精力集中∙B、角色融入感∙C、整体局势分析∙D、个体价值4【判断题】在杀人游戏中,每个人必须充分考虑全局,不需要考虑体验角色。

(错误)辩论中的价值博弈1【单选题】人们对同性家庭收养的儿童是否有正常的社会生活持不同看法,这是(C)的体现。

∙A、相同个体,不同价值∙B、不同个体、相同价值∙C、不同个体、不同价值∙D、相同个体,相同价值2【单选题】(C)是辩论的最佳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