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管理理论的发展PPT
• 1 美国的“管理运动” • 2 从科学管理到管理科学 • 3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 4 管理理论发展的新探索 • 5 当代管理理论的特点和主要观点
3
1.美国的“管理运动”
• “管理运动”(其主要组成部分就是“科学管理”) 是一个过程,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大体 上有四五十年的时间。
4
34
• 注重经济技术问题,而不是社会心理问题, 以经济效率作为评价管理绩效的依据。
• 以决策为主要着眼点,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给定各种决策模型。
• 建立数学模型,模型趋向于标准化,而不 是描述性模型。(又称为数学学派)
• 用计算机作工具,以进行复杂的计算。
35
• “管理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 面:
管理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工业革命后,社会、政治、经济、技术所发生的 变化和发展,以及组织规模扩大和人们价值观念、 思想、意识、文化中出现的新概念,推动人们重 视管理。
当时经营管理仍以传统的手工业方式为特点,使 得美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中的劳动生产率远远落 后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国内外经济条件所提 供的可能性。
30
霍桑实验
霍桑实验 的五个假设: 1.在实验中改进物质条件和工作方法,可导致产量增加 2.安排工间休息和缩短工作日,可以解除或减轻疲劳 3.工间休息可减少工作的单调性 4.个人计件工资能促进产量的增加 5.改变监督与控制的方法能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产量的提高
霍桑实验的主要经过: 1、车间照明实验——否定第一假设 2、继电器装配实验——否定二、三、四假设,肯定第五假设 3、大规模的访谈计划——肯定第五假设 4、接线板工作室实验——发现非正式组织
◆他被后人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8
科学管理的内容(1)
• 作业管理:
• 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 • 制定培训工作的科学方法; • 实行激励性的报酬制度。
9
科学管理的内容(2)
• 组织管理:
厂长
• 计划和执行职能分开,
改变了凭经验工作的方 计划室
车间
法。 • 实行职能工长制; • 实行例外原则。
工工 工 作作 作 纪 命成 程 律 令本 序 工 工工 工 长 长长 长
法约尔的研究领域与泰勒是互补的。泰勒自下 而上地考察管理,他注意的是工人和生产的技 术方面,强调技术能力在管理中的重要性;而 法约尔自上而下地考察管理,他从“办公桌前 的总经理”出发,以企业整体为研究对象,强 调管理原则和管理技术在组织中的应用。
24
2.3行政组织理论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主要贡献是提 出了所谓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这集中反映 在他的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一书中。 他的理论对工业化以来各种不同类型的组织, 如国家、官僚组织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研究如何使权力、权威与个人之间能分开, 使领导魂力型组织正规化。 观点:权威不是来自个人,而是来自于职位。 “人走茶凉”是符合这种观点。
第一篇 绪论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 第二节 西方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
学习目标
• 了解科学管理的主要观点及泰罗的贡献。 • 了解法约尔的14点管理原则。 • 理解管理科学理论的三大特征。 • 掌握霍桑研究的贡献。 • 了解管理理论发展的新探索。
2
第二节 西方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1
■根据霍桑试验,梅约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 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提出了与古典管理 理论不同的新观点,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 面: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 “经济人”。
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 式组织”。在正式组织中,以效率逻辑为其行为 规范,而在非正式组织中,则以感情逻辑为其行 为规范。
理四分图、方格图)。
33Leabharlann 2.5管理科学理论• 这一理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与行为 科学平行发展起来的。
• 从历史渊源来看,“管理科学”是泰勒科学 管理的继续和发展,因为它的主要目标也是 探求最有效的工作方法或最优方案,但它的 研究范围已面向整个组织的所有活动,并且 它所采用的现代科技手段也是泰勒时代所无 法比拟的。
够强
加大市场投入
不 成 功 成功
重新定位
没可能
没可能
内部改进?
有可能
快速改进
不 成 功 成功
对外合作?
有可能
确定合作伙伴
39
系统分析一般有如下步骤
弄清并确定这一系统的最终目的,同时明确每个特 定阶段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
把研究对象看做一个整体,是一个统一的系统,然 后确定每个局部要解决的任务,研究它们之间以及它 们与总体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认识; • 4.强调的是个别的人,而不是作为组织成员的人。
16
2.2一般管理理论
• 法约尔及其管理理论 法约尔于1916 (Henry Fayol)年问世
的名著《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是他一生管理 经验和管理思想的总结。
17
法约尔的理论概括起来包括以下4方面内容: 1.企业的六项基本活动与管理的五项职 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2.法约尔的14条一般管理原则。
新型的领导在于通过对职工满意度的增加,来提 高工人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32
• 行为管理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1949年,将早期的人际关系学说正式命名为“行 为科学”,60年代以后,将行为科学在企业中的 应用称为“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A、员工个体行为研究(人性假设:X-Y理论); B、员工群体行为研究(如群体压力、沟通等); C、组织行为的研究(以人为中心的领导理论:管
5
管理运动的“三次高潮”
• 第一次高潮是1911年东方铁路公司提高票价 的意见听证会和1912年美国国会为泰勒举行 的听证会
• 第二次高潮是1920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改 组:小斯隆(Alfred P. Sloan Jr.)的“集中 政策控制下的分权制 ”
• 第三次高潮是1924—1932年梅约在美国西 屋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
25
■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认为,高度结构的、正式的、非人格化
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是人们进行强制控制的 合理手段,是达到目标、提高效率的最有效 形式。
■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26
1、明确的分工 对每个职位上的组织成员的权利 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并作为正式职责使之合法化。
2、等级严密 所有的职位都按照权力等级进行安 排,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等级严密的指挥体系。
• 2.5.1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兰德公司 1949年首先提出的,意思是把系统的观点和 思想引入管理的方法之中,认为事物是极其复 杂的系统,运用科学和数学的方法对系统中事 件的研究和分析,就是系统分析。
36
管理中的系统思想 ❖管理要素的关联性 ❖管理组织的层次性 ❖管理活动讲求整体性和目的性 ❖管理工作讲求变革与创新:事务是极其复杂
• 一是发明了“甘特图”(Gantt Chart) • 二是提出了“计件奖励工资制”,即除了按日支付
有保证的工资外,超额部分给予奖励,完不成定额 的可以得到原定日工资。这种制度补充了泰勒的差 别计件工资制的不足。 • 三是强调“工业民主”和更重视人的领导方式,这 对后来的人际关系理论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 实行激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
• 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必须认识到提高效率对双方都 有利,都要来一次“精神革命”,相互协作,为提 高劳动生产率而共同努力。
• 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经验工作法为科学 工作法,即管理职能的专业化。
12
“科学管理”理论的其他代表人物
• 吉尔布雷斯夫妇(Frank B Gilbreth and Lillian M Gilbreth)。美国工程师弗兰克·吉 尔布雷斯与夫人(心理学博士莉莲·吉尔布雷斯)在 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雨果·孟斯特伯格(Hugo Münsterberg) 是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经过长期的研究,他发现并指出了心理学在 许多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因而使心理学进入了产 业界。
■梅约及其霍桑试验。乔治·埃尔顿·梅约 (George Elton Mayo)是行为科学家。
霍桑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西方电气公司所 属的一个工厂的名字。
A通过拍摄相片来记录工人的操作动作。 B分析动作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多余的、哪些加快
速度,哪些改变次序。 C制定标准的操作程序。
13
“科学管理”理论的其他代表人物
• 美国管理学家、机械工程师亨利.甘特(Henry L.Gantt)与泰勒密切配合,使“科学管理”理 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甘特的主要理论贡献:
韦伯
个体效率
企业组织效率
社会组织效率
效率最大化目标
28
三种理论的共同特征
• 1、都把组织中的人当作机器来看待,忽 视人的因素和及人的需要、行为,被称 为“无人的组织”;
• 2、没有看到组织与外部的联系,关注的 只是组织内部的问题,因此是一个“封 闭系统”的管理。
29
2.4行为科学理论
• 研究人际关系学说的代表人物
6
2.从科学管理到管理科学
• 2.1科学管理理论 • 2.2一般管理理论 • 2.3行政组织理论 • 2.4行为科学理论 • 2.5管理科学理论
7
2.1科学管理理论
• 泰勒与“科学管理”理论 ◆1898年,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在其所受雇 的伯利恒钢铁公司进行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块实验” 和“铁锹实验”、“金属切削实验”。
的系统,管理工作也要与时俱进
37
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