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图文讲解(ppt)
③ 增加底部和墙部的支护抵抗力,防止内挤而产生剪切破坏。
※ 两层衬砌之间宜采用缓冲、隔离的防水夹层,即隔离层。
① 当初支产生形变及形变压力时,隔离层允许其有少量的变形, 可降低形变压力;
② 当初支支护力不够时,可将少量形变压力均匀的传布到二衬 上,依靠二衬制止其继续变形,且不使初衬出现裂缝时,二衬 也出现裂缝。
洞门构 造物
衬砌断面的轴线形状和厚度由衬砌计算决定
明洞
通风
照明
排水、消防、通讯等
4.1 洞身衬砌
一、衬砌结构的类型:
1、防护衬砌(饰面衬砌)
● 作用
● 适用范围
2、直墙式衬砌
※ 适用场合:
※ 拱部形状: ①坦三心圆拱(r1> r2) ②或尖三心圆拱 (r2< r1) ③割圆拱(r1=r2=r)
连拱边墙或柱式边墙
是变截面。
※ IV级以上围岩,地基松软,往往侧压力较大,故宜采用 曲墙带仰拱的衬砌。
设置 作用 仰拱
使结构及时封闭,提高整体承载力和侧墙抵抗侧 压力的能力
抵御结构下沉变形,调整围岩和衬砌的应力状态
※ 严寒地区隧道,不管围岩等级如何,只要有地下水存在, 衬砌型式仍应采用曲墙式衬砌,并在施工中根据情况设置伸 缩缝
※ 设计方法:目前以工程类比为主,理论验算为辅。结合施 工,通过测量、监控取得数据,不断修改和完善设计;
※ Ⅳ级及以下围岩或可能出现偏压时,应设置仰拱。
※ 仰拱的重要性
① 解决基础承载力不够,减少下沉:防止底鼓的隆起变形,调 整衬砌应力的作用;
② 封闭围岩,制止围岩过大的松弛变形,将围岩塑性变形和形 变压力控制在允许范围,提高结构的整体承载力;
直墙式衬砌
※ 围岩完整性比较好的I、II级围岩,边墙可以采用连 拱或柱,称为连拱边墙或柱式边墙
※ 大拱脚薄边墙衬砌:
大拱脚薄边墙衬砌
曲墙式衬砌
3、曲墙式衬砌 ※ 适用范围 ※ 作用 ① 地质条件较差,为抵御底鼓压力,配以仰拱使衬
砌形成环状封闭结构;
② 基础地基较好,可采用无仰拱的曲墙式衬砌。
4、喷混凝土衬砌、喷锚衬砌及复合式衬砌
③ 具有防水效果,且可减少二次衬砌混凝土的收缩裂缝。
※ 预留初期支护变形量:在确定开挖尺寸时,应预留必要的初 期支护变形量以保证初期支护稳定后,二次衬砌的必要厚度
3、喷锚衬砌
※ 锚喷支护作为隧道的永久性衬砌,一般考虑是在Ⅲ级及以上 围岩中采用;在Ⅳ级及以下围岩中,采用锚喷支护经验不足, 可靠性差;
2、洞门的型式及适用条件
(1) 端墙式洞门
适用于岩质稳定的Ⅲ级以 上围岩和地形开阔的地区,是 最常使用的洞门型式
嗽叭口隧道衬砌示意图
二、支护结构
初期支护 (一次支护)
支护 结构 永久支护(二
次支护,二 次衬砌)
一次支护是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 加固岩体和阻止围岩的变形
整体式衬砌
二次支护是为了保证隧道使用 的净空和结构的安全而设置的
永久性衬砌结构
复合式衬砌 拼装式衬砌 锚喷式衬砌
1、整体式衬砌
※ 是传统的衬砌结构形式。不考虑围岩的承载作用,主要是通 过围岩的结构刚度来抵御地层的变形,承受围岩的压力。
隧道工程图文讲解 (ppt)
隧道工程图文讲解
第四章 隧道结构构造
§4.1 洞身衬砌 §4.2 洞门 §4.3 明洞 §4.4 竖井、斜井 §4.5 内装、顶棚及路面 §4.6 隧道的放水与排水
隧道 结构 构造
主体构 造物
附属构 造物
洞身 衬砌
洞身衬砌洞身衬砌的平、纵、横断面 的形状由道路隧道的几何设计确定
※ 为了避免围岩和衬砌的应力集中,造成围岩压力增加和 衬砌的局部破坏,应注意衬砌内外轮廓的圆顺,避免急剧弯 曲和棱角。
2、复合式衬砌
复合式衬砌是由初期支护和二次支护组成的,是目前隧道 工程常采用的衬砌形式。
初期支护:是限制围岩在施工期间的变形,达到围岩的暂时稳 定,初期支护应按主要承载结构设计;
二次支护:是提供结构的安全储备或承受后期围岩压力,二次 支护在Ⅲ级及以上围岩时按安全储备设计;在Ⅳ级及以下围岩 时按承载(后期围压)结构设计,并均应满足构造要求。
① 要求用光面爆破开挖,使洞室周边平顺光滑,成 型准确,减少超欠挖。适当的时间喷混凝土,即为喷
混凝土衬砌;
② 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安装锚杆的则先装设锚杆, 再喷混凝土,即为喷锚衬砌;
③ 如果以喷混凝土,锚杆或钢拱支架的一种或几种 组合作为初次支护对围岩进行加固,维护围岩稳定 防止有害松动。待初次支护的变形基本稳定后,进 行现浇混凝土二次衬砌,即为复合式衬砌。
※ 在层状围岩中,采用喷锚支护效果较好;
※ 喷锚支护作为柔性支护,变形量较大,其外轮廓线宜预留稍 大的空间(20cm);
※ 为了使开挖时外轮廓线圆顺,尽可能减少围岩中的应力集中 锚喷衬砌的内轮廓线,宜采用曲墙式的断面形式;
※ 锚喷衬砌内表面不太平整顺直,美观性差,影响司机在行车 中视觉感观,应根据需要考虑内装。
⑥ 地下水有侵蚀性,可能造成喷射混凝土和锚杆材料的腐蚀
4.2 洞门
1、概述
洞门是隧道两端的外露部分,也是联系洞内衬砌与洞口外路 堑的支护结构
※ 洞门的主要作用 ① 保证洞口边坡的安全和仰坡的稳定; ② 汇集在洞口附近的仰、边坡上的地表水,并引离隧道,减少 洞口土石方开挖量; ③ 作为隧道的标志性建筑物,应与隧道的规模、使用特性以及 周围建筑物、地形条件等要相协调 。
5、偏压衬砌 ※ 适用情况:当山体地面坡陡于1:2.5,线路外侧山 体覆盖较薄,或由于地质构造造成的偏压,衬砌为 承受这种不对称围岩压力而采用。
偏压衬砌示意图
6、喇叭口隧道衬砌
在山区双线隧道, 可将一条双幅公路隧道 分建为二个单线隧道或 二条单线并建为一条双 幅的情况,衬砌产生了 一个过渡区段,这部分 隧道衬砌的断面及线间 距均有变化,相应成了 一个喇叭型,称为喇叭 口隧道衬砌。
※ 不宜采用锚喷支护作为永久衬砌的情况
① 在某些不良地质、大面积涌水地段和特殊地段不宜采用锚 喷衬砌作为永久衬砌;
② 对衬砌有特殊要求的隧道或地段,如洞口地段,要求衬砌 内轮廓很整齐、平整;
③ 有很高的防水要求的隧道;
④ 寒冷和严寒地区有冻害的地方(锚喷衬砌抗冻胀能力较差)
⑤ 围岩及覆盖太薄,且其上已有建筑物,不能沉落或拆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