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复习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生物防治: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
包括:1)、以虫治虫;2)、以菌治虫;3)、以菌治病;4)、性诱剂的利用;5)、益鸟的利用2、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利用一系列栽培管理技术,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不利于有害生物发生的条件,直接或间接地消灭或抑制有害生物的为害,保证作物丰产丰收的方法。
3、杂草:杂草是能够在人工生境中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
4、恶性杂草:分布发生范围广泛、群体数量巨大、相对防除较困难、对作物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的杂草。
5、常见杂草:发生频率较高,分布范围较广泛,可对作物构成一定危害,但群体数量不大,一般不会形成优势的杂草。
6、侵染循环:指侵染性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过程。
7、致病性:指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和引起病害的能力。
8、一年生杂草:在一个生长季节完成从出苗、生长及开花结实的生活史。
9、区域性恶性杂草:虽然群体数量巨大,但仅在局部地区发生或仅在一类或少数几种作物上发生,不易防治,对该地区或该类作物造成严重危害的杂草。
10、二年生杂草:在两个生长季节内或跨两个日历年度完成从出苗、生长及开花结实的生活史。
12、多年生杂草:一次出苗,可在多个生长季节内生长并开花结实。
13、全寄生杂草:指从寄主植物上获取它自身生活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包括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质的寄生性植物。
14、半寄生杂草: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主要从寄主植物内获取水分和无机盐的寄生性植物。
15、选择性除草剂: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能杀死杂草,而对作物无毒害,或毒害很低。
四、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1分,共10分)1、麦蛾幼虫多在小麦、大米、稻谷、高粱、玉米及禾本科杂草种子内食害。
严重影响种子发芽力,是一种严重的后期性贮粮害虫。
(×)2、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发现害虫严重发生时,马上采取措施进行除治。
(×)3、储粮害虫的生活环境中,有三个重要因素。
一是温度,二是湿度,三是空气。
(√)4、作物苗后喷施灭生性除草剂可以防除田间各类杂草。
(×)5、土壤处理是指在杂草未出苗前,将除草剂喷撒于土壤表层或混土操作将除草剂伴入土壤中,建立起一层除草剂封闭层(√)6、大豆、棉花田在播种前将氟乐灵施用于土壤表面后即可播种。
(× )7、花生根结线虫病的病原是北方根结线虫,雌雄异形。
(√)8、马铃薯病毒病是由马铃薯Y病毒(PVY)引起的。
(× )9、在我国各地,应用低温防治储粮害虫,均有显著效果。
(×)10、农田杂草不仅直接引起作物生长受阻而减产,而且加重病虫的发生为害。
(√ )11、细菌造成的植物病害,其典型病征是在病部产生霉状物。
(×)12、根据杂草生活的农田环境中水分含量不同,可将农田杂草分为旱田杂草和水田杂草两大类。
(√ )13、马铃薯环腐病是一种真菌病害。
(×)14、禾本科杂草在三叶期之内,根系较浅,抗逆性较差,容易被除草剂杀死。
(√ )15、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时对土壤墒情要求较高,否则难以达到较高的防效。
(√ )16、除草剂都是通过对靶酶的抑制,最终干扰植物的代谢作用而发挥除草效应。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主要有:田间病株、种子和其他繁殖材料、土壤和粪肥、病株残体、昆虫及其他传播介体。
2、油菜菌核病病原为核盘菌,属子囊菌门,核盘菌属真菌。
主要寄生十字花科、菊科、豆科、茄科、伞形科和蔷薇科等植物,受害最重的有油菜、向日葵、大豆和花生等作物。
3、马铃薯晚疫病得病后一般从叶尖或叶缘开始。
病斑初为水渍状褪绿斑,潮湿时迅速扩大,无明显的病健交界线,可扩展到叶的大半甚至全叶。
扩展后病斑腐败变黑,病斑边缘有一圈白色稀疏的霉层,叶背霉层更加明显。
4、综合防治的基本方法有:植物检疫、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
5、甘薯黑斑病在甘薯育苗期、大田生长期和收获贮运期均能引起发病。
引起烂床、死苗、烂窖,损失极大。
薯块上的病斑呈黑褐色,中央凹陷、病组织坚实。
病原物属子囊菌门,长喙壳属。
6、储粮害虫包括昆虫和螨类两大类。
而害虫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鞘翅目昆虫,另一类是鳞翅目昆虫。
7、大豆包囊虫病主要以胞囊在土中越冬,带有胞囊的土块也可混杂在种子间成为初侵染来源。
线虫在田间传播主要通过农机具和人、畜携带含有线虫或胞囊的土壤,其次为排灌水和未经充分腐熟的肥料。
种子是该病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8、小麦大田发生的禾本科杂草主要有野燕麦、马唐、牛筋草和看麦娘等。
9、秋熟旱作田发生的莎草科杂草主要有碎米莎草和香附子等。
10、夏熟作物田发生的石竹科杂草主要有繁缕和雀舌草等。
11、杂草生态学是研究杂草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12、影响除草剂药效发挥的生物因素主要有作物、杂草和土壤微生物。
13、除草剂混合使用,其互作类型有加成作用、增效作用和颉颃作用。
14、酰胺类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未出苗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一些小粒种子阔叶杂草。
15、除草剂的使用可以分为茎叶处理和土壤处理。
16、植物检疫的作用在于,一是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由国外传入和由国内传出;二是将其限制、封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传播蔓延,并采取措施彻底肃清。
17、根据除草剂的施用时间可将除草剂分为:苗前处理剂、苗后处理剂和苗前兼苗后处理剂。
18、除草剂被植物根、芽和叶吸收后,干扰植物的生理、生化反应,包括光合作用、细胞分裂、氨基酸、蛋白质及脂肪酸合成等。
19、玉米自播种开始至封行前,不断有杂草发生,后期因群体优势,杂草为害降低。
因此根据其特点,前期杂草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在春玉米田一般采用苗前封闭处理和苗后茎叶二次处理方式进行防除。
20、乙草胺是选择性旱田芽前除草剂,在土壤中药效可持续8周以上,一次施药可控制整个生育期无杂草危害。
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但对多年生杂草无效。
杂草对乙草胺的主要吸收部位是芽鞘,因此必须在杂草出土前施用。
三、选择题(单选或多选,每选对1个答案1分,共15分)1、花生叶斑病主要是指( A C )。
A、黑斑病B、条斑病C、褐斑病D、煤污病2、大豆菟丝子已( D )缠绕大豆,产生吸盘伸入寄主茎内吸取养分。
A、叶片B、根C、菌丝体D、茎蔓3、马铃薯环腐病的病原菌是( B )。
A、菌物(真菌)B、细病C、病毒D、线虫4、波尔多液是用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的天蓝色药液,呈( C )。
A、酸性B、中性C、碱性D、水性5、烟草黑胫病属卵菌门,( C )属。
A、霜霉属B、毛霉属C、疫霉属D、绵霉属6、蚕豆象和豌豆象一年发生( A )代,以成虫在豆粒内、仓库内角落、包装物缝隙以及在田间、晒场、作物遗株内、杂草或砖石下越冬。
A、1B、2C、3D、57、玉米象属( B ),象甲科。
是中国储粮的头号害虫,也是世界性的重要储粮害虫。
A、膜翅目B、鞘翅目C、鳞翅目D、同翅目8、土壤处理除草剂的药效和对作物的安全性受( A B C D )等因子影响。
A、土壤类型B、有机质含量C、土壤含水量D、整地质量9、小麦田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有( A D )。
A、2,4-滴丁酯B、乙草胺C、拿捕净D、2甲4氯10、属寄生性杂草的是( C )A 车前草B 马齿苋C 菟丝子D 空心莲子草11、下列杂草中为阔叶类杂草的是( B )A 稗草 B鸭跖草 C 千金子 D 异型莎草12、不属于二年生杂草的是( A )A. 小飞蓬 B 野燕麦 C 猪殃殃 D 看麦娘13、下列杂草中不是禾本科杂草的是( B )A 稗草B 蒲公英C 棒头草D 千金子14、下列禾本科杂草中为多年生的是( D )A 马唐B 稗草C 狗尾草D 狗牙根15、下列杂草中为越年生的是( B )A千金子 B 看麦娘. C 稗草 D 西来稗16、可有效防除水稻田稗草且属于激素型的除草剂是( D )A 胺苯磺隆B 甲草胺C 丙草胺D 二氯喹啉酸17、属于外来入侵杂草的是( D )A. 蒲公英B. 艾蒿C. 紫茎泽兰 D 苦苣菜18、下列杂草中不属于阔叶杂草的是( A )A. 千金子 B节节菜 C. 凤眼莲 D. 荠菜19、在田间推荐剂量下不能够被苄嘧磺隆等酰脲类药剂防除的杂草是( C )A.鸭舌草B. 雨久花C. 狗牙根 D 水苋菜20、茎叶处理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有( A C )A、精稳杀得B、乙草胺C、高效盖草能D、2甲4氯五、简述题(每题5分,共25分)1、什么叫初期性贮粮害虫?试举出5种主要初期性贮粮害虫。
答:初期性害虫或第一食性害虫:这类害虫能直接危害完整的粮食,即原粮和种子粮,蛀食粮粒,在内隐蔽为害。
如玉米象、米象、谷象、谷蠹、豆象类、印度谷螟、麦蛾等。
2、什么叫后期性贮粮害虫?试举出3种主要后期性贮粮害虫。
答:后期性害虫或次生害虫:这类害虫是以谷粒粉末碎屑为食料,不直接啃食粮粒,因而常发生在面粉厂、碾米厂、粮店的下脚料及家庭的米面缸中。
如拟谷盗、锯谷盗、黄粉虫、腐食酪螨等都属这一类。
3、如何使用磷化铝防治储粮害虫?答:熏蒸稻谷、玉米、小麦、高粱等,每立方米仓容用药3~6克(1~2片);熏蒸豌豆、蚕豆、绿豆等,每立方米仓容用药6~9克,可处理粮食600~750公斤。
其方法是在密封装具的粮堆表面中心部位放一层牛皮纸,将磷化铝按计算好的用药量迅速放在纸上,然后立即封闭装具口。
若用塑料袋装粮,则用细绳扎紧袋口即可。
经过5~7天的密闭熏蒸,即可杀死全部贮粮害虫。
7天后可开封散毒。
4、简述甜菜褐斑病诊断要点:答:1、叶斑圆形或不规则形,2、病斑褐色至紫褐色,3、四周有褐色至赤褐色边缘,中间较薄易破碎。
4、后期病斑中央产生灰白色霉状物,病斑连接成片使叶片变干枯死。
5、试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和制订原则。
答: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归纳起来有:植物检疫(法规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等。
制订原则是从生态全局出发,以预防为主,合理运用各种防治方法,使其相互协调,相辅相成,取长补短。
要有全局的观念,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最佳防治方案,使防治技术安全、经济、简便、有效。
6、根据除草剂的施用时间可将除草剂分为哪几类?⑴ 苗前处理剂(土壤处理剂):通过根、幼芽及芽鞘吸收。
⑵ 苗后处理剂(茎叶处理剂):主要通过茎叶吸收。
⑶ 苗前兼苗后处理剂(土壤兼茎叶处理剂):根、幼芽、芽鞘、茎叶等都能吸收。
7、杂草适应环境能力强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抗逆性强,对盐碱、人工干扰、旱涝、极端高低温等有很强的耐受能力。
2)、可塑性大,在密度较低的情况下通过提高个体结实量来产生足量的种子,在极端不利的环境条件下,减少物质的消耗,保证种子的形成,延续其后代。
3)、生长势强,种子数量多、寿命长、繁殖方式多样等4)、拟态性,在形态、发育规律及对生态因子的需求等方面与作物有许多相似之处,很难将这些杂草与作物分开或从中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