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
第一幕
旁白: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军被蒋介石调到西北去攻打红军。

12月4日,蒋介石亲自到西安,逼迫张学良和杨虎城率部队到陕北前线“剿共”。

张学良、杨虎城不从。

12月9日,蒋介石再次相逼,学生听闻此事,发起游行,以示抗议。

学生代表甲:我们不要做亡国奴!
众学生:我们不要做亡国奴!
学生代表甲:我们愿为救国而死!
众学生:我们愿为救国而死!
杨虎城:同学们,请安静。

你们的心情我杨虎城非常理解,但...请再给我们一点时间!
学生代表甲:时间我们可以给你,但你必须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张学良:好,同学们,我张学良在这里向各位保证:一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请同学们先散了吧!
学生代表乙:不行,必须给我们一个准确的时间。

张学良:好,同学们,我现在就与杨将军去面见委员长,请同学们先散了吧。

学生代表甲:既然张将军话已至此我们也不必强求,同学们都散了吧!(众人散去)
第二幕
张学良、杨虎城连续几天力劝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都遭到蒋介石的严厉训斥。

张学良:虎城兄,今天你到委员长哪里去,委员长怎么说?
杨虎城:唉!还不是老样子,他说,要让他联共抗日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还让我们不要上了共产党的当。

我就知道,连你都劝不了委员长,我去了也是白去啊。

看来委员长这次真是铁了心了。

张学良:虎城兄,你我都是中国人,从九一八事变开始,日寇已占领我东北五年了,我那天不是盼望着打回东北老家啊,可如今,委员长却要我们在这里打共产党,也不知要达到何年何月,我实在是忍受不了了。

12月9日那天,西安的学生游行去向老蒋请愿,宁可被打死也要前进。

唉!幸亏当时你我都没有开枪,否则就真是民族的罪人啊。

我们身为军人,还不如这些学生勇敢,真是羞愧啊。

杨虎城:学良兄啊,我看如果我们不采取点非常手段委员长是不会同意联共抗日的。

张学良:这样吧。

明天我最后一次去劝委员长,如果他再拒绝,就别怪我们了。

杨虎城:好吧,如果真到了行动的时候,我西北军一定密切配合东北军,活捉委员长,逼他抗日。

第三幕
旁白:第二天张学良来到蒋介石住所华清池,蒋介石正在批
阅文件。

侍卫:当当当(敲门后进来)委员长,张学良将军求见。

蒋介石:让他进来。

(侍卫退下开门,张学良进来)
张学良:委员长。

蒋介石:汉卿,有什么事吗?
张学良:委员长,我还是来请求抗日的。

介石:看,你又来了。

张学良:委员长,您看现在的形势,日本占领东北后,现在又企图灭亡华北,如果我们再不加以制止的话整个中国都将沦为敌手啊,到时我们就成千古罪人了。

蒋介石:汉卿,攘外必先安内。

张学良:共产党一再表示愿意团结一致,共同抗日。

而且也拥护你为最高领袖,还将成为全民族的伟大英雄。

蒋介石:汉卿,你还年轻,你这是受了共产党的欺骗!
张学良:委员长,内战无论谁赢,都会使中国力量削弱,是日本人坐收渔翁之利呀!
蒋介石:好了,不要再说了!我决心已下,不会动摇。

张学良:委员长,我个人和东北军始终是站在你这一边的,过去,无论风风雨雨。

我们都支持你,甚至代你受过。

今天我们的态度依然如故。

蒋介石:(一拍桌子)张学良,我告诉你,即使你把我打死,我剿共的政策也不会改变。

张学良:(悲愤)那还有什么可说的。

(摔门而去)
蒋介石:(恼怒)太不像话啦,还教训起我来了。

第四幕
旁白:张学良回到住所,赵一荻迎面走来。

张学良:(既气又怒,回到住所。

)气死我了!真是气死我了!
(赵一荻见状,便知情况不妙,怕是又失败了。


赵一荻:(将张学良扶到椅子上坐下,倒了杯清茶。

)汉卿,消消气。

委员长怎么说?
张学良:(喝了口茶)一荻,事情不简单。

委员长铁了心也不联共抗日。

赵一荻:(坐下)汉卿,我们不能忘记国耻家仇,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面对民族危亡都不会坐以待毙。

此番劝说没有效果,可否动用特殊手段。

第五幕
旁白:事变前一夜
甲:唉,给我来根烟(悄悄的)(乙从兜里掏出烟给甲)快点,你怎么那么抠呢?
甲:要有大事发生(悄悄的)
乙:切,能有什么大事,你老婆要生了?(挑逗,不爱搭理)
甲:一边旯子去!我跟你说呀,少帅要兵谏!(凑得更近)
乙:兵变,别瞎说,你怎么知道,
甲:别和别人说,我刚才看见郭副官领着几个弟兄朝委员长驻地去,乙:得得得得,别瞎说,小心你脑袋,
甲:切,懒得和你解释,占你的岗吧!再给我根烟!
乙:去去去。

甲:行你小子,我记住你了。

甲对乙拍手,离开,稍后乙下。

第六幕
旁白:郭副官带领弟兄去抓蒋介石,(有枪声)蒋已逃跑,不在屋内
郭下令:分头找,众:是
两士兵带蒋上台(蒋穿睡衣)
蒋:你们好大的胆子(愤怒)
郭:对不起,委员长,我也是奉命行事,你这边请(蒋气愤离开,郭在后跟着。

来到另一个房间,郭副官说:你们两个看好他!众人离场。

(留两个士兵在门口站岗)
蒋已被擒,张前往看望。

士兵敬礼,张回礼,进入屋内。


张学良(尊敬地、愧疚地):委员长,您受惊了。

蒋介石(生气):哼,我不是你的委员长。

你也不是我的部下。

张学良(诚恳地):您可以不承认我这个部下,但我不可以不承认您这个哥哥啊。

蒋介石(生气、怀着希望):既然你眼里还有我这个委员长。

张汉
卿,你老实告诉我,这件事是你的部下怂恿你干的,还是你自己干的?
张学良(羞愧):委员长,让您失望了,是我下令让他们干的。

蒋介石(盛怒):张汉卿,你,你,好大的胆子啊!
张学良(坚定):我只想让您让我们去抗日。

我并没有伤害您的意思。

我只是不想看着我们的国家被日本侵吞啊!
蒋介石(怀疑、生气):没有伤害我的意思?为国家着想?哼,你让我这个国家领袖的颜面都丢尽了。

张学良(愤怒、心痛,大声):你只顾考虑你自己的颜面!那东北军的颜面呢?东北人的颜面呢?四万万中国人的颜面呢?你想过没有?
蒋介石(威严、求救):好,好。

你既然还认我。

汉卿,你就立刻把我送回南京,回南京再谈啊。

张学良(坚定):回去可以啊。

但是,你一定要给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将士们一个明确的交代:停止剿共,带我们去抗日。

蒋介石(生气、轻蔑):汉卿啊,你不懂政治!你是把政治当儿戏!我怎么能随便给你承诺!你走吧,我不想见到你。

(张学良出去了,蒋介石生闷气捶大腿)
(杨虎城扭开门,走进去。


杨虎城(礼貌性地,立正):委员长好!
蒋介石(希望地):虎城?虎城啊,来,坐。

坐下坐下。

杨虎城(礼貌上地、没愧疚之意):委员长,虎城给您请罪。

蒋介石(希望地、讨好地):好好好。

虎城啊,想想办法,把我送
出西安。

啊,虎城啊,你是我党的老党员。

你是我党的有功之臣啊。

我一直都很敬佩你,看重你。

杨虎城(礼貌性地):谢谢委员长。

蒋介石(讨好、责怪):虎城,你和汉卿不一样啊。

他娇纵莽撞,闯下通天大祸。

这事,你可能不清楚吧。

杨虎城:委员长,我知道。

蒋介石(失望、愤怒):你怎么也受他的蛊惑?
杨虎城(坚定、义气):委员长,这是我的主意。

您不要责怪汉卿,是我帮汉卿下的决心。

蒋介石(绝望、愤怒):什么?这是怎么回事?
虎城(坚定、义气):为了抗日,虎城的意思已经多次向委员长进行汇报和进谏。

只是委员长不予采纳,逆拂民意。

张副司令和我的确无法接受,所以不得以才采取了非常手段进行兵谏。

蒋介石(绝望、愤怒、厌恶):兵谏、兵谏。

娘希匹,你可知道这个兵谏给国家带来什么影响?给时局带来什么影响?哼——。

虎城:委员长,西安天气不好。

您多保重。

(起身离开)
第七幕
旁白:最终,蒋介石同意与中共进行和谈,中共派周恩来等人来西安。

(周恩来和杨虎城、张学良上场,双方开始进行会谈,签订协议。


旁白:旁白:谈判达成一下协定:
一、改组南京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
二、释放七君子,并保证人民自由权利
三、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
四、召集各界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方针
五、与同情中国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
六、包容其他救国方针
记者:周先生,您好我是新华社记者。

请问您对西安事变有何评价?
周恩来:这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多亏了张、杨二位将军从民族大义出发,不顾个人安危,可以说两位将军是伟大的功臣。

杨虎城:如果没有中共从民族大义出发不计较个人利益西安事变是不可能和平解决的,共产党功不可没。

张学良: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给了我们兵谏很大的推动力,青年学生和广大人民为祖国所做出的贡献必将永远被历史铭记。

周恩来:同学们!同胞们!东北沦陷!华北告急!让我们携起手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所有人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