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驻车制动装置的设计.教学提纲

驻车制动装置的设计.教学提纲

驻车制动装置的设计.
设计技术
驻车制动装置的设计
黄键李薇辜振宇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福州 350002)
摘要: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驻车制动装置的结构形式和设计方法。

关键词:驻车制动设计
1 前言
驻车制动装置是使汽车在路面(包括斜坡)上停驻时,为防止车辆滑行,以及汽车在坡道上起步时,用以防止车辆后退的装置。

驻车制动装置有别于行车制动装置,它们各自有相互独立的操纵装置,驻车制
动装置常采用手操纵机构,所以通常又称为手制动,但驻车制动装置既可以是手操纵也可以是脚操纵。


般小汽车和轻型卡车采用手操纵机构,而大型车辆则采用脚操纵的驻车制动踏板机构。

本文主要介绍手操
纵的驻车制动装置。

2 驻车制动装置的结构
驻车制动装置包括驻车制动器和驻车驱动机构两
部分。

驻车制动器按其作用部位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
制动传动轴的中央制动器,另一种是与行车制动器共用
的车轮制动器,目前,多采用作用于后轮的驻车机构。

驻车驱动机构因其对可靠性的要求较高,一般都采用机
械式的驱动机构,但究竟是采用中央制动器驻车还是采
用车轮制动器驻车,其驻车驱动机构有所不同,而不管
是哪一种的驻车类型,制动器都有鼓式和盘式之分,所
以,驻车驱动机构还有所差异。

图 1 为采用盘式中央制动器的驻车制动装置,
在鼓式制动器中利用行车制动器作手制动器使用时,如
图 3,一般是在它的后制动蹄上通过固定销装有一个制
动蹄杠杆,在这个杠杆的中间通过一根制动蹄推杆同前
制动蹄连接。

驻车制动时,拉紧或摆动手制动操纵杆,
经一系列杠杆和拉绳传动,将驻车制动杠杆的下端向前
拉,使之绕固定销转动,其中间支点推动制动推杆左移,将前制动蹄推向制动鼓。

当前制动蹄压靠到制动
鼓上之后,推杆停止移动,此时制动杠杆
绕中间支点继续转动,于是制动杠杆的上
端向右移动,使后制动蹄压靠到制动鼓上,
从而产生驻车制动作用。

对于带有驻车驱动的盘式车轮制动
器,如图 4,驻车时是通过驻车拉索的拉
动使位于制动钳体内的指销推动辅助活塞
移动,辅助活塞进而顶住活塞移动,先使
活塞一侧的制动块压靠到制动盘,接着,
此反作用力则推动制动钳体连同另一侧的
制动块压靠到制动盘,从而产生驻车制动
作用。

3 驻车制动装置的设计
3.1 结构设计
驻车制动装置的设计其实应在行车制动系设计时加以考虑,首先应选择驻车制动装置的类型:轿车上一般
93
设计技术
采用驻车与行车制动共用的车轮制动器,而货车上一般采用中央制动器。

对于前者,考虑到行车制动与驻车制动的功能合二为一,如果是用鼓式的制动器,那么制动器就要选用领从蹄式或双向增力式的结构,高
级轿车更多的是使用双向增力式的结构;对于后者,由于是中央制动器,行车制动器的选择就不受驻车制
动的影响,而驻车制动器如果是用鼓式的制动器,则大多采用结构简单的领从蹄式或双向增力式。

94
设计技术
驻车制动装置的类型确定后,进行驻车驱动机构的设计。

采用中央制动器的驻车驱动机构比较简单, 主要考虑手操纵力的大小和手柄的操作空间应符合人体工程。

采用车轮制动器的驻车驱动机构除了设计杠 杆增大手作用力外,还应考虑施加给两个后制动器的驻车驱动力应相等,所以,在驻车驱动机构中要设置 均衡器,用来向每个后制动器施加相等的作用力。

图 5 是几种常见的均衡器。

其中形式(d )通常用于盘 式车轮制动器,其它几种大多用于鼓式车轮制动器。

手制动操纵杆的设计主要根据驾驶
室的空间大小,常见的有拉杆式的(如图
6 中所示),也有摆臂式的(如图 7)。

驻车制动装置的结构形式都确定后,
还应校核以下几项,使其满足要求。

3.2 驻坡效能的验算
驻坡效能是以汽车在良好路面上能
可靠而无时间限制地停驻的最大坡度(%)
来衡量,图 7 为汽车在上坡路上停驻时的
受力情况,根据参考文献 1,可知汽车在
上坡路和下坡路上停驻时的坡度极限倾
角α和α'分别是:
α = arctan ϕL
1
ϕ L − h g α ' = arctan
ϕ L
1 ϕ
L + h g 式中 ϕ -------轮胎与地面间的附着系
数, ϕ =0.7,
如果坡度极限倾角α和α'不小于
16%~20%,则说明汽车满足驻坡效能。

3.3 制动手柄拉力的验算
驻车制动器要能保证产生汽车在坡
路为α的坡道上可靠地
制动力矩为: T 0= W r ⋅ ⋅e sin α 停车所需的
(1)
式中 r e -------车轮的有效半径,m ;
W-------汽车所受重力,N ;
单个后轮驻车制动器的制动力矩上限为:
T 01 = 1 2 ⋅ ⋅ W r e
sin α (2)
中央驻车制动器的制动力矩上限为:
⋅ ⋅ α T =
W r e sin (3)
0 i 0
式中 i 0-------后驱动桥的主减速比;
设加在手制动操纵杆上的拉力为 P ,对于驻车制动共用后轮制动器时它的制动驱动力 F 为:
1
F = Pληm(4)
2
式中P------施加在手制动操纵杆上的拉力,
95
λ------驻车驱动机构的总杠杆比,
设计技术
ηm ------驻车驱动机构的机械效率,ηm =0.6~0.8,
对于中央驻车制动器,它的制动驱动力 F 为:
F = P λη
(5)
m 在如图 8 的驻车驱动方式中,当车轮有正向滑行趋势时,分别对两个制动蹄进行受力分析,可得:
图 8 驻车制动器简图
(a )制动器简图 (b)受力分析图
− +) F ⋅ −ρ N ⋅ ρ
= 0
( Q l 13l 1
f 1 1 c
Q l 2 3= F f 2 ⋅ +ρ N 2⋅ ρc
F 其中,f 1
= μ N 1, F f 2=μ N 2, μ 为制动蹄与制动鼓间的摩擦系数,
将 N F f 1 1=μ , N F f 2
2=μ 代入方程组,求得 F f 1 和 F f 2 ,
T = (F + F )ρ ⎡ ( )
Q l ⎤
μ ρ
所以,制动力矩 = ⎢ Q l 13 − l 1 + 2 3 ⎥
f 1 f 2 ρ − ⋅μ ρ ρ + ⋅μ ρ
⎣ c l c

对制动蹄杠杆进行受力分析,并令 ξ = 2 ,可得:
l 1
Q 1= ⋅ξ F , Q 2= (ξ − ⋅1) F ,带入上式,则
F l ) (ξ −1)Fl ⎤
T = ⎡ξ ( 3 − l 1 + 3 μ ρ
(6)
⎣⎢ρc−⋅μ ρρc+ ⋅μ ρ⎥⎦
对于驻车制动共用后轮制动器,将(4)式代入(6)式;对于中央驻车制动器,将(5)式代入(6)式,使T T01[T01见(2)式]或T T0[T0见(3)式],计算出的驻车制动手柄拉力应不大于 500N
(轿车)~700N(货车),否则,可通过改变驻车驱动机构的总杠杆比λ或制动蹄杠杆的ξ值进行调整。

同理,也可求得当车轮有逆向滑行趋势时的制动力矩为:
96
设计技术
F l) (ξ −1)Fl⎤
( 3 −l1+ 3 μ ρ(7) T = ⎡ξ
⎣⎢ρc+ ⋅μ ρρc−⋅μ ρ⎥⎦
按同样方法进行验算。

3.4 制动手柄行程的验算
制动手柄行程应不大于 160~200mm。

制动蹄杠杆端行程一般为 8~10mm.,所以制动手柄行程 s=λ×\u65288X8~10)mm,可见,为了使制动手柄行程满足要求,实际上λ可选 20 或与此数相差不多的数值。

另外,驻车制动操纵装置的安装位置要适当,其操纵装置必须有足够的储备行程,一般应在操纵装置
全行程的三分之二以内产生规定的制动效能,而且驻车驱动机构中要设置调整螺母,以备维修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惟信.汽车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667-718
[2] 小田柿浩三(日).汽车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151-164
[3] 张洪欣.汽车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27-P252
[4] JB4019-85.汽车驻车制动性能要求
精品文档
97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