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恶性肿瘤综合治疗课件 pptppt课件

恶性肿瘤综合治疗课件 pptppt课件


-
6
根治术的结果
▪ 提高了恶性肿瘤的生存率 ▪ 产生了错觉
··肿瘤外科治疗就是患肿瘤的器官切除术
··强调根治,忽视器官功能 ··60年代出现超根治术,创伤很大,但 没有提高生存率
-
7
单一手术不能解决问题 综合治疗兴起
-
8
肿瘤放射治疗的发展
-
9
1895年 Roentgen 发现X线
1896年 Becquerel 发现放射性 1898年 Curios 发现镭 1920年 200千伏X线治疗机问世
▪ 造血刺激因子(rhG-CSF、rhGM-CSF、 EPO)
▪ 5-HT3受体拮抗剂
-
21
单克隆抗体和分子靶点药物
▪ 单克隆抗体
抗CD20单抗:美罗华 抗HER2单抗:Herceptin
▪ 分子靶点药物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Iressa
-
22
肿瘤细胞数量肿瘤负荷的概念
·化疗的效果与肿瘤细胞的数量成反比
肾癌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
黑色素瘤
霍奇金病
子宫内膜癌
Burkitt淋巴瘤
前列腺癌
大细胞淋巴瘤
慢性白血病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
头颈部癌
Wilms瘤
胃肠道癌
2.少数病人可能根治的肿瘤(治愈率<30%) 4.配合手术/放疗可提高治愈率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乳腺癌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大肠癌
抗HER2单抗(Herceptin)
·
-
19
进入90年代以后肿瘤内科的新进展
▪ 高剂量化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实体瘤恶性 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
▪ 多药耐药基因的发现、生物和基因治疗的临床 应用
▪ 对肿瘤宿主的认识逐渐深入:肿瘤细胞免疫和 抑癌基因
-
20
进入90年代以后肿瘤内科的新进展
支持治疗加强
·一定剂量的有效药物杀伤一定比例的肿瘤细 胞
·肿瘤细胞数量低时尽早开始化疗
·手术、放疗减瘤后可为化疗创造条件
·化疗后配合应用0级动力学(一定剂量杀灭一
定数量)的免疫治疗提高疗效
-
23
•肿瘤病人开始治疗时细胞数量约1010~12;
•使细胞数量减少2~3个数量级,即达完全缓 解。
•完全缓解时残存的肿瘤细胞仍可达108~10;
骨肉瘤
骨肉瘤
小细胞肺癌
软组织肉瘤
乳腺癌
部分卵巢癌
非小细胞肺癌
肝癌(动脉化疗)
视网膜母细胞瘤
-
神经母细胞瘤
25
化疗的适应证
1.造血系统恶性疾病 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 2.化疗效果较好的实体瘤 皮肤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
睾丸肿瘤、小细胞肺癌等。 3.实体瘤手术切除或局部放疗后的巩固治疗。 4.局部晚期的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癌和乳腺癌,可先
病已取得根治性效果
肿瘤内科追求的目标- ——由姑息到根治
18
进入90年代以后肿瘤内科的新进展
·作用机制新颖的新药进入临床
抑制微管蛋白的解聚:紫杉类 (紫杉醇、泰素帝)
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喜树碱类(伊立替康、拓扑替康)
分子靶点药物:EGFR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
(STI-571、Iressa)
单克隆抗体:抗CD20单抗(美罗华)
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
湖北省中山医院 肿瘤科 孙建海
-
1
肿瘤治疗历史的回顾
-
2
肿瘤外科治疗原则的确立
-
3
1894年Halsted发明乳腺癌 根治手术,使乳腺癌手术复发率 由58%~85%降至6%,形成外科 治疗恶性肿瘤的原则。
-
4
Halsted原则:
在手术治疗恶性肿瘤时,要 广泛整块切除肿瘤,包括周围 软组织、筋膜及肌肉,同时完 整切除区域性淋巴结。0年代前
放疗设备简陋,性能低下, 对放射线作用机理缺乏认识, 使放疗效果未能充分显示。
-
11
20世纪50年代后
▪ 接触治疗机 ▪ 深部X线治疗机 ▪ 60Co远距离治疗机 ▪ 各类加速器 ▪ 后装近距离治疗
适用于任何部位的各种肿瘤
-
12
近年来放疗的新发展
·计算机模拟的三维适形放疗 使放射线高剂量区在体内的分
•这些亚临床肿瘤是复发、转移的根源。
•诱导化疗阶段完全缓解只是取得根治的第一步 。
•强化治疗可能使残存细胞降低到106以下,机 体免疫最好做免疫治疗和生物治疗可能消灭的数量;
•正在寻找能促进、加强免- 疫的方法,使更多病24
肿瘤内科治疗的水平
1.可根治的肿瘤(治愈率>30%)
3. 姑息疗效
滋养细胞肿瘤
化疗,以后争取手术。介入治疗可使肝癌、肾癌易于切除提高 治愈机会。 5.实体瘤已有广泛播散或远处转移,不适于手术切除或放疗者。 6.实体瘤手术或放疗后复发或播散者。 7.癌性积液,通过腔内注射化疗药物,常使积液控制或消失。 8.肿瘤所致上腔静脉、呼吸道、脊髓压迫或脑转移致颅内压增 高,常先用化疗以减小体积,减-轻症状,再进行手术或放疗2。6
-
5
应用这一原则,在20世纪上半期 发展了各部位肿瘤的切除术
▪ 1905年 Wertheim→宫颈癌根治术 ▪ 1906年 Grile →颈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 1908年 Miles →直肠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 ▪ 1933年 Graham →支气管肺癌全肺切除术 ▪ 1935年 Whipple →胰腺癌根治术
肿瘤综合治疗的原则和实践
-
27
肿瘤综合治疗的定义
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肿瘤
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
和发展趋向,有计划地、合理地
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最大
限度地提高治愈率,改善病人的
生活质量。
-
28
肿瘤综合治疗的几种模式
1 传统模式(术后放化疗) 乳腺癌 睾丸肿瘤 大肠癌 软组织肉瘤
2 先化疗/放疗后手术(保留器官的先化疗及放疗) 骨肉瘤(各期) 头颈部癌(Ⅱ、Ⅲ期) 乳腺癌(Ⅲ期) 肺癌(ⅢA 期)
乏氧,对放疗敏感性差
-
16
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
-
17
肿瘤内科的历史:
1946年 1957年
70年代
Gilman 和Philips 用氮芥治疗恶性淋巴瘤
—— 近代肿瘤化疗的开端
Arnold 合成环磷酰胺
Duschinshy 合成5-氟脲嘧啶
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肿瘤化疗受到重视
顺铂和阿霉素进入临床
肿瘤内科在睾丸肿瘤、滋养细胞肿瘤和儿童白血
布与所需治疗的病灶区(靶区)完 全一致。
-
13
放射生物的研究对放射线的作用 机制有了深入认识
▪ 改变放射治疗模式 ▪ 放射增敏剂的应用 ▪ 减少放疗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
14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 治疗手段之一,所有肿瘤患者的 70%左右需放疗。
-
15
放疗的局限性
▪ 放射敏感性和肿瘤细胞负荷成反比 ▪ 肿瘤病灶内如果血供差,肿瘤细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