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砚发展与其文化背景关系浅析社会与历史学院博物馆学2008级王昭蔚指导教师刘瑜摘要:歙砚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砚之一,在砚史上与端砚齐名。
歙砚的发展历程、各朝代的艺术造型以及所雕刻图案的纹样题材,都与其历史文化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的发展轨迹符合了中国封建整体文化的发展轨迹,可以看作是中国封建文明发展的缩影。
关键词:歙砚;发展历程;文化背景,关系Abstract :She Yan is one of the four famous inkstones in ancient China. Which is equal popular with Duan Yan in the history of inkstone. Throughou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SheYan as long as 1200 years, we can indicate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culture and SheYan’s background have inseparable links, its develo pment track mee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eudal China culture as a whole, which can be seen as Chinese feudal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in miniature.Key words:SheY an ; development; culture background ; relationship歙砚,又称龙尾砚,是砚史上与端砚齐名的珍品,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以砚石在古歙州府治加工和集散而得名。
在名目繁多的歙砚之中,尤以产于婺源龙尾山的砚石纹色最多、品质最好,是歙砚的精华和杰出代表,也是历史上四大名砚称谓之所指。
享有“龙尾歙砚为天下冠”的美誉。
一、歙砚特点(一)石材特点1. 砚石纹理歙砚的砚石,呈现的是一种内敛之美,色泽青黛色。
歙石有品种丰繁、纹色各异的石品龙尾石绝大多数都有内在的纹理,并且形态多种,看起来清新、秀逸,美妙异常。
“据明《一统志》载,歙砚石品质有5类25种:一类为眉子石,有7种;二类为外山罗纹,有13种;三类为里山罗纹,1种;四类为金星,有3种;五类为驴坑,1种。
”[1]纹色尤以罗纹、眉子之奇特者为上品,另有鱼子、金晕、金星、刷丝、锦蹙等。
(1)金星。
品种有十多种,金星伴生于石中,呈金色点状布列,有的细小如沙,有的形如谷粒,有的如斜风中飘下的细雨,有的如清夜中的点点寒星。
艺人根据金星状貌的不同,取有很多形象化的称谓,如金晕金星,金花金星,细雨金星,牛毛金星,雨点金星,云雾金星等等。
(2)金晕。
金色,团圞的晕状,晕色或有过渡。
生于砚石中的金晕,有的薄如纸片,稍纵即逝;有的仅有浅显一层,晕色或大或小了然无定。
品名有团荷金晕、玉带金晕、眉纹金晕、金花金晕、环晕金晕等。
①(3)眉子。
条纹状,其状或粗或细,如曼舞的彩绸自然舒展于砚石中,呈青黑,深青色。
“眉子纹歙石中有见金星地和银星地的,即金星眉子和银星眉子。
据有关资料显示,金星与银星,乃因含矿物质所致。
金星为硫化铁,银星为硫化银。
”[2]另外的主要品种有长眉子、细眉子、角浪眉子、对眉子、雁湖对眉等。
其中对眉子十分少见,尤其是砚湖对眉,更为稀少珍贵。
(4)罗纹、纹理或状如湖光清波,或形如细长飘散的缎彩丝罗,时有微芒隐约忽闪。
罗纹品种丰富,主要有水波罗纹、水浪罗纹、细罗纹、刷丝罗纹、粗罗纹、金星罗纹、细雨罗纹等等。
其中犀角纹、鳅背纹、细罗纹、暗罗纹,纹理若丝绸般旖旎,莹洁、素雅,都是莹润发墨、呵之水出的精品。
其纹理并有粗与密、明与暗的区别。
(5)歙砚的鱼子石,色泽呈青色或黄色,鱼子点状,细细密密分布于砚内。
2. 砚石品质“上等龙尾砚多产于水中,所制砚台,石色主要是黑色与灰青色两大类。
石质坚韧,纹理缜密,温润莹洁,润而不滑,细腻如肌肤,扣之如金声,发墨如油,具有下墨快、不损笔锋、墨水不涸、洗之易净等特点。
” [3] 故称为“坚、润、柔、健、细、腻、洁、美”八德。
而八德中,以玉德金声和涤之即净为歙砚的主要优点。
润而不滑,扣之有声,抚之若肤,磨之如锋,宜于发墨。
嫩而坚,兼以纹理灿烂,色拟碧天,久未使用,砚上残墨陈垢,入水一濯即莹洁,焕然如新。
历代文人之所以珍爱歙砚,是因为它有天然生就的纹理和独特的雕刻艺术。
[4]经识材选石,精雕细琢,制成的砚台内质优而外形美,具有石质坚涩、温润莹洁、纹理缜密、发墨如油、不吸水、不耗墨、不损笔等特点。
看似平滑而暗藏锋芒,磨出来的墨汁稠密而润滑,深受文人、书法家所喜爱。
著名文人学士、书画家如苏轼、欧阳修等多人都为诗为文,指出龙尾砚特色妙处。
比如宋代苏轼对龙尾砚评价是"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毂理,金声而玉德。
3. 雕刻特点龙尾砚具有巧、妙、绝之工艺特点。
歙砚雕刻抒情、写意,重雕工、重线条的韵味。
线条流畅、刀法刚健、浑厚朴实、美观大方,手法以浅浮雕见长,深雕、镂空雕刻较少。
这是因为歙石在雕刻过程中容易成片掉落之故,浅浮雕是以浅显深,虽浅尤深的一种雕刻手法。
歙砚雕刻,集实用与观赏于一身,艺术造型别具一格,它往往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溶为一体,雕刻或湖畔舟帆、亭台楼阁,或松梧竹梅、鱼虫人物,如“九龙戏水观”、“嫦娥奔月砚”及“清泉石上流砚”等,皆能不尽琢磨,半留本色,于以浅显深中见雕琢工妙。
并且歙砚的雕刻艺术,历代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各不相同。
总的来说,唐、宋时期,古朴精致,线条流畅,一般以浮雕线刻为主,不作立体的镂空雕。
明、清时期,主要继承宋砚雕琢的传统风格,在此基础上发扬精细工整的特点。
一般以浅浮雕、圆雕和半圆雕为主,但由于受到徽派砖、石、木雕的影响,也出现了深刀,所作楼台亭阁、人物等手法比较细腻,层次分明,而墨池的开挖也能做到相互呼应,因而显得十分协调。
总体来说都比较简洁大方。
(二)造型及常见题材1.歙砚造型古砚中的歙砚,制作上大以使用为主。
如长方素砚、长方门式回纹砚、抄手砚、蚕形砚、椭圆形砚等。
古歙砚的制作之所以这样,主要是突出它的实用,当代歙砚雕刻,整体上看,雕刻少写实、少深雕、少层叠、少满刻、重抒情、重灵性、重刀功、重线条。
表现手法上突出于以浅显深、半留本色。
[5]歙砚的造型千变万化、异彩纷呈,全凭砚工慧眼识石、因材设计而定,“大致可分为仿古式、就形式、大冠式、玉堂式和砚坯式,自然式、套砚、漆珍式等几类。
”[6] (1)仿古式,即仿照历代砚式,如圭式、风字、凤池、古钱、古瓶、钟鼎、合壁、笏式、龟式、琴式、荷叶、蟾蜍、日月式、抄手式等,淳朴古拙,多作收藏鉴赏;(2)自然式,按照砚石的形状、花纹,因材施艺,巧作而成;(3)大冠式,长方形,上端砚边稍宽,下端砚边稍窄,砚边雕各式回纹图案,砚池开砚舌,背刻复手,内镌铭文、人物、山水等图案;(4)玉堂式,又称素边砚,长方形,不刻图案文饰,砚池可开砚舌,也可雕淌池,为实用型砚式;(5)砚坯,是一种石品罕见,纹理极美,刻砚家不忍下刀,留作观赏的砚材;(6)套砚,以一般砚石刻成托,嵌进石质精良的砚心;(7)漆珍砚,以名贵砚材薄片嵌入漆盒,巧作而成。
①12.雕刻题材与内容歙砚的雕刻题材内容广泛,有人物、瓜果、山水、人物、鱼龙、神话传说、花卉、飞禽、走兽、虫鱼、回纹、八宝博古以及吉祥图案、几何图形等,有写实的、具象的,有写意的、抽象的,可以说无所不包。
雕刻匠师们取民族文化与徽商乡绅审美心理相合的题材,加以创造,在砚雕作品上反映出徽州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
最常见的有:丹凤朝阳、龙吟虎啸、海天旭日、寿山福海、天女散花、九龙朝阳、荷蛙戏水、黄山胜境、五福捧寿、牛鹿鸾雀等图案,,并随着歙砚的发展,出现了嫦娥奔月砚、云水拱月砚、袖珍花边砚、秋生砚、听雨砚、浴牛砚、云龙砚、琴砚、竹砚、鱼砚“黄山”迎客松砚等。
[7]具体细分起来,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因为古徽州文化商儒并重,号称“商贾之乡、诗礼之邦”,歙砚扎根于异常丰富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是儒学思想渗透的结晶,儒家的价值观念几乎渗透在所有的砚雕作品之中,所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品也多以弘扬儒家的忠孝节义、智勇廉耻为题材。
”[8] 通常出现的内容有教道、忍让、中庸、崇礼、恩荣、忠义、冠礼、读书、及第、诗教、耕织等。
这些也成了我们窥探古人精神世界的真实窗口。
(2)以人物为主的有名人轶事、文学故事、戏曲唱本、宗教神话、民俗风情、民间传说和社会生活等题材。
描绘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文人骚客和宗教神①潘华华:《浅析歙砚的鉴赏方法与评价标准》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8/06话、先贤事迹的如“文王访贤”、.‘竹林七贤”、“香山九老”、“魁星点斗”、“蟾宫折桂”等。
民俗传说题材有‘’八仙过海”、“观音送子”、“西游记”、“门神”、“钟馗”、“福禄寿三星”、“麒麟送子”、“元霄灯会”等。
还有体现传统美德的“忠、孝、节、义”故事,如“岳母刺字”、“卧冰取鱼”、“封股疗母疾”、“杨家将”、“苏武牧羊”等。
也有表现山区劳动人民生活生产场景的:砍柴、耕田、放牧、纺织、担水、捕鱼、撑船,耍灯、舞龙舞狮、划船、跑驴等。
(3)以山水为素材的,主要是徽州名胜,如黄山、白岳、新安江及徽州各县具有代表性的山水风光。
如歙县、绩溪‘’十景”,休宁、黟县、祁门、婺源“八景”。
民间雕刻工匠们对于这个题材,运用自如,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多装饰于窗户下方,隔扇门中间的束腰部分。
雕刻内容有:’‘黄山松涛”、.“寿山旭日”、“石洞流霞”、“大屏积雪”、“太白湖光”、“孤峰盘翠”、“烟云铺海”、“双桥夜月”等各地代表性风光,也有表现新安江、渐江、练江、阎江、乳溪、徽水的沿岸景色。
(4)以动物、花卉、树木、八宝博古、云头、回纹、几何形体及诗文字全为内容的木雕,有龙、凤、狮、虎、象、麒麟、鳌鱼及鸡、鸭、鹅、猪、马、牛、羊、四不象;表现吉祥如意的‘’喜(喜鹊)、禄(鹿)、封(蜂)、候(猴)”、“鹿鹤同春”、“三羊开泰”、“五蝠捧寿”、“喜鹤登梅”还有象征多子的石榴、代表长寿的桃子、表示富贵的牡丹等。
这些题材在天井横梁、拱板、檐条上表现较多,并都独立成画。
雕刻在月梁上的“双狮抢球”、“龙凤呈祥”等题材,多用整个横梁作镂空或半圆雕手法来表现。
2①(5)另外,歙砚的砚边,多采用古器物之螭纹、夔纹、云雷纹,间有云纹、几何纹、缠枝花纹和各种变异纹饰。
整个造型和格调是古朴典雅、美观大方。
也有砚背刻一些人物或动物、风景,刀法使用浮雕。
二、歙砚的历史盛衰与时代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砚台是一种文化产品,它的风格形成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密不可分,它传达和表示着一定文化信息和社会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