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注职工心理健康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注职工心理健康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注职工心理健康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牛丽宇(河北省劳动关系职业学院 石家庄市 050091)[摘要]当前职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极大的影响了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工会组织应从心理学角度深入探讨如何去推动全社会都来关心职工心理健康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和谐社会;职工[中图分类号]D 41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636(2009)01-0062-03[收稿日期]2008-10-16[作者简介]牛丽宇(1966-)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省劳动关系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主任,副教授,硕士。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做大量细致、艰苦的具体工作,职工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与好转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和谐社会不但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包括人的自我身心和谐,其前提就是心理健康,因此关注每一位职工心理健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在当前社会转轨变型的过程中,生活节奏急剧加快,社会竞争压力增大,各种社会心理应激因素大幅度增加,部分职工本来就普遍偏低的心理素质正面临着异常严峻的考验,职工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和延缓了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一、当前我国职工心理健康状况极不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什么叫作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身体、心理及对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在这个“生理———心理———社会”的健康模式中,生理、心理、社会这三个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生理疾病可以恶化心理状态,心理疾病也可能导致生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出现障碍,引起病变;生理疾病和心理状态与社会适应性更是紧密相关;特别是心理,在这三者中起着一种联系、沟通的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健康在人的整体健康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关键的作用,而我们却正是在这一点上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据有关研究表明,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的人,几乎都受到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的困扰。

近年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联合国内众多知名媒体,做了“中国职工心理健康”调查。

结果表明,有25.04%的被调查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2.24%的被调查者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精神上的压力致使自我感觉不开心、觉得自己在工作中无法担当重任,身心疲惫,烦躁易怒,心情沮丧,疑虑重重,挫折感强等等;与之相关的慢性胃炎、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疾病的发病率也较高。

这种状况应引起有关部门和人员的高度重视。

二、职工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职工心理健康状况不同,对问题的反映和采取的行动也不一样。

如:在同样的环境状态下,有的人会产生抑郁的情绪,有的人却能自我摆脱,由此可见,心理健康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很大。

(一)不良心理健康状况对社会、企业、个体的危害严重不良心理健康状况对社会的影响十分明显。

一是加重社会经济负担;心理或精神障碍造成的负担,在目前中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第一,已超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等。

二是摧残人力资源;中国各种心理疾患所致的劳动力丧失占全部疾患的20%。

三是增加社会负担;据统计,一般一个人自杀会对6个人造成影响,在对家人、亲友造成巨大心理创伤的同时,还给国家、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四是危害社会安全;大量有心理问题或精神疾患的人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与治疗,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心理不健康的人,一旦遇到刺激,哪怕在正常人看来是62微不足道的刺激,都可能会导致杀人、放火、投毒、毁坏财物等恶性事件发生,造成难以想象的恶果。

五是对社会的稳定产生影响;近年来,企业中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不能说与此没有关系。

如果不采取必要措施,从根本上消除职工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引导职工及时化解不良情绪,将严重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不良心理健康状况对企业生产经营同样也产生恶劣的影响。

企业的主体是职工,职工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就会导致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的下降,引起企业内人际关系的紧张,直接影响企业生产效益。

企业管理层的心理问题有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特殊行业职工的心理问题甚至还可能给社会和环境造成突发性灾难,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形象损失和经济损失。

不良心理健康状况更会对职工家庭造成负面影响。

事实上因为心理障碍的原因,近年来职工离婚案增多、婚姻质量欠佳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由于性格怪异引起的夫妻争吵、家庭经济纠纷及家庭暴力的现象,人们已经司空见惯。

这不仅影响了职工的生活质量,更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不良心理健康状况对职工健康的危害是巨大的,也是危险的,在相当多的企业里,职工由于心理疾病增多,导致身体健康状况下降,甚至逐渐被抛向社会的边缘。

(二)个体心理和谐问题对整体社会和谐影响巨大和谐社会是由许多和谐的团体组成,和谐的团体则由许多和谐的个体组成,因此,只有个体和谐了,整体社会才能和谐。

从心理学角度讲,个体要达到和谐首先是心理要健康、心态要平和,如果个性存在缺陷,比如说自私、依赖性强、报复心强等等,很多人就不愿意与其交流互动,他们也无法与别人形成相互理解、和谐相处。

如果一个管理者的性格失衡,会让他所管辖的区域充满紊乱的情绪,团体的每一个成员都会在这种环境中感受到紧张和混乱。

如果家庭中出现一个心理有问题的成员,这个家庭平静和睦的氛围、亲情浓郁的关系以及家的温暖幸福感就会烟消云散。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健康的,相互之间的交往会彼此正常、相互包容,不会出现暴力、凶杀等种种非正常的过激行为甚至犯罪事件,就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和谐社会的核心就是心理健康,社会应对职工心理健康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

三、促进职工心理健康的措施当今时代,不关心职工心理健康的社会是不负责任的社会。

我们应如何从社会、企业、个人及工会的不同层面和角度来促进职工的心理健康呢?(一)从社会层面来看:一方面,可以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消除体制转换对职工形成的巨大社会压力,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根本上消除心理疾病产生的根源。

这不但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治疗由于社会压力过大所致的心理疲惫,形成“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局面”,心理疾病就失去了滋生的大背景。

如果能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心理压力就会保持在一个合理而适度的水平,使职工保持在高效、健康、愉悦和昂扬向上的职业状态。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对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多种心理疏导或治疗的方法,减轻心理疾病的影响。

在较短时间内,我国的心理咨询业无法达到欧美国家的水平,但重视心理健康、探究心理健康教育与治疗的方法却十分必要。

如结合我国的国情,可发展电话心理咨询与网络心理咨询;在工会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热线、心理咨询中心,建立专门的网站,由训练有素的心理咨询员帮助职工解决心理方面的疑难问题,使工会组织成为职工的“心灵驿站”。

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心理咨询业的规范,加大扶持力度。

(二)从企业层面来看:首先要注重相关制度的建立,建立并完善部门间的相互尊重与合作、同事间的相互尊重与合作、上下级间的相互尊重与合作,共谋充满活力和朝气的企业文化氛围的形成。

如:企业可建立和完善类似E A P的制度(即发达国家通行的企业职工帮助计划),请专业人员测量职工心理生活质量,及时指导和帮助职工排遣和预防心理疾病。

其次要精心设计与改善工作环境,一方面改善工作硬环境———物理环境,关心职工的人身安全与生活疾苦,放弃不人道的观念与做法,使劳动从超长时间、超负荷的劳累折磨中解脱出来。

另一方面,通过团队建设、职工生涯规范等手段,改善工作的软环境,丰富工作内容,引导发展方向,最终消除职工心理问题产生的诱因。

再次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消解职工的心理障碍。

如:可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等宣传工具,让职工从多角度、多渠道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鼓励职工遇到心理问题时积极、主动寻求帮助,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三)从工会角度来看:63工会是联系党、政府和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改革日益深入的社会转轨变型期间,工会肩负着上为职工陈情疾苦、排忧解难、谋取最大化利益和下向群众讲解政府宏观调控、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和处理长远根本利益与局部眼前利益关系的重大责任。

因此,现实中存在的职工心理健康问题自然也是工会组织关注的重大问题。

各级工会组织要发挥好职工之家的作用,帮助职工在日常繁重的工作中处理好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正确认识新时期独有的节奏和压力问题,加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以尽快适应改革新阶段的特点,让工人弟兄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各级工会领导机构要及时看到在工人阶级内部出现的新动向、新趋势、新问题,认真理解党中央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重视“以人为本”这个基本核心在新阶段的重大作用,重视职工群众心理健康这一迫在眉睫重要问题的严重性,发挥工会组织在群众中的“水中鱼”的天生优势,积极协助并推动政府和企业缓解和解决这个大难题。

(四)从个人层面来看:一要善于调节情绪,学会利用多种办法转移或宣泄不良情绪,能保持情绪稳定与心理平衡,对外界的刺激反应适度,行为协调;二要注意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多参加社会活动,多一些和同事、同学、朋友之间乃至家庭成员之间坦诚相对、推心置腹的深度沟通与交流,主动感受友情和亲情的熏陶与滋润;三要加强自我修养,陶冶情操,注意保持平和心态和欢愉心情,增强自我保护、自我疏理、自我安慰的能力;四要注意培养业余爱好,丰富单调枯燥的生活,处事乐观,满怀希望,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进取状态;五要注意科学合理的饮食,注意体育锻炼,劳逸结合。

我们应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让工作变得更安全、更健康、更愉快”的目标和国际劳工组织主席提出的“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体面的工作”的口号,密切关注职工心理健康,全力促使每一位职工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如果大家都有一种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我们就不需要再谈和谐社会,因为社会本身就已是和谐的了。

参考文献:[1]心理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N].广州市:广东省科技报,2007-11-07.[2]中国职工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报告[J].北京:企业文明杂志,2005-03-25.[3]中国员工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w w w.c h i-n a h r d.n e t.2005-07-01.[4]王忠福,张培春.心理和谐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02.[5]梁彩花.和谐社会构建心理学视觉[J].湖北:求索,2006-09.[6]关注改制企业职工心理问题.金羊网.2005-04-29.[7]解思忠.国民素质忧思录[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02T o C a r e f o r Wo r k e r s'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H e a l t ht o A c c e l e r a t eS o c i a l H a r m o n i o u s D e v e l o p m e n tL i y u N i u(H e b e i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 o f W o r k i n g R e l a t i o n s h i p,S h i j i a z h u a n g,050091)【A b s t r a c t】C u r r e n t l y,t h e s i t u a t i o n o f t h e w o r k e r s'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h e a l t h i s d i s t u r b i n g u s a n d h i n d e r i n g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h e h a r m o n i o u s s o c i e t y.T h e w o r k o f t h e t r a d e u n i o n s h o u l d b e g i n w i t h c a r e s f o r t h e w o r k e r s'p s y-c h o l o g i c a l s t a t u s.W e s h o u l d t h i n k a b o u t h o wt o i n v o l v e a l l c i t i z e n s t o c a r e f o r t h e i r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h e a l t h t o b o o s t t h e s o c i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h a r m o n i o u s l y a n d h e a l t h i l y.【K e y Wo r d s】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h e a l t h;a h a r m o n i o u s s o c i e t y;t h e e m p l o y e e s责任编辑 孙宝璋6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