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公开课ppt课件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公开课ppt课件


两人才气相仿,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 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
创作背景
陈亮来访稼轩,两人痛饮,促膝畅谈,谈 起时局形势,共商抗金北伐大计。陈亮气愤异常, 朝廷权贵只知歌舞升平,苟且偷安。中原沦陷已 历经六十余年,再不北伐讨虏,收复失地,中原 百姓就难见复国的一天了。提起中原百姓,辛弃 疾不禁想起了当年在山东沂蒙山的战斗生活,想 起了豪爽的耿京。便取出宝剑递与陈亮看,并给 他讲述耿京的事情。陈亮不禁赞道:“想不到草 莽之中竟有如此豪杰!”大有恨不相识之感。酒 至酣处,陈亮舞起宝剑,辛弃疾引吭高歌,歌的 便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作此词寄陈亮,以共勉。
语言风格:是壮丽而不是“纤巧
内容概括
1、该词的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试用一句话概括。
上片描述军旅生活,渴望再有机会杀敌立功; 下片描述战斗场面,抒发壮志不遂的抑郁。
中心
表达了作者的报国之 志、爱国激情,及其壮志难 酬的悲愤。
结构奇特巧妙:
词一般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这 首词却打破了这种格式。首尾两句相互照 应,描写现实,中间八句一气呵成,描写 梦境,梦境里追忆往事,豪迈雄壮,现实 中壮志难酬,悲愤痛苦,二者对比鲜明, 深化了主题。这种奇特巧妙的结构与内容 配合得天衣无缝,显示了辛弃疾在艺术上 的独创精神。
读准字音:
麾( huī )下
炙( zhì )

五十弦( xián ) 的( dí )卢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 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 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 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 后名。可怜/白发/生!
SUCCESS
THANK YOU

拓展延伸
这课中出现了“浊酒一杯家万里”“酒酣胸胆尚开 张”“醉里挑灯看剑”等,你能再找一些与“酒”有 关的诗句吗?请把它们归纳整理出来。
①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②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三国)曹操《短歌行》 ③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三国)曹操《短歌行》 ④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 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人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 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 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 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
人物介绍
辛弃疾出生时,家乡已被金兵占领,北方人民的深 重灾难在他童年生活中留下深深的印记。青年时代,词 人就积极投身军事斗争,他集结两千余人起义,投奔抗 金将领耿京部下,抗击敌人。在他率众投归南宋途中, 辛弃疾亲自带领五十轻骑长驱直入金营,生擒叛徒张安 国,立下卓著的功勋。回归南宋后,他历任湖北、江西、 浙东等地安抚使,但朝廷没有再让他到抗金的前线。他 一生反对和议、盼望早日恢复中原的主张,也未能为南 宋小朝廷所采纳,而且两次被弹劾革职。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回:醒。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 醒后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之声。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 声。沙场秋点兵。
八百里:牛(典故一)。“八百里分麾下炙 ”是“分麾下八 百里炙”的倒装,分给部下烤牛肉,以犒劳出征的士卒。
五十弦:瑟,泛指乐器(典故二)。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 奏出北疆苍凉的乐曲。在肃杀的秋风 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作:像-----一样。 的卢:良马名(典故三) 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 雷鸣使人心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 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多想帮助君主完成统一国家的大 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 英名。可惜白发已现两鬓。
SUCCESS
THANK YOU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从42岁至68岁的漫长岁月,词人主要在江西上 饶一带的农村中度过,把满腔的忧国忧民的热情,都寄 托在所写的词里。
陈亮
辛弃疾
一生力主抗金。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
下笔数千言立就,所作 词作豪迈、慷慨、悲壮, 文章,笔力纵横驰骋,气 笔力雄厚。 势慷慨激昂。
为人豪迈,喜谈兵,曾 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 多次上书,痛斥秦桧奸 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 邪,倡言完成祖国统一大 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 业。曾两次被诬入狱。 闲居。
词牌名
题目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豪壮、雄壮
(南宋)辛弃疾
学习目标
• 1、 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及写作背景。 • 2、 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
情。 • 3、 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
自己的爱国情感。
活动一:简介作者,了解背景
• 1、解题 •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为wèi,给。赋,写作。壮词,雄壮的词。 • 2、作者及背景 •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
体现出作者强烈的杀敌报国、驰骋疆场的愿望。
梦境中作者重点回忆了哪两个场景?
军营生活

分食烤肉 演奏军歌
“八百里”牛名, 表现: 兼指连营之广。 雄壮的军容
“五十弦”本指瑟,
检阅军队 兼指军歌雄壮。 高昂的士气
作战场面 战马飞驰
弓弦巨响
表现: 战争的激烈
(刻画了驰骋沙场、奋勇 杀敌的抗敌英雄形象。)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报效 祖国的雄心壮志和爱国激情。
“可怜白发生!”
“可怜”一词什么意义?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可怜:可惜。 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 的悲愤和感慨。
梦境中的内容我们可以用题目中的一个字 概括,是什么呢?
题材上:雄壮的军营生活
壮 情感上: 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现实 梦境 现实
醉里挑灯看剑,
作者为什么“醉”?醉后为何“挑灯看剑”? 由此体现出什么?
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所以借酒浇愁。 因为宝剑伴着他征战杀敌,是曾经的戎马生涯的见证。
相关主题